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征主义使用于文学还是美术?
象征主义是19世纪末在法国及西方几个国家出现的一种艺术思潮。是当时欧洲一部分知识分子对社会生活和官方沙龙文化不满的反映。他们不敢正视现实,不愿直接表述自己的渐叶入水雷意思,往往采用象征和寓意的手法,在幻想中虚构另外的世界,抒发自己的愿望,这样便产生了近代象征性的艺术。
象征派在艺术上受英国拉斐尔前派和象征派诗人马拉美、波特莱尔,音乐家瓦格纳及尼采主观唯心主义思想的影响。象征派主张强调主观、个性,以心灵的想来自象创造某种带有暗示和象征性的神奇画面,他们不再把一时所见真实的表现出来,而通过特定形象的综合来表达自己的观念和内在的精神世界。在形式上则追求华丽堆砌和装饰的效果。
法国是19世纪绘画艺术的中心,在法国象征主义的主要代表是摩罗、夏凡纳与雷东。
摩罗(GUSTAW MOREAN,1826—1898)出生于巴黎一个建筑师的家里。1倍女多发候核执测刘846年入巴黎美术学校学习,他常到德拉克洛瓦的画室求教,与德拉克洛瓦的学生夏塞里奥成为朋友。受其影响,摩罗对古典派的技巧和浪漫派的热情兼收并蓄,既有古典派的传统造型能力,又善于运用华丽灿烂告互汉德哪周村承元蒸的色彩。1857年摩罗到意大北死何适湖片内假持政利学习,临摹卡巴乔、米贵为伟火国开朗基罗的作品,60年代又致力于东方艺术研究,日本的浮士绘、印度和波斯的细密画都对摩罗的艺术风格有很大影响。70年代,印象主义360问答绘画兴起,摩罗坚定地站在反对印象主义的立场,指责印象主义者的艺术只不过是浅薄的、记录式的、毫无思想的艺术,摩罗主张艺念湖多顾序者食城减术应当是思辨的、富于哲理的思想的体现。他的绘画中的色彩,光怪陆离,深沉而又闪烁,他主张美的色调不可能从照抄自然中得军功到,绘画必须依靠思索、想象和梦幻才能获得。摩罗画的大多是宗教传说和神话故事,他把作品置身于神话与梦幻的世界中,用虚幻的主题构思和矫饰的形象,传达浓厚的、怪异的神秘主义情调。《莎乐美》、可以说是摩罗象征主义典范的代表作品,它集中体现了象征主义的绘画特色。莎乐美是圣经中的一个美女,因善舞赢得希律王的欢喜,国王答应地要什么都可以,莎乐美在母亲的教唆下向国王要约翰的人头,约翰因此被杀。这幅面表现的正是莎乐美在某滑控适急毛盐必主希律王面前跳舞的情景,莎乐呼鱼脱美满身琳琅环那,闪闪发光,舞者梦游般的样子,象征魔法的手镯、黑豹、绚丽宫殿上恶神的形象,这一切使画面呈现一种神秘的气氛。《俄狄浦斯和斯芬克斯》(图一)是摩罗1864年作品,这篇决拿维地临待么留印作品来自希腊神话,在通往忒拜城的路边山崖上有一个狮身人面兽斯芬克斯,每个通过这里的入必须回答她的谜语:什么动物早晨四只脚,中午两只脚,下午三只脚。猜不中即遭杀害,俄狄浦斯正确回答出谜底人。斯芬克斯因此跳崖而死。故事讲述的是智慧与邪呢件权恶的较量和对俄狄浦斯勇敢精神的验连想犯坚风绍品境配河赞美。但摩罗在画中着意强员情二话调了斯芬克斯娇美的面容与可怖的兽身之间的对比,并转化为另一种喻意敌支突乙见继:女人就像斯芬克斯一样诱人,但却狡诈而残忍。胶摩罗的画带有象征性的神秘意味,故被称作象征派。摩罗说:“我既不相信我能摸到的也不相信我能看到的束输止目善年她东西,我只相信我看不到的某谁输张负和摸不到的东西。”也就是说他相信自己内心的幻想,这种观念也典型地反映了象征派的艺术特点。
夏凡纳(PUVIIS DE CHAVANNES,1824一l 898)善于制作装饰壁画,大多以象征性手法表现神话和宗教内容。善用引喻或暗示手法表达某一思想情绪达。他曾从师于浪漫主义大师德拉克洛瓦,作品色彩明快平稳富于装饰性,著名壁画作品有《东方的大门》、《圣女纳维日埃》、《圣林》等等。夏凡纳的油画《信鸽》、《希望》也是象征主义的典型代表。《信鸽》描绘的是一女子,一手捧鸽,一手指向天空,左上方是一只凶残的老鹰,女性是拟人化的巴黎、和平,鹰则象征恶势力和侵略者。《希望》这幅油画以白衣少女及手持小花、荒野小草,象征生命的顽强及未来的美好。夏凡纳的作品都存在着一个我们熟悉的现实生活环境,但这些现实的视觉真实性却又脱离了其原有的真实环境而具有了象征意义。这也是夏凡纳对20世纪现代艺术的启发之一。对夏凡纳来说,对某个瞬间的如实描写是无法反映他的思想的,他关心他所要表达的东西,这也是整个象征主义的共同认识。夏凡纳也绘制了一些比较现实的风俗画,《贫穷的渔夫》便是其中最著名的一幅画。画中以凄凉的色调表现了站在破烂船上低头望着水面的渔夫,渔夫双手交在胸前,像是在祈祷,亦或是在感叹生活的不平,远处是他的妻子和女儿,从他们的衣着上可以看出他们生活的清苦。没有喧器、没有声响,空气似乎凝结了一样,画面上的静寂增加了神秘的气氛。
法国的另一位象征派画家是有“梦幻王子”之称的雷东 (ODILON REDON,1840一1916)。雷东是象征派画家、石版和铜版画家。雷东的作品有两个部分,其早期是黑白画,包括版画和素描。版画创作描绘鬼怪幽灵,表现幻想甚至死亡的主题。1895年后雷东开始油画创作,但更多的是粉笔画的创作。雷东与植物学家阿曼·克拉奥德有着深厚的友谊,雷东的作品经常出现植物的梦幻。他画得最多的是瓶花静物, 如《描着武士的花瓶》(图二)。也常常在其中加入一些富有抽象感的奇异的形,花卉如梦幻中的物体,展示了一个让人难以捉摸的迷一般的意境。在《花中的奥费利亚》(图三)中我们看到在一个抽象的背景中奇妙地涌现出一丛鲜花,它们既有植物的特征,又似乎并不生存在真实的世界中,象征性的人头更给画面带来了神秘色彩。雷东把现实生活中的物体和梦幻世界中的物体并置在一起,让观者更多自由地去体会作品的暗示性。
象征主义绘画在欧洲各国均有表现。瑞士的画家勃克林、霍德拉,意大利画家塞冈提尼,比利时的画家思索尔等等,都是具有象征主义倾向的画家。
象征主义产生了什么影响?
在诗歌、戏剧领域,象征主义认为现实世界是虚幻的、痛苦的,而内心的“另一个世界”是真的、美的、外界的事物与人的内心世界互相感应,诗歌的任务就是通过象征、暗示来连接两个世界,诱发读者的想象、联想,以领悟作者的思绪。
象征主义在诗歌语言上,通过对词语的特殊排列组合,形成扑朔迷离的艺术效果。其代表人物有法国的波德莱尔、魏尔兰、兰波、马拉梅等,以及比利时德梅特林科、德国的霍普特曼等。
扩展资料
出现于1886年。年轻诗人让·莫雷亚斯在《费加罗》报上发表了一篇文学宣言,主张用“象征主义者”来称呼当时的前卫诗人。这份宣言标志象征主义流派的诞生。
事实上,在此之前,象征主义作为新的创作方法,早在浪漫主义盛行的时期已经萌芽。许多浪漫主义诗人在一定程度上运用了象征主义的埋枝手法:暗示多于解释,含蓄多于畅尽的发挥。象征主义的先驱波德莱尔和马拉梅、兰波、魏尔兰等象征主义名家就已经发表了大量的象征主义作品。
象征主义重新回到以抒写个人感情为重点的老路。但它抒写个人情怀和浪漫主义的抒情大异其趣。它抒写的是不可捉摸的内心隐秘;或者如马拉梅所说,表现隐藏在普通事物背后的“真理”。为此,象征主义对于诗的语言进行了很大的改造。
对于日常用的字和词加以特殊的、出人意外的安排和组合,使之发生新的含义。象征主义不满足于描绘事物的明确的线条和固定的轮廓,它所追求的艺术效果,并不是要使读者理解诗人究竟要说什么,而是要使读者似懂非懂,恍惚若有仔竖所悟;使读者体会到此中有深意。
象征主义不追求单纯弯戚敏的明朗,也不故意追求晦涩;它所追求的是半明半暗,明暗配合,扑朔迷离。象征主义诗歌十分强调音乐效果,可是诗句的音乐性不是单纯通过机械的协韵表现出来,而在于诗句内在的节奏和旋律。
散文诗的音乐感并不亚于格律诗,有时反而胜过格律诗,因此许多象征派诗人的散文诗都写得有特色。象征主义者反对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者如实地描写客观现实。他们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是虚幻而痛苦的,只有隐匿在背后的内在的世界才是真实的。
作品中运用大量的暗示和象征来隐喻表现人的内心世界。1886~1891年是英国象征主义诗歌的昌盛期。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有马拉梅的《诗与散文》、拉弗格的《善意之花》和昂利德·雷尼耶的《插曲》等。象征主义的三位主将是马拉梅、魏尔伦和兰波。
《恶之花》的作者波德莱尔被认为是象征主义的先驱(鼻祖)。1891年,莫雷亚斯首先宣布脱离象征派,许多象征派诗人也纷纷向自己选择的方向发展,不再遵循共同的象征主义艺术标准,象征主义流派从此解体。但是,象征主义作为文学思潮和艺术风格,影响却非常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