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征主义
是19世纪末期产生于法国的艺盯绝消术思潮和艺术运动,美术界的象征主义思潮活跃于19世纪80—90年代,在法国、英国、德国和北欧一些国家有重要宏桥成就,并对20世纪西方现代主义美术的产生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象征主义美术是强调主观化倾向的美术,但其“根本目的是使主观事物客观化(理念的外化)”, 强调的是一种超现实的主观主义倾向,并用写实的象征的手法表达这种个性化的理念,一般具有主凯知观的、 想象的、神秘主义的面貌综合性、装饰性的手法。
象征主义在法国的代表人物是沙瓦纳、莫罗等。
19
19世纪印象主义音乐名词解川夜代耐员杨能树群玉维释
印象主义音乐是19世纪末在欧洲文化活动中心巴黎萌生的一种新音乐风格,是受"象征主义文学"和"印象主360问答义绘画"的影响而出现的 一种音乐流派。印象主义音乐带有一种完全抽象的、超越现实的色彩,是音乐进入现代主义的开端。 它的音乐形式、织体、表现手法、基本美学观点以及所追求的艺术目的和艺术效果都与古典和浪漫主义有着很大的分歧与差别。由法国作曲家C.德彪西首创。印象主义一词借用自美术。1874年巴黎"落选者沙龙"展出画家C.莫奈一幅题为《日出印象》的绘画,引起嘲笑和议论,此后人们把艺术理想与表现手法大致与之相似的画家,如E.发吸增夫政独垂若销七一德加、C.毕沙罗、A.西斯莱、P.A.雷诺阿称为"印象派"。他们反对学院派的保守思想,热爱大自然,执故山必角时衡道面向现代生活,采取在户外的阳光下直接描绘景物的方法,在光与色的变化中表现对象的整体感与周围的气氛,对绘画的发展有很大防照取续紧独量条刻棉影响。印象主义一词在音乐中首次出现于1887年,法兰西美术研究院的评委指责德彪西在罗马进修时的第 2部"交卷作品"交响组曲《春天》结构不明确,要他"警惕模糊的印象主义"。1894年其《弦乐四重奏》在决销布鲁塞尔首演时,评论家开始用"印象主义"加以皮径源结缩北目赞扬;1905年以后,此词常用以概括德彪西及风格与他接间流金近的音乐,不再带有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