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20

①20世纪初期的象征主义和意象派诗论发展和深化了19世纪法国象征主义诗论。它们强调意象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之间的和谐一致,并重视诗歌形式和韵律的美,对于探索360问答、发掘诗的表现力,促进西方现代主义诗歌的繁荣与成熟起了重要作用。
②象征主义和意象派诗论死些支直预包洋的主要代表人物大都坚持理性的指导作用,对流行的非理性主义有所抵制,从而对20世纪前期诗学理论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③象征主义和意象派诗论在哲学思想上与表现主义和直觉主义有一定关联,未能超越主观唯心主义的框架,都不同程度的存在唯美主义和形式主义的微井半破把倾向。
④象征主义和意象派诗论的代表人物在诗歌创作实践方面也并未始终贯彻其诗论,哪且其活跃时间较短,这都给两派诗推权探厂哪卷完永论的发展完善和扩大影响带来了局限。

象征和意象

唐诗宋词中有一半诗词会运用象征手法,大家也比较熟悉。我们常说唐诗不可超越,除了文字障碍、古体诗词教育断代等因素外,象征手法被穷尽是主要原因。没有了象征,古体诗词会变得不像“唐”诗“宋”词;假若模仿,又落入窠臼,成了亦步亦趋的模仿秀。

意象和象征主义的区别与联系

象征主义手法,有一些缺陷,比如月亮象征思乡,玫瑰象征爱情,如果套用,那是太俗了,鲁迅斥之为蠢材。象征物不好找,精确的更难找,因此象征手法要么导致和腔晦涩难解,要么导致俗套,两难。

近现代,在散文小说写作中,象征手法随着西方象征主义的引进,也逐步增多。张爱玲用得比较多,比如红玫瑰与白玫瑰;她更多是将象征手法当做辅助手法用,比如沉香屑,写女孩的姑母残忍,“一束光照在姑母脸上,好像透过扇子,好像老虎的胡须。”算象征,象征姑母的残忍。当做辅助手法用,张爱玲用得很频繁,也很得心应手。

有一定基础的朋友们知道象征的作用,但是不太明白意象的作用。象征相对更集体化,是集体认同的东西,而意象是个人化的东西,不过通过精确的描写,可以传递给读者,形成表现力和感染力,它所蕴含的更加形象具体和丰富,是所有艺术普遍具备的深层属性,比慧棚氏如绘画的视觉意象,音乐的声音意象。

简单说,你看到的人和事,比较浅。留在心底的,才是深刻的,深刻的印象留在潜意识里,打捞出来就很珍贵,含着情和当时的景象、意味,附带很多信息,这就是意象的价值。

梦,白日梦,沉思,散步,是前散打捞的办法。

这些意象,凸显的主旨是什么,寓意是什么。琢磨。而不是先有主旨寓意,那是本末倒置。

小孩子无意识意识分不清,所以有艺术想象力,他们不是胡思乱想,而是看到了大人看不到的东西。可惜大人们往往不能理解而横加干涉,导致孩子们的艺术天分被尘封了。

意识,是为了生存而存在。潜意识是为了艺术而生的,没有判断力的,没有价值标准的,也没有道德观念的,如大江大河奔流不息。

意象先于寓意,意象组合成意境,蕴含着寓意。

写作的技巧有很多,比如意识流,比如黑色幽默,不过最核心的还是象征和意象,两者都是人类的意识结构的属性之一。意象有时候会表现为“印象主义”“唯美主义”“表现主义”等,不可不察矣。

260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