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竹林七贤的名画赏析

竹林七贤画像砖反映了什么?

竹林七贤指的是魏晋间的嵇康、阮籍、山涛、王戎、向秀、刘伶、阮咸,他们因不满暴政,于是逍遥山林,谈玄醉酒,长歌当哭,不与统治者合作,世称“竹林七贤”。后世画家顾恺之、陆探微等仰慕他们旷达不羁的行径,作有《竹林七贤图》,可惜今已不存。所幸1961年在南京地区的南朝墓室中出土了《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画像砖。图中的荣启期是春秋时代的名士,他与七贤有共同之处,故被画在一起。全图线条挺劲锐利,是仿顾恺之、陆探微之作。南京西善桥南朝墓室的画像由200多块墓砖组成,人物形象皆作线雕而凸现在画面上。画家抓刀如笔,准确生动。南壁为嵇、阮、山、王四人,北壁为向、刘、阮、荣四人。人物之间以银杏、垂柳、松槐相隔。八人均席地而坐,但各以一种最能体现自己个性的姿态来表现,有的抚琴啸歌,有的颔首倾听,有的高谈玄理,有的舞弄如意,人人宽衣博带,孤傲高雅;崇尚老庄之情、追求个性之心,溢于画面。士族知识分子自由清高的理想人格得到充分的表现。画中第一位人物是嵇康。嵇康善抚琴,以弹《广陵散》著名。画面上,嵇康席地而坐于银杏和青松之间,怡然弄琴,表现出“引琴而弹”、“声调绝伦”的才气。第二位人物是阮籍。《晋书·阮籍传》说他“嗜酒能啸”。画面上,阮籍侧身席地而坐,旁置酒具,作张口长啸的姿态。阮籍背后是阔叶竹。第三位人物是山涛。《晋书·山涛传》说他“饮酒至八斗方醉”。画面上,他跪坐于地,衣袖高挽,手举酒杯,面对垂柳豪饮。第四位人物是王戎。画面上,王戎坐卧于地,一只肘臂支撑在小桌上,另一只手臂挥舞如意,身旁置酒具,背后是银杏。这正是庾信《对酒歌》中“王戎如意舞”的写照。第五位人物是向秀。《晋书·向秀传》说他“雅好老庄之学”。画面上,向秀倚树闭目凝思,似乎正在领悟老庄哲学的真义。第六位人物是刘伶(灵)。《晋书·刘伶传》说他“止则操卮执觚,支则挈播提壶”。画面上,刘伶跪坐于地,手执耳杯,面对垂柳,作饮酒姿势。第七位人物是阮成。《晋书·阮成传》说他“妙解音律,善弹琵琶”。画面上,阮成盘腿而坐,面对银杏,怀抱四弦琵琶,挽袖弹拨。第八位人物荣启期。画面上,一老者席地而坐,面对垂柳,鼓琴高歌,背后有棵银杏。正是陶渊明诗中吟咏的“荣叟老带索,欣然之弹琴”的形象。这幅砖印壁画不仅是研究绘画史的珍贵资料,而且还是了解魏晋玄学的形象资料。“七贤画”是南朝盛行的绘画题材之一,仅在南京地区南朝墓中就发现了3幅,而且格式也完全一样。它们既反应了当时玄学盛行的社会风貌,也体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艺术特点。




110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