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诗歌鉴赏,1500字

西北早雪,来势突然,一时风雪漫天。“卷”与“折”字写出了北风之迅疾猛烈,有了这样猛烈的风,漫天飘落的雪才能“飞”。八月飞雪,已觉惊奇,而笔锋一转这“忽如一夜春风来”,更让人惊奇,而接着用“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写雪景,更是叫人惊喜而拍案叫绝。以春花喻冬雪,新颖别致,是为千古名句。这个比喻含有广阔而美丽的想像,创造了一个瑰丽的、富有诗意的、春意融融的境界,在读者面前展现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意盎然的壮观景象,给萧条寒冷的边塞平添了无限的温暖与希望。

风雪肆虐,“散入珠帘湿罗幕”,在帐内的主帅穿皮衣盖锦被尚且不能御寒,而在帐外守卫的官兵之寒就更不待言了。“角弓不得控”、“铁衣冷难着”更进一步突出奇寒叫人难以忍受。这一方面反映了边塞军旅生活之艰苦,另一方面反映了戍边战士抗严寒斗风雪的豪迈气概。

诗人放眼雪原,一幅壮阔的立体的雪原图呈现在眼前:冰雪覆盖在茫茫大沙漠上,冰凌纵横交错;漫天浓重的阴云低垂。“百丈”“万里”是夸张写法,突出了奇寒,也暗喻行路难之意,在如此寒天送别,自有一番难言之情——我愁云才愁各种乐器助兴,气氛热烈,友情洋溢。这些乐器充满异域情调,更添征人的悲壮情怀。帐内宴饮的热闹场面,热烈气氛,更衬出帐外之苦寒,如此大风都吹不动红旗,世界好像被封冻了。帐外之寒又反过来衬出帐内送别情景之热。
最后四句从下面写送别之情,头两句点明了送别的地点与天气;后两句写惜别之情深挚动人:依依不舍,终归一别,人去路空,怅惘难禁。雪满天山路,离情亦满天山路。
此诗开篇就奇突。未及白雪而先传风声,所谓“笔所未到气已吞”——全是飞雪之精神。大雪必随刮风而来,“北风卷地”四字,妙在由风而见雪。“白草”,据《汉书。西域传》颜师古注,乃西北一种草名,王先谦补注谓其性至坚韧。然经霜草脆,故能断折(如为春草则随风俯仰不可“折”)。“白草折”又显出风来势猛。八月秋高,而北地已满天飞雪。“胡天八月即飞雪”,一个“即”字,惟妙惟肖地写出由南方来的人少见多怪的惊奇口吻。

塞外苦寒,北风一吹,大雪纷飞。诗人以“春风”使梨花盛开,比拟“北风”使雪花飞舞,极为新颖贴切。同时“梨花”的梨还代表着“离”。“忽如”二字下得甚妙,不仅写出了“胡天”变幻无常,大雪来得急骤,而且,再次传出了诗人惊喜好奇的神情。“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壮美意境,颇富有浪漫色彩。南方人见过梨花盛开的景象,那雪白的花不仅是一朵一朵,而且是一团一团,花团锦簇,压枝欲低,与雪压冬林的景象极为神似。春风吹来梨花开,竟至“千树万树”,重叠的修辞表现出景象的繁荣壮丽。“春雪满空来,触处似花开”(东方虬《春雪》),也以花喻雪,匠心略同,但无论豪情与奇趣都得让此诗三分。诗人将春景比冬景,尤其将南方春景比北国冬景,几使人忘记奇寒而内心感到喜悦与温暖,着想、造境俱称奇绝。要品评这咏雪之千古名句,恰有一个成语——“妙手回春”。

以写野外雪景作了漂亮的开端后,诗笔从帐外写到帐内。那片片飞“花”飘飘而来,穿帘入户,沾在幕帏上慢慢消融……“散入珠帘湿罗幕”一语承上启下,转换自然从容,体物入微。“白雪”的影响侵入室内,倘是南方,穿“狐裘”必发炸热,而此地“狐裘不暖”,连裹着软和的“锦衾”也只觉单薄。“一身能擘五雕弧”的边将,居然拉不开角弓;平素是“将军金甲夜不脱”,而此时是“都护铁衣冷难着”。二句兼都护(镇边都护府的长官)将军言之,互文见义。这四句,有人认为表现着边地将士苦寒生活,仅着眼这几句,谁说不是?但从“白雪歌”歌咏的主题而言,这主要是通过人和人的感受,通过种种在南来人视为反常的情事写天气的奇寒,写白雪的威力。这真是一支白雪的赞歌呢。通过人的感受写严寒,手法又具体真切,不流于抽象概念。诗人对奇寒津津乐道,使人不觉其苦,反觉冷得新鲜,寒得有趣。这又是诗人“好奇”个性的表现。

场景再次移到帐外,而且延伸向广远的沙漠和辽阔的天空:浩瀚的沙海,冰雪遍地;雪压冬云,浓重稠密,雪虽暂停,但看来天气不会在短期内好转。“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二句以夸张笔墨,气势磅礴地勾出瑰奇壮丽的沙塞雪景,又为“武判官归京”安排了一个典型的送别环境,烘托出诗人的离愁别绪。如此酷寒恶劣的天气,长途跋涉将是艰辛的呢。“愁”字隐约对离别分手作了暗示。 其中,“愁云”二字亦景亦情,为该篇只“诗眼”。这两句在全篇中起过渡作用.

于是写到中军帐(主帅营帐)置酒饮别的情景。如果说以上主要是咏雪而渐有寄情,以下则正写送别而以白雪为背景。“胡琴琵琶与羌笛”句,并列三种乐器而不写音乐本身,颇似笨拙,但仍能间接传达一种急管繁弦的场面,以及“总是关山旧别情”的意味。这些边地之器乐,对于送者能触动乡愁,于送别之外别有一番滋味。写饯宴给读者印象深刻而落墨不多,这也表明作者根据题意在用笔上分了主次详略。

送客送出军门,时已黄昏,又见大雪纷飞。这时看见一个奇异景象:尽管风刮得挺猛,辕门上的红旗却一动也不动——它已被冰雪冻结了。这一生动而反常的细节再次传神地写出天气奇寒。而那红旗为背景上的鲜红一点,那冷色基调的画面上的一星暖色,反衬得整个境界更洁白,更寒冷;那雪花乱飞的空中不动的物象,又衬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这是诗中又一处精彩的奇笔。

送客送到路口,这是轮台东门。尽管依依不舍,毕竟是分手的时候了。大雪封山,路可怎么走啊!路转峰回,行人消失在雪地里,诗人还在深情地目送。这最后的几句是极其动人的,成为此诗出色的结尾,与开篇悉称。看着“雪上空留”的马蹄迹,他想些什么?是对行者难舍而生留恋,是为其“长路关山何时尽”而发愁,还是为自己归期未卜而惆怅?结束处有悠悠不尽之情,意境与汉代古诗“步出城东门,遥望江南路。前日风雪中,故人从此去”名句差近,但用在诗的结处,效果更见佳妙。

充满奇情妙思,是此诗主要的特色(这很能反映诗人创作个性)。作者用敏锐的观察力和感受力捕捉边塞奇观,笔力矫健,有大笔挥洒(如“瀚海”二句),有细节勾勒(如“风掣红旗冻不翻”),有真实生动的摹写,也有浪漫奇妙的想象(如“忽如”二句),再现了边地瑰丽的自然风光,充满浓郁的边地生活气息。全诗融合着强烈的主观感受,在歌咏自然风光的同时还表现了雪中送人的真挚情谊。诗情内涵丰富,意境鲜明独特,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诗的语言明朗优美,又利用换韵与场景画面交替的配合,形成跌宕生姿的节奏旋律。诗中或二句一转韵,或四句一转韵,转韵时场景必更新:开篇入声起音陡促,与风狂雪猛画面配合;继而音韵轻柔舒缓,随即出现“春暖花开”的美景;以下又转沉滞紧涩,出现军中苦寒情事;……末四句渐入徐缓,画面上出现渐行渐远的马蹄印迹,使人低回不已。全诗音情配合极佳,当得“有声画”的称誉。[2]

这首诗抒写塞外送别、客中送客之情,但并不令人感到伤感,充满奇思异想,浪漫的理想和壮逸的情怀使人觉得塞外风雪变成了可玩味欣赏的对象。“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壮美的画面,使人宛如回到了南方,见到了梨花盛开的繁荣壮丽之景。心中的喜悦可想而知。“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帐外那以白雪为背景的鲜红一点,更与雪景相映成趣。那是冷色调的画面上的一点暖色,一股温情,也使画面更加灵动。全诗内涵丰富,意境鲜明独特,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女性文学作品进行分析 1000-1500

给你一篇作业吧!字数、内容刚好都符合你的要求。
诗意的细微
—–简腊扒评铁凝的《孕妇和牛》
作为饮誉文坛多年谨闭的美女作家,铁凝的写作是从短篇小说开始的。她曾经说:“好的短篇小说诱惑我们细品这人生和世界的犄角旮旯,我们内心深处那些琐细而深重的‘无序’。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时间虽然永远局促,生命也永远值得我们细品。这需要写作者奋不顾身地花费时间磨砺自己,需要我们对短篇小说的实践怀着谦虚之心和耐烦之心。”《孕妇和牛》可以说是铁凝这种短篇小说观的最好注本。《孕妇和牛》是一篇诗意盎然的小说,牵牛的孕妇是铁凝笔下理想的少妇。少妇那种对生活的满足,那种慵懒而又无所用心的生活方式,那种把未来的一切寄托于尚未出生的孩子身上的心理,也是铁凝对少妇心态的一种艺术把握。孕妇从出生到出嫁,从出嫁到怀孕,备受生身爹娘和公婆、丈夫的疼爱呵护,她穿越了人生的亮丽,灵魂经历了炼狱的洗礼。少妇对娘家大山深处虽闭塞窘困然爱意融融的记忆,公婆那甜丝丝的红糖水,预示着希冀的下学的孩子,初冬时节干净而温暖的阳光下矗立着的气派而堂皇的汉白玉牌楼,连同那黄昏下四下飘荡暖得叫人忘魂的袅袅炊烟……因为铁凝的记忆和表述,从她的生命深处,从她的血液里流淌出来,成为读者眼前的这些文字,成为感祥局裂动别人的叙述。而当读者被打动的时候,那迷人的景象无意间似乎又成为了许多人的生命的一部分。
反复诵读这篇小说,我们可以体验出,铁凝的高超之处,首先就在于她常常从一般人的习焉不察中,以特有的悟比做出极敏感的艺术捕捉,不是去重复已知的生活内涵,而是竭力寻求隐藏在“某地背后”的 “诗”。请看,一个“俊得少有”的农村少妇伴着一头同样是怀了孕的母牛赶集归来,旷野宁静,阳光和煦,远处有淡蓝色的烟雾。孕妇和母牛肚里都怀着各自的小生命,就连初冬的麦苗也是葱笼、浓郁、生意盎然的。这样的氛围和人与物的关系就会衍生出一种特殊的心境.悠闲,放松,舒展,静美。此时此景,于俏丽的农村小媳妇心目中便会排除掉一切尘世的纷扰与杂乱,只有肚里的那个神秘的小生命,促使她怡然自得的想象,滋生出第一次将要做母亲的无限美感。于是,不知不觉间,她那明净的心湖中便涨满了甜蜜的幸福,而喜滋滋地沉醉其间。这种情绪主宰了她和周围景物的关系,一切都显得那么和谐、滋润、美妙,形成“天人合一”的境界。刹那间,农妇的心灵仿佛被抽空了,只剩下浓浓的一片爱意,这种爱意使得农妇不忍去骑那头同样有身孕的母牛。热爱生命,追求生命的美好成了人物情绪流动的主色调,然后很自然地才会产生在农妇走累的情况下,连素日里坐惯了的石碑也不想去坐的特殊心态—因为那石碑上有刻字,联想到即将诞生的小生命日后也要上学识字,便突发奇想,出现了在空旷的原野上,少妇从放学的孩子那里借得笔和纸,俯下身去神圣地将碑文艰难地描摹下来的行为。这描写之举骤然把荡漾开来的诗情推向高潮,也把主人公融入进为之向往的崭新的人生境界。这种升华自然有时代生活气息对其心灵的浸润。这一切都被铁凝写得那么和谐美妙,自然感人,把“女比世界”生命进程最辉煌的乐章弹拨了出来。似乎只有出自铁凝的手笔才会描绘出如此新鲜生动的新时代田园风俗画,而有别于过去的文学画廊中所留下的妇女形象。这篇小说的新意起码有这样一点,学会爱自己,是源于对生命本身的崇尚和珍重,它可以让我们的生命更为丰满,更为舒展,更为张扬。
其次,《孕妇和牛》还特别令人赞赏的是,作品对于特殊情调儿的刻意渲染。情调是一篇作品的个性和灵魂,是外在景物与人物内心世界的复合及补充。我所以强烈地感觉到铁凝很艺术,就在于她成功地用一只牧笛吹奏出如此宛转撩人的关于追求生命新境界的特殊情调。铁凝对于短篇小说的驾驭能力,可以说已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她深谙“绘风绘树叶,绘水绘回澜”的暗示法,以字外味、声外韵、题外意,将多少欲言事,尽在不言中。因为短小精悍本身就是文学艺术中的一种高境界。优秀的短篇小说则是“最后面积上惊人地集中了大量的思想”。一篇仅四千左右字的《孕妇和牛》,在如何体现生命意识与时代精神的结合上,给了我们何等巧智而优美的启示!

英美文学作品

简单说来自一下吧。作品赏析要根据文学推期顺溶作品的具体类别,判断具体的赏析方法。但是大致上都会遵循主题和手法两大模块的平行分析方法。现实主义作品和浪漫主义作品一般会重点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分析,描写个人思想变化和哲学理念等的一般会重点结合作者的人生经历。唯美主义基本上只看手法,但也是最烧脑类别之一。另外在赏析的时候还要注意作品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比方说莫言创作时光演准演燃药上益前职受马尔克斯影响的部分360问答,福克纳作品受乔谁操环伊斯影响的部分,有的可能还要追溯到绘画、音乐、电影等其他领域。

280
标签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