近代朝鲜文学是什么?

朝鲜的近代文学是自高丽时期(918~1392)之后的又一个繁荣期,其根源可追溯到16世纪中叶以后,这一时期兴起学唐诗风,其中以白光勋、崔庆昌、李达倡导最力,时号“三唐诗人”。由于身世际遇的不佳,他们的作品都流露出明显的不满现实的倾向。被称为“四大家”的申钦、李廷龟、张维、李植,基本上也是推崇唐诗的,他们都写了一些反映现实的较好的作品。李植力倡诗歌的醇正之风和“温柔敦厚”的诗教,受儒家思想影响较深。

诗歌创作成就突出的还有崔会、车天辂、柳梦寅、鱼无迹、权毕等人。权毕是李朝的重要诗人,一生不与统治者妥协,终因写诗讥讽当权者而遭杀害。

在这个时期,爱国主义诗歌放射出了异彩。李舜臣的《闲山岛》、西山大师的《过王将军墓》、李安纳的《从军行》,表现了爱国将士的壮志凌云的气概。女诗人李玉峰以及郑澈、赵宪、林涕、朴仁老、金德龄、郭再祐、金尚宪等都写出了一些爱国的汉诗。

18世纪实学派思想的盛行,在某些方面也可以说是一次接近于近代思想的启蒙运动。实学派代表作家对程朱理学提出了大胆的挑战,他们反对空谈理性,提倡实学派“利用厚生”的学问,主张实行强国富民的社会改革。

朝鲜文学作品赏析题目高中

在文学上,反对模仿和形式主义,鄙薄“拟摹仿象”的作品,要求创新。朴趾源和丁若镛是实学派文学的两个代表性人物。

朴趾源以辛辣讽刺的笔触揭露种种腐败现象和弊端的汉文小说,丁若镛广泛而深刻地反映农民苦难的汉诗,不论是揭露的深度和广度,还是批判的尖锐性,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继承实学派文学传统的有18世纪末和19世纪的洪良浩、李德懋、柳得恭、朴齐家、李书九、李家焕、李学逵、申纬、金正喜等一批名重一时的作家。洪良浩的诗《流民怨》,反映了由天灾、官租和统治阶级奢侈享受所造成的人民无衣无食、流离失所的惨状,很有代表性。小说这一体裁,是从《慵斋丛话》为代表的大量涌现的稗说文学的基础发展而来的,也耐兆有中国小说的影响。新兴市民阶层的出现和爱国精神的高涨,是促使小说繁荣的社会原因。金时习用汉文创作的《金鳌新话》是小说体裁的最早尝试。

几十年以后,林梯的寓言小说《鼠狱说》、《花史》等问世。不久,又出现了许筠的国语小说《洪吉童传》。后三部小说都取材社会生活。

《洪吉童传》不但更具备小说的特点,而且是一部直接描写人民反抗的作品。据说许筠在写作之前曾熟读过中国小说《水浒》。

这一时期,爱国主义的小说也开始出现。反映壬辰战争的《壬辰录》和反映丙子战争的《朴氏夫人传》、《林庆业传》等作品,塑造了一系列抗击外敌的、爱国的人物形象。

另一方面,也流传着《天君行义》、《忠孝录》和《彰善感人录》之类的炫耀荣华富贵、进行封建伦理说教的作品。

金万重是朝鲜最著名的小说家,写了两部长篇小说《谢氏南征记》和《九云梦》。前者写贵族家庭的冲突,影射宫廷内部的黑暗和倾轧,有一定的暴露意义,后者的爱情描写,虽然流露出一定程度的反封建倾向,但是也表现了作者对一夫多妻制的欣赏态度,作品还流露出人生如梦的消极虚无思想。金万重的杰出贡献,主要在于他坚持用国语写作,并将中世纪的长篇小说形式发展到成熟阶段。

18世纪是朝鲜小说文学的繁盛期,而属于个人的创作却少了起来。著名的三大传《兴夫传》、《沈清传》、《春香传》以及《兔子传》、《孔菊与潘菊》、《蔷花红莲传》等作品,都是经过民间长期流传而逐渐加工、润色成书的,描写普通平民的生活,反映他们的爱憎和理想,成为这些作品的共同特点。

《春香传》是朝鲜文学史上的名著,书中所歌颂的男女主人公忠贞不渝的爱情昌搭租,是通过反对封建门第、身份观念和残暴势力的淫虐表现出来的,也就具有更为深刻的社会意义。春香这一艺术形象,已成为美丽、贞节的象征,为朝鲜家喻户晓。

李朝末期,小说继续繁荣不衰,其题材多数是写爱情的所谓“艳情小说”。佚名作品《彩凤感别曲》通过一对青年男女争取婚姻自由的斗争,揭露了李朝社会的黑暗和封建官吏卖官鬻爵的丑恶行为。这部小说在形式上也有所突破,初步摆脱了中世纪小说的框框,接近近代的新小说。

朝鲜近代文学以1876年和日本签订“江华条约”为起点,朝鲜封建的自然经济逐渐为外来资本主义所破坏,并开始了半殖民地化过程。1894年“甲午农民战争”前后,朝鲜民族自主精神空前高涨。到处爆发内反压迫、外抗侵略的义兵斗争,包括教育运动、国文运动在内的以“内修外学”为口号的文化启蒙运动,也广泛开展起来。在文学方面,新剧运动、歌咏运动和新小说的兴起,拉枝局开了朝鲜近代文学的序幕。

190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