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

杜尚(1887——1968) 達達派繪畫的典型代表人物

1915年到美國極力鼓吹達達藝術。1917年2月,他把一小便器署上“R·Mutt”富節具決燈(美國某衛生用品的标記)。送往紐約獨立美術家協會美展廳,取名爲《泉》。當時引起了強烈的反響。他解釋說:“一件普通生活用具,予以它新的标題,使人們從新的角度去看勝它,這樣,它原有的實用意義就喪失殆盡,卻獲得出了一個新内容。”人們稱此爲來自“現成品藝術”。這一方面表明他對傳統藝術形式上的嘲弄,同時也表明一種新的藝術創造途徑。他另一件“現成360問答品”代表作是在《蒙娜麗莎》印刷品上,給美麗的夫人加兩撇小胡子,以表明對傳統繪畫的蔑視。 杜尚以後,“現成品”成了創造的一種方式,藝術與生活的界線開始消解。因此,有的評論家把杜尚稱爲後現代主義的鼻祖。

馬塞爾·杜尚的個人事迹

在1917年,杜尚将一個從商店買來男用小便池起名爲《泉》,匿名送到美國獨立藝術家展覽要求作爲藝術品展出,成爲現代藝術史上裏程碑式的事件。杜尚之所以把小便池命名爲《噴泉》,除了他确實是水淋淋的外表之外,也是對藝術大師們所畫的《泉》的諷刺。 1919年,杜尚用鉛筆給達·芬奇筆下的蒙娜麗莎加上了式樣不同的小胡子,于是“帶胡須的蒙娜麗莎”成了西方繪畫史上的名作。
杜尚初期的作品并未顯露任何天才的迹象,像《布蘭維爾的風景》那樣印象主義的畫作絲毫看不出作爲一個藝術大家的深沉慧根。然而,當杜尚開始畫出一些立體主義的重要作品,尤其是爲哥哥的廚房畫《研磨機》,着手創作将“時間-運動”作爲考察對象的《下樓的裸女》,他已經對傳統的靜物美學産生懷疑,反對視網膜的感性美,而這意味着思想的開端,一扇朝向另一些事物的窗戶悄然打開,新的藝術遊戲規則而非美學規則正在靜寂中醞釀一個世紀的暴風驟雨。
杜尚的意義在于他異常徹底的思想與生活,這一點和維特根斯坦驚人的相似。維特根斯坦可以在飛行員和哲學家之間左顧右盼,杜尚則漫不經心成了藝術大師;維特根斯坦三十出頭心甘情願去當小學教員,杜尚後半生則氣定神閑,樂在“棋”中。維特根斯坦說:“哲學隻是把一切擺在我們面前,它既不解釋什麽,也不推演什麽。因爲一切都已公開地擺在那裏了,沒有什麽需要解釋。”而杜尚的藝術也是那樣“明擺着的”,堅實地表達着世界,而且“像水晶一樣清晰”。
《下樓的女人》(1912)、在蒙娜麗莎的臉上畫上胡須(L.H.O.O.Q.)(1919)、The Large Glass(1915-1923)( 譯:《大玻璃》)、《泉》(1917)念碰、《給予:1、瀑布2、燃燒的氣體》《Bicycle Wheel Ready-made》(1913)(譯:《現成的自行車輪》)等。
二十世紀實驗藝術的先驗,被譽爲“現代藝術的守護神”。是一位法國藝術家,對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的西方藝術有著重要的影響,達達主義及超豎高拿現實主義的代表人物之餘搭一。

210
标簽
顯示驗證碼
沒有賬号?注冊  忘記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