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实证经济分析隐含的二个假设是( )。

一、经济分析与经济学分析关系类型 关于经济分析方法与经济学分析方法有三种类型:区分型、混同型和联系型。区分型学者认为,经济分析方法就是对一个问题进行均衡分析、理性人假设、最大化行为。混同型将均衡分析、理性人假设、最大化行为与实证分析、规范分析混同在一起的分析方法。这时他们讲经济分析也可能是经济学分析。联系型,通常将经济分析方法限定在均衡分析的需求供给、成本收益等方法,经济学分析方法限定为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方法。有人把这种分析方法分类成为范式。二、经济分析贝克尔是典型的经济分析论者,他在《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中对“经济分析”做了解释。是“经济分析是最有说服力的工具,这是因为,它能对各种各样的人类行为作出一种统一的解释”,“经济分析比其他方法更明确更全面地假定最大化行为”“在我看来,最大化行为、市场均衡和偏好稳定的综合假定及其不折不扣地运用便构成了经济分析的核心”从这些假定可以推出与经济分析有关的许多原理。(1)价格上升则减少需求数量;(2)价格上升则增加供给的数量;(3)竞争市场比垄断市场更能有效地满足消费者的偏好;(4)对某种市场,产出征税会减少这种产出。“经济分析显然不限于物质产品与欲望,甚至也不限于市场领域。”“经济分析并不认为所有市场参与者的信息是完备的,并不认为所有参与者的活动不存在交易费用,但是,信息残缺或存在交易费用情况下的行为知弯不应混同于非理性或随意行为。[①]杨小凯把一般经济分析方法分为四个层次或步骤(杨小凯,1998,P5——P10)。第一层次是把人们决策前的经济环境用数学函数描述,如用效用函数描述人的嗜好和欲望,用博弈论中的博弈规则描述经济制度,用生产函数描述生产条件等。第二层次是决策的比较静态分析,用数学中的最优决策理论分析人的自利行为。第三层次为均衡的比较静态分析,用均衡概念分析不同人的自利行为的相互作用形成的结果。如果在进行第二、第三层次分析时考虑时间因素,则为决策的比较动态分析和均衡的比较动态分析。这三个层次的分析都被称为实证分析,即不对问题作价值判断,只说明在什么条件下出现什么结果。第四层次的分析是与价值判断有关的所谓福利分析或规范分析,研究人们自利行为的相互作用形成的结果是否对社会有利。这四个层次的研究方法所依据的主要分析工具就是数学。由于数学语言的精确性,借助数学可以降低经济学家之间的沟通费用,数学模型有助于经济学知识的积累。经济学的这种研究方法使经济学与其它社会科学相比,内在逻辑统一,论证严密,知识可积累性强,更符合科学性原则。杜育红认为“(学校管理的)经济分析,就是从经济学视角对学校管理中效率问题进行的探讨。”“具体的讲,我们这里的经济分析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经济分析的基本假设与经济分析的基本范畴。”新古典主义基本假设包括“第一,追求效用最大化;第二,偏好稳定;第则漏三,完全理性;第四,市场均衡。”[②]经济分析的基本范畴:一个组织在一定条件约束下如何获得最大的产出。(1)资源稀缺,(2)稳定的偏好;(3)在一定的技术与组织条件下,有效地使用资源,获得孙猛烂各种产出,从而使效用最大化。在他看来经济分析就是用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和基本范畴去研究其他社会学的问题,这种观点和贝克尔基本相似。 三、经济学分析方法[③]经济学分析方法就是用经济学的理论去分析其他社会问题的方法。经济学所要研究的资源配置和利用问题,既可以用实证的方法进行分析,也可以用规范的方法进行分析。“本文对大学组织变革经济理性的研究实际上是对大学组织变革过程进行经济分析,因而本文遵守经济研究的基本范式——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④]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的区别,首先表现在怎样对待“价值判断”?所谓价值判断是指对经济事物社会价值的判断,即对某一经济事物是好还是坏的判断。实证经济学企图超脱和排斥一切价值判断,只研究经济本身的内在规律,并根据这些规律,分析和预测人们经济行为的效果。它是超脱价值判断的,如果说有价值判断那就是“价值中立”或者“价值无涉”。规范经济学则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是以某些标准(如,是社会公平的标准还是利益集团的)作为分析处理经济问题的标准,树立经济理论的前提,作为制定经济政策的依据,并研究如何才能符合这些标准。实证经济学企排斥一切价值判断,只研究经济本身的内在规律,因此它要回答“是什么”(what is it?)的问题。而规范经济学则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是以某些标准作为分析处理经济问题的标准,因此它要回答的是“应该是什么”(what should it be?)的问题。实证经济学排斥一切价值判断,只研究经济本身的内在规律,因此实证经济的内容具有客观性,即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所得的结论可以根据事实来进行检验。规范经济学则没有客观性,它所得的结论要受到不同价值观的影响,处于不同阶级地位,具有不同价值判断标准的人,对同一事物的好坏会作出截然相反的评价,谁是谁非没有什么绝对标准,从而也就无法用事实进行检验。经济学作为一门科学,应该研究是什么,结论的正确性应该是客观的,可检验的。但是经济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也不应该是像自然科学一样的纯实证科学。因为经济学作为社会科学,提出什么问题进行研究,采用什么研究方法,突出强调哪些因素,实际上涉及到研究者个人的价值判断的问题。 三、两种方法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实证分析 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纯经济学研究者多半用实证的方法去研究经济学问题,而其他社会科学,尤其是其他领域与经济学领域交叉的领域通常喜好用混同的方法去分析本学科的问题,即有实证分析也有规范分析;所以称谓也是混同的,有的称为经济分析方法,有的称为经济学分析方法。如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已经出版的著作,称“经济学分析”的有:崔玉平《高等教育制度创新的经济学分析》、曹淑江《教育制度和教育组织的经济学分析》、崔卫国《教育的经济学分析》等等。卡洛琳·M·霍克斯比(Caroline M.Hoxby)《学校选择的经济学分析》(The Economics of School Choice);称“经济分析”的有:加里·S·贝克尔《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The Economic Approach to Human Behavior)、Y·巴泽尔《产权的经济分析》(Economic Analysis of Property Rights)闵维方等《教育政策的经济分析》、杜育红等《学校管理的经济分析》。至于发表论文的称谓二者互见,用百度搜索(2008-9-18 pm.11:50)“……经济学分析”为题的文章有2,580,000篇,“……经济分析”为题的文章有4,330,000篇。二者比例约是1:1.68。这说明用“经济分析”思考问题的人比用“经济学分析”思考问题的人要多。在中国知网学术文库中搜索情况如下表(小数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统计时间2008-9-18.12:30)。 表1:中国知网数据库“经济学分析”与“经济分析”文章论文名称所含下列名称分类期刊论文硕士论文博士论文会议交流论文搜索方式模糊精确模糊精确模糊精确无搜索方式A.经济学分析61955337435424142138155B.经济分析3495365011369328201761008比例(A/B)1:5.641:1.221:3.151:0.771:1.431:0.551:6.50 搜索标准是:A.“经济学分析”是指篇名或标题上含有“经济学分析”不包含“经济分析”;B.“经济分析”是指篇名或标题上含有“经济分析”不包含“经济学分析”的,也就是二者都排除了对方,这样有利于比较。从上表可知,除博士论文、优秀硕士论文在“精确”条件下搜索结果B<A之外,其余都是B>A。这说明在较高层次研究中用“经济学分析”的人比用“经济分析”人多,但是在普通研究中用“经济分析”研究的人比“经济学分析”研究的人要多,在期刊论文和会议交流论文中这种比较惊人的相近,几乎多出6倍左右。仔细分析论文发现,经济分析强调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与基本范畴,而经济学分析强调经济学理论的假设与建构与运用,但是不少论文存在着混同型,即对“经济分析”和“经济学分析”不做区别。

什么是新古典货币主义?

新古典主义是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对理性预期学派经济理论的发展和引申,它承袭了新古典经济理论的基本思想,以理性预期、市场出清和自然率假说为基本假设。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主要理论观点集中于对经济周期问题的分析。在这方面,新古典主义宏观经济学又分为货币经济周期学派和实际经济周期学派。

下列不属于新古典主义基本假设的是

货币经济周期理论认为,如果政府改变总需求的政策是被公众预期到的,那么总供给曲线就随总需求曲线的提高而提高,从而抵消总需求对产出的影响。因此,预期到的货币冲击只影响价格水平面不影响实际产出。如果货币供给冲击是没有预测到的,在人们对价格预期既定的条件下,来自于货币增加导致的总需求增加可以对产出和就业产生影响。之所以人们对价格总水平的预期不能随时调整,原因是市场不完全和信息不完备。因此,货币因素是经济波动的初始根源。根据这一分析,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认为政府的政策一般来说是无效的,有时甚至是有害的。

实际经济周期理论从实际因素的变动解释经济波动。该理论认为,货币数量是适应产量的变化而调整的,产量的变化引起货币存量的变化,从而引起经济波动。导致实际产量发生变化的因素有生产技术的革新、新产品开发、气候变化、原材料和能源价格变动等。

关于经济政策,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反对政府的支持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尽管该理论也承认政府政策对产出和就业会产生影响,但由于经济当事人理性预期的作用,这种影响的效果也难以界定。因此,该理论主张借鉴货币主义的单一规则。

简述新古典宏

20世纪70年代的滞胀导致传统凯恩斯主义不能够进行解释于是促进了货币主义和理性预期的发展形成以卢卡斯为首的新古典经济学派。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 (1)个体利益最大化。 (2)理性预期。指喜罗着座燃且论甲在有效利用一切信息的前提下对经济变量做出的在长360问答期中平均来说最为准确的而又与所使用的经济理论、模型等相一致的预期。包含3个含义:①做出经济决策的经济主体是有理性的。②为正确决策经济主体会在做出预期时力图获得一切有关的信息。③经济主体在预期束井下导境时候不会犯系统错误即使犯系统错误它也会及时有效地进行修正使得在长期而言保持正确。 (3)市场出清。即劳动力市场上的工资和产品市场上的价格都具有谈斤国充分的灵活性可以根据供给情况迅速进行调整场致胞论更相卷所以劳动力市场和产品市场都不会存在超额供给。 (4)自然率。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主要观点: (1)宏观政策建歌的无效性其原因在于理性预期。货币主义仅仅反对凯恩修相掌还过触冲相笑斯主义的财政政策而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则更进一步地认为一切宏观经济政策包括货币政策都是无效的。 (2)适应性预期错误论其原因是人们进行预期时候不但要根据过去的事实还要考很更季名员者春首状肥被虑将来的变化。 (3)反对凯恩该金侵况烈几斯主义的“斟酌使用”的或者对经济运行进行“微调”的政策。这状怕月毛个观点的理论基础是“卢卡斯批判”。 20世纪70年代的滞胀导致传统凯恩延数货军从倒千导阻逐不斯主义不能够进行解释,于是促进了货币主义和理性预期的发展,形成以卢卡斯为首的新古典经济学派。新古典宏观盐例鲁经济学的基本假设:(1)个体利益最大化。(2)理性预期。指在有效利用一切信息的前提下,对经济变量做出的在长期中平均来说最为准确的,而又与所使用的经济理论、模型等相一致的预期。包含3个含义:①做出经济决策的经济主体是有理性的。②为正确决策,经济主体会在做出预期时力图获得一切有关的西亮素信息。③经济主体在预期时候不会犯系统错误,即使犯系统错误,它也会及时有效地进行修正,使得在长期而务川政诉希儿言保持正确。(3)市场出清。即劳动力市场上的工资和产品市场上的价格都具有充分的灵活性,可以根据供给情况迅速进行调整,所以劳动力市场和产品市场都不会存在超额供给。(4)自然率。新古典宏修乎吧久缩观经济学的主要观点:(1)宏观政策的无效性,其原因在于理性预期。货币主义仅仅反对凯恩斯主义的财政政策,哪绿令拉取乎利据厚思而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则更进一步联投死轻消地认为一切宏观经济政红六流卷诉刘良席策,包括货币政策都是无效的。(2)适应性预期错误论,其原因特重镇磁止检应坏急浓色是人们进行预期时候不但要根据过去的事实,还要考虑将来的变化。(3)反对凯恩斯主义的“斟酌使用”的或者对经济运行进行“微调”的政策。这个观点的理论基础是“卢卡斯批判”。

250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