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主义的诞生起源及其对社会的影响都有什么?
从文化角度来说,法国大革命(18世纪末)时代的到来,标志着古典主义时期的结束。与政治和社会领域的激进运动相对应的是文化领域的浪漫主义运动。浪漫主义思潮兴起于18世纪50年代,于19世纪初达到高峰,对欧洲的文学艺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间,浪漫主义的理论基础是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1712~1778)的“返归自然”的主张,认为感情比理性更可靠。18世纪90年代,浪漫主义开始成为资本主义社会高层文化的主流,首裤信喊先是在英国和德国,后来在法国得到发展。浪漫主义艺术家以感情指导艺术和生活。狂热、自杀、决斗是这一时期艺术家中常见的现象。他们过着波希米亚式的生活,留着长发,不修边幅,而不像古典派那样戴着涂粉的假发。他们厌弃物质生活而追求精神崇高,把人性的充分发展和发挥作为生活的最高目标。他们一般对工业化持反胡野对态度,向往自然,把自然看成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东西。他们重视历史,认为历史不是为了揭示哲学理论的,它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本身具有的美和激动人心的特点。这个期间,涌现出一大批浪漫主义文学艺术家,如文学家歌德、拜伦、雪莱、普希金、雨果、大仲马、乔治•桑等。浪漫主义伴随着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反映了革命时代资产阶级坦扒的精神面貌,也影响了资本主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人们的装束、语言、闲暇文化生活等等。
先秦
先秦散文的发展历程“先秦”指的是秦统一之前的历史时期,包括原始、奴隶、封建社会初期三个阶段。先秦文学是中国文学发生和发展王地杆北括鲁松的最初阶段,是中国文学的源头。
1、最早产生的两种文学样式是原始诗歌和原始神话。二者均是集体创作的口头文学,原始诗歌具有诗、乐、舞三位一体的特徵,原始神话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开端。 2、殷商甲骨卜辞、《周易》古经、殷商及西周铜器铭文,都是早期书面散文的萌芽。蕴涵著一定的文学因素。 3、先秦散文的主要形式,是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张蒸根血。历史散文是在史官来自文化传统的基础上渐进产生并成熟起来的。历史散文的发展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 止然械验双制座(1)第一阶段,以《尚书》和《春秋》为代表。《尚书》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在中国古代散文史上具有奠基的意义。此外,《逸周书》也是一部类似《尚书》的史籍。孔子编著的《春秋》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断代史,是编年体史书之祖,其体例和「笔法」对后世散文都产生了经典式的影响。二书体现了早期历史散文的特徵。 (2)第二阶段,以《左采太雨板肉量息论数传》和《国语》为代表。《左传》是中国第一部记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也是先秦历史散文中思想性和艺术性最为突出的菜起王处待挥律雨最著作。《国语》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史书,由各国的史料汇集而成。二书标志著历史散文发展到了一个新的待预顶阶段。 (3)第三阶360问答段,以《战国策》金不弦为无什万动为代表。《战国策》也是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叙的是战国时期谋臣策士们的言行。在语言艺术上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诸子散文是在先秦理性期刚于项精神觉醒的背景下和百家争鸣材静汽座卫的学术氛围中形成烧线个选缺并繁荣起来的。诸子散文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 (1)春秋战国之交:以《论语》、《墨子》、《老子》为代表。 (2)战国中期:以《孟子》、《庄子》为代表。 (3)战国末期:以《荀子》、《韩非子》、《吕氏春秋》为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