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见卓识者——美第奇和古根海姆

前往佛罗伦萨和威尼斯的游客,不会错过乌菲齐美术馆(The Uffizi Gallery)以及佩吉.古根海姆博物馆(Peggy Guggenheim Collection)参观的人们从不会忘记去欣赏这两个著名博物馆中波提切利、米开朗基罗、达芬奇、康定斯基、保罗克利、贾科梅蒂等艺术家的作品,然而对于当年收藏这些作品的人却很少了解。

这次我想谈谈两位分别来自不同时代却同样重要的两位收藏家——来自美第奇家族的洛伦佐·德·美第奇(Lorenzo de' Medici)以及来自古根海姆家族的佩吉·古根海姆(Peggy Guggenheim)。

洛伦佐·美第奇是意大利政治家,外交家、艺术家,同时也是文艺复兴时期佛罗伦萨的实际统治者 。被同时代的佛罗伦萨人称为“伟大的洛伦佐 ”,他生活的时代正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的高潮期,他努力维持的意大利城邦间的和平,而他的逝世也代表了佛罗伦萨黄金时代的结束。

洛伦佐出生于1449年的美第奇家族,洛伦佐的母亲,卢克雷齐娅( Tornabuoni),是一位诗人,曾设法向洛伦佐灌输对于艺术雹灶祥和美的热爱,这大大影响了洛伦佐成年后的生活。当时洛伦佐住在祖父在柯西莫的家中,一群流亡的希腊学者组成了一个小规模的“柏拉图学园”,洛伦佐便在这个一流的人文主义圈子长大。

从1469年到1492年,洛伦佐统治佛罗伦萨23年,对人文主义学术和艺术的赞助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巅峰(保罗·斯特拉森语)。在绘画和雕塑方面,除了少年达·芬奇和米开朗琪罗,亦有波提切利、韦罗基奥、吉兰达约、佩鲁吉诺、波莱尤奥洛兄弟等。

他的艺术赞助方式也与家族其他成员不同。他的爷爷柯西莫喜欢把财富投入到公众都能看得到的工程当中,所以他最喜欢赞助建筑师。而洛伦佐以极高的鉴赏力成为艺术家中的伯乐辩局,引导艺术家发挥自己的独特才能。他的人格魅力也吸引着有才华的艺术家聚集在他身边。波提切利、达·芬奇、米开朗基罗等后来的大师都是在洛伦佐的赞助中成长起来的。在乔治·瓦萨里的《著名画家、雕塑家、建筑家列传》中,洛伦佐·德·美第奇的名字经常以“伯乐”身份出现。

20岁时,达·芬奇的才华引起了洛伦佐的主注意,于是他被邀请进入美第奇宫,洛伦佐帮助达·芬奇拿到了圣多纳托教堂画的委托,达·芬奇为此创作了《博士来拜》。

洛伦佐创办雕塑学校,希望推荐年轻的雕塑家到他的圣马可广场花园中接受训练。米开朗基罗作为推荐人中的佼佼者,进入圣马可广场花园,从此,与美第奇家族的联系从未中断,直到生命结束。

洛伦佐的二儿子乔凡尼·美第奇在1513年当选教皇,被称为“利奥十世”( Leo X)。这位教皇出资赞助的作品,有很多都是今天我们所耳熟能详的。比如拉斐尔的《雅典学院》、米开朗基罗的美第奇家族陵墓雕像。拉斐尔的《雅典学院》创作于1510到1511年,是梵蒂冈使徒宫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这件作品就来自于利奥十世的出资。

在文艺复兴盛期过去之后,美第奇家族仍然延续了艺术赞助的传统,直至美第奇家族的最后一刻。

但对于统治者美第奇家族来说,艺术不仅仅是他们的个人爱好,赞助艺术让他们获得了更多的公众关注,是他们取得政治认同的手段之一。美第奇家族是因为缺少男性而绝后的,家族的最后一人是一位女性,也是她将家族的所有财产捐出而换得家族所有的艺术品完好无损的被收藏在佛罗伦萨,避免了被变卖和颠沛流离的命运。

对艺术的投资,无疑给美第奇家族带来无尽的荣耀。他们被冠为“欧洲艺术最大的赞助者”,“文艺复兴教父”,“艺术的保护者”等等名号,也因为他们资助的艺术品被永久的保留在佛罗伦萨,公众对他们的讨论也会永不停歇。

佩吉·古根海姆(Peggy Guggenheim)1898年8月26日出生在古源搏根海姆家族,她的舅舅就是大名鼎鼎的索罗门·R·古根海姆(Solomon·R·Guggenheim)。古根海姆家族是20世纪初期美国著名的冶金工业家族,1918年家族财富已排名美国第二。但在这个大家族长大的佩吉回忆:“我的童年一点也不快乐,甚至没有任何愉快的回忆”。

佩吉的父亲本雅明(BenjaminGuggenheim)是古根海姆家族八兄弟之一,常在海外经商。1912年2月14日,佩吉的父亲乘坐著名的泰坦尼克号遇难,由于他生前挥金如土的习惯,导致财产所剩无几,根本没能为家庭留下什么。直到1919年,21岁的佩吉继承到来自她祖父的财产后,她才最终实现了经济上的独立。之后,佩吉在亲戚的书店打工并接触到了先锋知识和艺术,也因此结识了一批来自欧洲的先锋知识分子,开始了解现代艺术。正是在这家书店,佩姬发现了她的向往之处——欧洲。

佩吉来到巴黎时仅23岁。1920年代的巴黎充满波西米亚气质,夜夜笙歌的艺术家与文学家们将巴黎渲染成一派战后的迷离繁荣。巴黎的生活,使佩姬逐渐融入当时十分活跃的艺术家与文学家圈子,她的好友包括康斯坦丁·布朗库西、马塞尔·杜尚、詹姆斯·乔伊斯夫妇、安德烈·马松等。佩姬在巴黎的生活充满波西米亚风情,她在当时十分有名的时装设计师保罗·布瓦莱(Paul Poiret)处购买裙子,然后让摄影师曼·雷(Man Ray)为她拍照,此外她与超现实主义及达达艺术家也相交甚密。

1937年,佩吉的舅舅索罗门·古根海姆在纽约成立了古根海姆基金会,专门进行现代艺术收藏。1938年,佩吉也在伦敦成立了自己的画廊——“青年古根海姆画廊”,从此真正走上艺术之路。

此时的佩吉并不掩饰她对现代艺术的无知。画廊成立之初,她曾坦言道:“我甚至看不出抽象派和超现实主义之间的区别。”而由于她在艺术圈内的良好关系,两位艺术史中的著名人物成为佩吉的顾问——法国前卫艺术家让·考克多与杜尚。佩吉成了一名现代艺术的狂热爱好者。她大量购买艺术家作品,尤其对康定斯基的作品情有独钟。

二战打响后,佩吉每天奔波于艺术家的工作室,将感兴趣的作品全部收为己有。她的收藏也已经囊括当时所有欧洲现代主义代表艺术家,如康定斯基、保罗·克利、蒙德里安、米罗、贾科梅第等。

此时二战已经进行到白热化,整个欧洲一片混乱,佩吉也称着这个时期,低价收购了不少作品。在德国占领法国期间,为保护自己收藏的作品,她花费了4万美元,将这些收藏品偷运出法国。1942年10月20日,佩吉在纽约成立了“本世纪艺术”(Art of This Century)画廊,首次展览展出的是保罗·克利的作品,展览开幕式吸引了许多人。画廊的开幕式上,佩吉分别带上了超现实主义艺术家伊夫·唐吉和亚历山大。考尔德设计的耳环,以示对超现实主义和抽象艺术的同等热爱。

佩吉为一大批没有名气的美国年轻的艺术家们提供了舞台。秉承佩吉一贯的好眼力,这位“伯乐”所扶持的千里马们大多日后都大红大紫,形成了著名的抽象表现主义流派,美国本土艺术力量逐渐成长壮大,为纽约取代巴黎成为新的艺术中心埋下了伏笔。

1943年,她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发掘美国美国年轻艺术家这件事中。她每月为波洛克支付一笔费用,以此换得波洛克的几乎全部作品,并于1943年为其举办首次个展。1946年,当佩吉回到法国时,她是全世界唯一拥有最完美波洛克作品收藏的人,特别是波洛克的早期“滴画”。

二战结束后,佩吉回到欧洲,并于1947年来到威尼斯,从此长居与此。第二年,第24届威尼斯双年展将整整一座宫殿交给佩吉,希望她在那里展示自己的收藏。这次展览十分成功,佩吉的收藏馆成为观光人数最多的艺术馆。也促使她建立自己拥有的美术馆。1948年,佩吉选择威尼斯大运河边未完工的18世纪维尼尔公馆作为自己的宅邸,在这座雪白的大理石单层宫殿中,佩吉安置了自己的家和收藏作品。她的床由艺术家亚历山大·考尔德设计,全部银质。

诚如佩姬所言:“我不是收藏家,我就是一座美术馆。”她的藏品几乎全面覆盖20世纪欧洲和美国的各个重要流派和艺术家之作,使威尼斯的佩姬·古根海姆美术馆成为欧洲最重要的现代艺术博物馆之一。作为20世纪最著名且有远见的收藏家之一,她的藏品几乎覆盖20世纪欧洲和美国的各个重要流派和艺术家之作。她扶持美国新锐画家,披荆斩棘的一路走来,对超现实主义、美国抽象表现主义画派的发展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把现代艺术推向了顶峰。

这两人相隔百年却分别对当时的艺术发展贡献巨大。洛伦佐影响了“文艺复兴”的兴衰,佩吉直接推动了20世纪现当代艺术的发展。他们有着一个相同的头衔——“收藏家”(private collection ),更是他们那个时代艺术世界的“远见卓识者”和艺术家都推崇之至的“伯乐”。

而选择谈论这个题目是因为,艺术家想让自己的作品真正走向市场,为自己带来名声,“收藏家”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存在。而一个好的,能影响艺术家甚至于能影响艺术圈的收藏家是什么样的,是一直在探讨的话题,也是艺术家成名之路上不可或缺的一步。而从洛伦佐和佩吉身上,我们能窥见一些拥有“远见卓识”的收藏家,应该有的特质。

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的艺术界也在持续发展中涌现出许许多多有才华的艺术家,他们的优秀作品,也等待着像罗伦佐和佩吉这样的“伯乐”去发掘,去资助。然而中国的收藏界似乎更热爱去收藏,去拍卖一些“前人”的作品,有时甚至会出现一旦艺术家过世,价格还能上涨的情况,而这种风气也导致了假画辈出,这些假画往往能卖一个很高的价格,而能将假画作的天衣无缝的“大师”本人的作品却无人问津,这何尝不是一个让人无奈的现状。市场需求决定了艺术的发展方向,若是一味的停留在对古人画作的陶醉中,只会让中国的艺术市场走向一个奇怪的方向。

但这些情况并不是简单的原因所造成的,分析罗伦佐和佩吉的经历,我认为国内缺少的是[受过良好艺术陶冶的大收藏家]和[群众对于购买真正油画的渠道和意识]。我曾做过一个面对300人的问卷调查,当问到是否愿意通过学习相关艺术知识来提升自己的审美时,百分之七十五的人选择愿意;而当问到对哪一种艺术种类感兴趣时,百分之五十的人都选择了油画;在愿意购买艺术品的人中,选择合眼缘而不是更重视名气的人占到了百分之九十七;最后,半数的人都选择承受500及以下价位的艺术品。这也说明,大多数民众还是乐于了解艺术并购入自己经济能力可以承受的艺术品的,但是他们中大部分人的审美还停留在小学以及初中课本中那一些简单的美术知识中。而没受过系统艺术知识培训的普通民众,去参观免费开放的现当代展览,所能获得的体验也终归是有限的,更不用说去欣赏现当代艺术这个大类中的各种分类。

这也导致了,很多民众虽然已经模糊的有了对审美的追求,比如一些年轻人已经会很在意自己家里的装饰装潢等的风格,而且他们也会明白艺术品,也就是他们眼中的“装饰画”对家里装潢装饰风格起到的作品,而最终,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选择了在店商平台上选择出货量大,商业化明显的廉价商业画作为代替,而这些画,少则几百,多则上千,却不具备太多收藏价值以及审美价值,这不能不说是很可惜的。

然而我相信这种情况正在慢慢改善。国内在这十年中,慢慢出现了一批有影响力的收藏家。他们中有的通过一掷千金扩大影响力,有的默默开办自己的私人美术馆,有的通过创办画廊来挑选自己喜欢的作品和艺术家……而近几年来,高质量的展览也接二连三的出现,收到的反馈以及社会反响也出人意料的好,看展的群众越来越多。而因为艺术类学生的不断增加,这部分群体也算是受过系统美术培训的人群,走入社会影响身边的人以及成家后繁衍的后代也会是对艺术有基本了解的人群,对日后的民众审美的提高以及艺术品购买需求的增加也能起到一部分力量。而越来越多的收藏者也会涌现,也许,下一个“洛伦佐”或者“佩吉”就已经出现在艺术圈,等待着将世界艺术的中心,带到中国来,并在中国的艺术圈掀起一股滔天巨浪。

一点拙见,分享在此与各位探讨交流。

如何在美工区中互相帮助的好习惯?

、含义

美工区:是教师根据教育目来自标和幼儿发展水平,为幼儿提360问答供的一个自由欣赏和创作美术作品的个别化学习的场所。

二、美工区的核心价值:

1、让幼儿体验表现与创造的乐趣与成就感;

2、经历色彩、线条,立体造型等变期危方式个性化的表现经验与情感;

3、获得熟悉、运用并创造性综合使用美工材料的形实位机会。

三、美工区的空间设置和材料投放

物质环境:由于美工区的活动材料、幼儿活动的人次较多,我们给活动区提供的活动空间时要尽量大,工具、材料要适合幼儿取放。还可以在袁急内宪庆标水顶橱柜里贴上不同标签,续使工具材料有固定的摆放位置。以保证活动的秩序和便于幼儿有题肥跑零纸复们系良好行为习惯形成。

心理环境:在美工区中孩所协单打宣子们可以自由选择画什么、做什么、捏什么、剪什么……每个幼儿都找老混草机查并能愉快地选择自己所需和喜欢的内容进行活动在活动中幼儿的心情是愉悦的,情绪是饱满的,与同伴、老师的反良量气宗日周精的神关系是平等、互动、和谐的。

美工区的材料投放——绘画活动材料:

★纸—小年龄幼儿可在长方形或正方形纸上作画,以白色为主。以什代演置航朝抗后,可逐步提供给幼儿不由材质、颜色和形状的纸张。

★笔–蜡笔、油画棒、记号笔、马克笔、彩色铅笔、彩色水笔、毛笔等。

注意:

1、小年龄幼面九粒地读优全安鸡前儿以油画棒、粗的记号笔等工具降发某蛋求种效米析培为宜,以单一工具为主;随着年龄的增长可选择彩色水笔、毛笔、马克笔等逐渐地交替使用两样工具,直至务神在青械提再多种工具的使用。

2、工具和材料的使用能体现所要表现的内容和题材。表现形象的基本结构和内容,那么蜡笔、油画棒、水彩、广告颜料等都可以;表现形象的细节部分,则要提供较细的马克笔、彩色铅笔或彩色水笔等。

美工区的材料投放——手工活动材料:

材料要丰富多变。如从植物、农作物到树皮、陶土,还有塑料等等。

材料能激发儿童手工制作兴趣。为幼操策名弦本儿提供半成品类的、未加工的原材料和可供孩子进行多种组合的材料。

材料的陈列应具开放性。根坐血据材料的形状分类,分点状轻站盐加为余边化绿械必(纽扣、珠子等)、线状(毛线叶般矛灯社阿万、绳子等)、面状(纸、布等)、块状(盒子、瓶子等);根据材料的性质分类,分植物(树叶、花瓣等)、农作物(大豆、花生等)、其他(陶土、贝壳、塑料等);还可以根据成品、半成品、原材料等来分类。

四、活动内容:绘画、手工、欣赏

绘画:

种类——线描画、水墨画、水粉画、版画、油画、蜡笔画、写生画、油水分离画、泼画、滴画、拓印画、自然材料作画

内容——人物画、物体画、情景画、图案装饰画

手工:平面手工和立体手工

平面手工——剪纸、拼贴、撕贴、刺绣、扎染

立体手工——泥工、雕塑、编织、折纸、浮雕、设计搭建

欣赏活动:包括对名画、工艺品、风景、建筑物以及同伴作品的欣赏

美工区的内容设计◆绘画活动内容设计:

★物体画

1、小班:画出日常接触的、熟悉的喝醉感兴趣的、轮廓简单的物体,如皮球、饼干、手帕、太阳、花、树、小鸡、小鸭、简单的房屋、汽车等。当儿童学画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半圆形等基本图形同时,也就初步能用图形与线条组合的方法创造图形。

2、中班:更精确地描绘出各种物体的主要部分和基本特征,如画人物时,要求画出正面的人,还可以画狗、猫、鸡、鸭等家禽、家畜,画飞鸟、鱼类,画汽车、火车、轮船等交通工具,画简单的风景、建筑物等。

3、大班:学会画形体上更为复杂的物体,能描绘出物体的细节部分及各种动态,如人物、动物的不同姿势;学会画多种交通工具,如洒水车、大吊车、飞机、轮船等;学会画结构更为复杂、场面较大的建筑物;学画各种植物,如热带植物等。

美工区的内容设计◆绘画活动内容设计:

★情节画

1、小班:对于小班没有情节画的要求。

2、中班:主要是在画面上作简单的布局,也就是将景物都画在基底线上,并能画一些辅助物来表现简单的情节。如画小朋友时,在小朋友手中画上绳子、皮球等一些简单情节。

3、大班:主要是根据自己对生活的认识,以自己周围的实际事情做为表现题材,画出简单的情节画,如“秋游”、“我的好妈妈”等;也可根据故事、诗歌等内容简单画出情节,如“小熊过桥”、“龟兔赛跑”等。

美工区的内容设计◆绘画活动内容设计:

★图案装饰画

1、中班:主要学习一些比较简单的图案花纹,如小花朵、小叶片、小圆圈等,能用对比色涂出鲜艳、美观的画面,可设计一些“画花边”的内容。

2、大班:应侧重于构图的变化,色彩在鲜艳中求和谐。设计一些日常生活用品纸形上装饰图案,如花瓶、毛衣等。

美工区的内容设计◆手工活动内容设计:

★泥工

1、小班:最初任意玩泥,任意塑造一些简单的形体,使其在玩泥中体验泥工活动的快乐。经过一段时间后,设计一些如“苹果”、“汤圆”、“面条”、“饼干”等。

2、中班:会塑造物体主要特征,会使用一些简单的辅助材料表现简单情节,并能按意愿大胆塑造。如“锅”、”盆“、“碗”、猫、兔子及小娃娃等。

3、大班:应运用辅助工具和材料细致、生动地表现物体主要特征和细节。如“小兔吃草”、“跳舞的小朋友”、“小熊过桥”等。

美工区的内容设计◆手工活动内容设计:

★纸工

小班:主要是玩纸、撕纸和粘贴。如“蘑菇”、“太阳”等。后期可使用剪刀,学习一些简单的剪纸技能。

2、中班:包括折纸、撕纸、粘贴和剪纸。学会简单的折叠方法,如对边折、对角折、集中一角折、双正方形折、双三角形折。能剪弧线如“苹果”、“太阳”等。

3、大班:主要是折纸和剪贴。

折纸:用两张或两张以上的纸这成简单的立体组合物体造型,并运用一些辅助手法。

剪贴:掌握三种剪法:目测剪、按轮廓线剪和折叠剪。

美工区的内容设计◆手工活动内容设计:

★废旧材料制作

1、中班:大多由老师画好图样,做成半成品再由幼儿粘贴。

2、大班:用纸、布、针、线等自然材料以及无毒的费劲材料制作简单玩具。如面具等。

美工区的内容设计◆欣赏活动内容设计:

1、小班、中班主要欣赏一些他们能理解的美术作品,如绘画、工艺美术作品、雕塑、自然景物、节日装饰、环境布臵等。在艺术表现手法上,应突出主题、造型简单、想象鲜明、色彩明快,能引起幼儿某些联想。如米罗、保罗、克利、蒙德里安等画家的抽象画。

2、大班:继续欣赏一些他们可理解的绘画、工艺美术作品,并学会评价自己和同伴的作品。欣赏的内容不多深刻化、复杂化,有油画、水彩画、泥塑、石雕、民间玩具等。

五、各年龄班美工区的指导

与正规的美术教育活动相结合,美工区的活动更重视幼儿操作的过程和参与的意识。在美工区内应着重于鼓励、指导幼儿发挥想像力,进行创新。但让幼儿发挥创造力,不等于不进行技巧方面的指导。熟练准确地使用工具可以让幼儿更好地发挥创造力。

1.小班

小班幼儿的小肌肉发展尚未成熟,因此他们的美工活动多围绕感知运用色彩进行。教师不应苛求他们做到画面整洁、涂色均匀,这样会使他们畏手畏脚,不敢大胆地绘画与创造。对他们的指导应着重于萌发他们的绘画兴趣和大胆作画的信心,以及教给一些使用工具、材料的方法与技巧。教师在这一时期需要进行一些直接的指导与示范,帮助幼儿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与技能。

2.中班

中班幼儿已经掌握了一定的使用工具、材料的方法和表现的技巧,这时教师应着重指导他们如何充分使用工具、材料和发挥技巧,减少直接的指导,并积极鼓励他们发挥想像力,创作出与众不同的作品。

3.大班

大班幼儿的操作能力、表现能力、创造能力都有了较大的提高。在此阶段,教师应放手让幼儿自己活动。当有一种新的活动内容出现时,教师不要急着教幼儿应如何如何做,而应先让幼儿自己去探索、尝试,教师只以辅导者的身份观察幼儿的活动,在适当的时候给予支持和帮助。

230
标签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