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讲 世界著名建筑师和他们的建筑 !求书!

有套“中国电力出版社“的”大师系列“挺不错的,双语配彩图的。

国外经典儿童摄

前言

这些国外儿童摄影作品均出自国外专业摄影师之手.也就是说都是纯粹的商业儿童照片.从中可以窥见国外儿童摄影之一斑。与国内儿童摄影比起来.其最大的不同在于色调和用光,色调多偏重委制转且沉稳雅致.用光上比较精致耐看。

伯纳德.屈米有哪些代表书籍作品

伯纳德.屈米是世界著名的建筑评论家、设计师,是结构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主要设计作品包含巴黎拉维列特公园、东京歌剧院、德国Karlsruhe-媒体传播中心以及哥伦比亚学生活动中心等。想要深入了解这位设计师的设计理念和建筑想法,建议从以下书籍和作品来入手。

首推入门级的两本书《建筑概念:红不是一种颜色》和《伯纳德·屈米 建筑:概念与记号》(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编著)。这两本书从第三方的角度来介绍伯纳德.屈米和他的建筑作品,并且从基础的角度来诠释结构主义建筑的设计理念,阅读完这两本书之后就可以理解伯纳德.屈米的设计作品独到之处。

接下来是伯纳德.屈米最著樱神名的代表作《曼哈顿手稿》(The Manhattan Transcripts) 。
曼哈顿手稿并不算是一篇完整的论文。它算是屈米在早期以蒙太奇的方式对建筑叙事做的研究。他自己构筑了一场谋杀案,并以三条线来表述整个故事:图片(事件),木炭画(空间),和箭头(运动)。 通过以下列的“moments”他实际上是把故事解构了,而你当读看一个由事件空间和运动构成的瞬间,以及只由一系列事件(或者只由空间或者运动)构成的故事,都丧失了完整故事的特殊性(我个人的理解是构成了另一个伪装的新故事,可以有多重解释。) 建筑一般是为了一系列预设的活动诞生,诞生改或作为谋杀这种不在考虑范围的事件,建筑仍然有其容纳性。

在研究《曼哈顿手稿》时如果出现很多不理解的地方,可以适当的参照屈米之前的研究《电影剧本》。在这部作品中,屈米分解了几部重要的电影来探讨如何把建筑空间置换成故事内容。

还有屈米在1994年和2000年出版的《事件城市》系列作品,包含《事件城市》和《事件城市2》。在这两部作品中,屈米希望将“事件-空间”融合在一起,并且提出一些十分有意思的事件观。其中,他的事件观尤其引人注目,打破了建筑功能形式与空间类型之间的对应关系,赋予空间以脊歼亏事件性。阅读这两部作品可以很好的理解事件在建筑创作中的作用。

最后要推荐的是屈米1975-1990年理论专著合集《建筑与分离》。国建筑设计施工的流程,首先建筑设计出概念并深化至施工图(construction drawing)阶段,交付结构工程师出结构图(structural drawing),再给机械工程师出机械图( mechanical drawing),最后由承包商出细节图(detailing drawing), 方能开始施工。在这种流水作业中,设计与结构分离几乎是程序性的。这一系列作品主要诠释了在结构图与施工分离的情况下,如何确保最终的建筑与设计图相吻合。

当然,大师的作品每一件都是经典,本文只是在个人的角度向各位推荐一些比较经典的作品,如果有不同的意见欢迎讨论。

330
标签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