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馬史詩》中的攻城的一個木馬名爲什麽???
特洛伊木馬
特洛伊(Troy)戰争的起因據說是這樣的
三名決賽選手居然全都來自第一家庭,可見天界也是個官大一級壓死神的地方。而赫拉阿姨老當益壯,連哥哥都敢嫁,跟女兒們比美自然不在話下。老奸巨滑的宙斯被夾在中間,其餘的男神們更是禁若寒蟬,隻好出損招說隻有跟各方都沒關系的人才是最公正的評判。這個燙
三大美女可謂各擅勝場:天後赫拉端莊秀麗,渾身洋溢着古典美;女戰神雅典娜豐胸細腰,結實的長腿與健康的膚色極具動感與爆發力;愛神阿芙洛迪特則是煙視媚行,比花花公子的插頁女郎更加惹火。假如帕裏斯活在現代,當然知道應該先來晚禮服與泳純侍裝預賽,再問些“假如你當選宇宙第一美女,你會爲人類做些什麽”之類的無聊問題,最後宣布三人并列冠軍。至不濟,也要搞幾個什麽“最上鏡小姐”、“最健美小姐”之類的小獎項,再拉些減肥霜、香水的廣告,簽他百八十部片約,保證讓三位女士都笑逐顔開,達到所謂“三赢”的境界。可惜幾千年前的放羊娃帕裏斯是個土包子,這位衆神推薦的“公正裁判”立刻以權謀私,搞起腐敗索脍來。
赫拉許諾給他權力與财富,讓他成爲整個歐亞大陸的主宰;雅典娜的開價是無上榮耀與戰無不勝的軍事才能;阿芙洛迪特則直接了當――人間的第一美女。跟任何正常的男人或者色狼一樣,帕裏斯毫不猶豫地決定用金蘋果換美女。
根據傳說,阿芙洛迪特接下來就帶着帕裏斯乘船去了斯巴達(Sparta)搖身一變成了國王門内勞斯(Menelaus)稿頃與王後海倫(Helen)的座上客。海倫就是阿芙洛迪特所說的第一美女。她的美貌是如此的出衆,幾乎所有年輕一輩的希臘英雄都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甚至她結婚時大家還一起發誓随時爲她而戰。這其中就包括佩利尤斯的兒子阿基裏斯(Archilles)。這裏有個時間上的漏洞――佩利尤斯與茜蒂斯剛完結婚,他們的兒子就已經可以泡妞了?另外海倫憑什麽号稱是人間第一美女呢?難道阿芙洛迪特還要把所有的人類美女篩選一遍?
最合理的解釋,就是以阿芙洛迪特自己爲原本克隆出一個美女胚胎,天上第一美女的克隆當然也就是人間第一美女。帕裏斯現貨變成期貨,不得不做敬吵多等十幾年讓海倫長大。被神涮了一道,他也從此變得陰險狡猾起來。
帕裏斯最終在阿芙洛迪特的幫助下把海倫拐回了特洛伊。希臘人爲了捍衛自己的尊嚴與誓言不得不跨海遠征。
(二)跨海遠征
斯巴達隻是古希臘衆多小王國之一,門内勞斯知道自己勢單力孤,于是大發英雄貼,要求大家兌現當年守護海倫的誓言。門内勞斯這種‘有福獨享,有難同當’的精神自然缺乏号召力,接貼者們八仙過海想方設法要賴賬。
希臘人中最有名的謀士叫俄底修斯(Odysseus,也就荷馬第二部史詩奧德賽中的男一号)。他老婆帕妮洛普(Penelope,也是湯姆•克魯斯的性感女友的祖先)是海倫的堂姐。盡管大家是親戚,俄底修斯卻認爲“三十畝地一頭牛,老婆孩子熱炕頭”的田原生活,比遠渡重洋去搶人有意義得多。于是他決定裝瘋,就把驢和牛套在一起,跑到寸草不生的鹽堿地裏胡耕一氣。可惜使臣也不是省油,見狀就去把俄底修斯剛出生的兒子抱來放在犁前。俄底修斯急忙改道,終于被揪住了狐狸的尾巴。眼看推不掉了,俄底修斯隻好決定多拉幾個墊背的,而當時公認的希臘第一高手,就是擁有金鍾罩鐵布衫神功的阿基裏斯。
阿基裏斯的老媽茜蒂斯雖然出身神界,但對于宙斯以下衆男神們成天倒處拈花惹草、放蕩不羁的生活方式以及極端自我中心、面子至上的劣根性極爲反感,毅然下嫁一個會生老病死普通人。可見女性在骨子裏更加勇于求變,這大概也是爲什麽矽谷裏那多麽中國女士嫁了老外的原因吧,卻罕有哪位兄弟迎娶洋妞的原因吧。
由于婚禮上的金蘋果事件,茜蒂斯生下阿基裏斯就預見至他将來會在特洛伊有性命危險,于是抓着他的腳後跟在冥河裏浸了浸,讓他混身刀槍不入。正是茜蒂斯這種不向命運低頭,堅決抗争到底的精神,使得她這個沒什麽權柄的小散仙,反而成了諸神之中最令人敬佩的一個。
爲了阻止阿基裏斯去特洛伊,茜蒂斯幹脆讓他化妝成少女,并把他送到島國撒裏洛斯(Scyros)扮成國王利科米德斯(Lycomedes)的衆多女兒之一。俄底修斯聽到風聲之後,就跑來找阿基裏斯,卻競然無法從衆多公主裏面認出他來。這裏其實有個從來不爲人知的大秘密――阿基裏斯生得無比俊美,從小就有嚴重的同性戀傾向,雖然成了天下第一高手,是所有希臘少女心中的白馬王子,卻恨不生爲女兒身(後來的東方不敗,走得也是這條路,不過他引刀自宮卻是任我行搞得鬼)。阿基裏斯雖然表面上也是海倫的追求者之一,但其實二人私下裏卻是情同姊妹,否則門内勞斯絕對無法抱得美人歸,利科米德斯也不敢讓他成天跟女兒們混在一起了。
俄底修斯于是化妝成一個婦女用品專賣商混入宮廷,他一面唾沫橫飛地推銷他的香水、時裝、神奇胸罩與‘帶翅膀’的衛生巾,一面注意觀察。他發現隻有國王最美麗的女兒對這些全毫無興趣,卻拿起他特意帶來的一套武器把玩。認出了誰才是‘帶把公主’,說服阿基裏斯就相對容易多了。俄底修斯一方面動之以情,一方面用曝光阿基裏斯的秘密相威脅,終于讓阿帥哥乖乖就範。
經過整整兩年的準備,希臘十萬遠征軍的艦隊終于齊集Boeotia的Aulis港。希臘聯軍的司令官是Mycenae的國王阿迦門農(Agamemnon)。這位總指揮閑着沒事打獵玩,卻誤傷了狩獵女神阿苔密斯(Artemis)的寵物紅鹿。阿苔密斯一怒之下狂風大作把希臘艦隊困在港裏動坦不得。阿迦門農隻好去請教先知卡爾恰斯(Calchas)。卡爾恰斯說隻有用阿迦門農最心愛的女兒伊菲吉妮娅(Iphigenia)活祭才能平息女神之怒。阿迦門農這下傻了眼,萬般無奈之下隻好派人向太座克莉特曼妮斯特拉(Clytemnestra)謊稱要把女兒嫁給阿基裏斯。暗戀阿基裏斯多年的伊菲吉妮娅歡天喜地急急趕來,等待她的不是溫暧紅羅帳裏情郎的擁吻,而是冰冷祭台邊父親的匕首。就在父女相殘的人間慘劇将要上演之時,阿苔密斯終于動了恻隐之心,一陣風把伊菲吉妮娅攝走,讓她成爲狩獵神廟的女祭司。大風也就此停息,希臘艦隊終于揚帆出港。
然後失去女兒的克莉特曼妮斯特拉卻無法原諒阿迦門農。當多年後阿迦門農終于凱旋而歸之時,克莉特曼妮斯特拉謊稱要跟他洗鴛鴦浴,趁他在澡盆裏身邊沒有衛兵與武器,親手用浴巾把總司令給綁起來砸死了。還過據曆史學家們考證,這裏面還有另外一個原因就是阿迦門農納了特洛伊公主卡桑德拉(Cassandra)爲妾。這卡桑德拉原是被太陽神阿波羅看上的美女。阿波羅賦予她預言家的能力,然而卡桑德拉接受了好處,卻不肯跟阿波羅得呈(前一陣被指吊楷子的台灣女主播薛凱莉走得就是卡桑德拉的路子)。阿波羅吃了暗虧,老羞成怒就讓她的預言無人能夠理解或者相信(那個日本奸商則是利用新聞媒體來潑髒水,曆史是多麽的相像)。
希臘艦隊終于到達了特洛伊海岸,卻在登陸時遇到以逸等勞的特洛伊軍隊的迎頭痛擊。聯軍本就是一群烏合之衆,誰也不願意打頭陣死戰。看到情況萬分危急,最高貴的希臘英雄之一普洛特西勞斯(Protesilaus)帶頭沖了上去,卻被特洛伊的頭号高手赫克特(Hector)格斃當場。他的妻子、女戰士洛達米亞(Laodamia)悲痛無比。她以泣血之心祈禱,“萬能的神啊,讓他回到我的身邊吧,哪怕隻有一個鍾頭,我也死而無憾了”。就連心如鐵石的冥王Mercury也被這對夫婦的深情所感動,讓普洛特西勞斯重新複活。夫妻重逢,千言萬語變作一個擁抱,然後攜手雙雙再次殺入戰場,終于用他們的血肉之軀與生命突破了特洛伊軍隊的灘頭防線。
爲了紀念這對感天動地的英雄夫妻,精靈們在他們的墓地周圍種滿了冬青樹。茂盛的樹從會長到能夠看見特洛伊城牆的高度,然後枯萎,然後再次重新發芽,周而複始。
特洛伊戰争正式揭開序幕。
(三)篇外篇 好萊塢巨作《Troy》
首先感謝網友們對拙文的支持,由于時間關系隻好以後再回貼了。因爲不少朋友問起拙文與電影故事的不同之處,昨天隻好花了八刀去電影院裏體驗了一把。
我非常佩服該片的編劇,能夠把一個跨度十幾年、涉及了無數人與神、交織着愛情、欲望、榮譽、戰争、政治的極其複雜的故事濃縮到短短的二個半鍾頭裏,功力着實非凡。最難能可貴的是他把傳說中與神有關的部分幾乎全部剔除,完全從現代人類的能夠理解的角度來加以诠釋,再加上極其壯觀的戰争場面與特技效果,和那張令無數人傾倒的漂亮面孔(不是海倫,而是布萊德•畢特),絕對值回票價。
個人以爲,宗教與神明是人類發明出來解釋無法理解的現象的一種的精神工具。有了神,許多‘于情于理都不該發生,卻發生了的事’就有了合情合理的因果關系,讓人容易接受了。天意和命運,從來都是悲劇裏不可或缺的因素。電影裏把戰争的起因解釋成希臘與特洛伊這兩個隔海相望的大國之間不可避免的争霸戰,是一種很好的賞試,但是在公元前1200年那種食物與勞動力奇缺的環境裏,以此作爲希臘人傾巢而出勞師遠征到對方的城下打一場延續十數年的戰争的起因依然缺乏說服力。
神明的另一個作用是被用來影射當權者。在中國古代叫避諱,白居易的《長恨歌》講得是唐明皇跟楊貴妃的故事,卻第一句就是“漢皇重色思傾國”。即使幾千年後的今天,除了少數幾個國家(包括美國)可以成天拿自己的最高元首開涮之外,在大多數地方還是極不明智的舉動。特洛伊故事大部分神明的所作所爲都隻能讓人搖頭歎息,反倒是那些平凡的人類之中到處湧現出可歌可泣的英雄來。
關于特洛伊戰争的最權威記錄公認是公元前750年盲眼吟遊詩人荷馬的史詩伊利亞特(Iliad)。不少人認爲特洛伊戰争不過荷瞎子編出來蒙飯吃的神話傳說,直到一八七一年德國考古學家在現在土爾其的東北部找到特洛伊城的廢墟及許多與描述相符的證據,才平息了這種争論(中華文化講究‘心明眼亮’,總是把謊言稱之爲“瞎說”或者“睜着眼睛說瞎話”,“瞎子摸象”之類的寓言更有岐視殘疾人之嫌。荷馬生在古希臘是他的運氣)。
當然,電影特洛伊爲了讓絕大多數觀衆(絕大多數美國勞動人民在邏輯與曆史知識方面都是高度Challenged)能夠理解,影片引入了不少簡單公式化的套路,結果造成不少地方自相矛盾,不能自圓其說,不過瑕不掩玉,具體我就不多講了,免得減少還沒看過的朋友們的懸念。
主歸正傳,我寫此文既非考古也不是曆史研究(主要是自己沒料),所以在追求合理解釋的前提下還是以趣味可讀性爲主,所以還是會延續神人交識的傳統說法。
另外據一個熟悉曆史的朋友指出,阿基裏斯是同志這種看法早在二百多年前就有人提出,現在早已是主流的看法。而我這隻井底之蛙卻還自以爲有了什麽驚人發現呢。
郁悶ing
(四)和平無望
荷馬的史詩一開始就已經是特洛伊戰争的第九年了。古希臘當時處在封建社會從諸候割據向中央集權過渡的時刻,與仍處于奴隸社會的特洛伊相比,占有天時。可戰争是在遠離希臘的高大城牆之前進行,特洛伊明顯擁有地利。希臘聯軍師出有名爲榮譽而戰,特洛伊則爲生存而戰,人和方面雙方平分秋色。
戰争的前九年雙方來回拉鋸,誰也無法取得決定性的勝利。希臘方面阿基裏斯勇冠三軍,特洛伊方面派出過無數勇士挑戰,卻無人是他一合之将,隻要代表阿基裏斯的銀色盔甲與黑色頭纓出現在哪裏,希臘軍隊就會士氣百倍;而特洛伊勇士們也隻好接受現實,能逃多快就跑多快。
然後希臘人沒有重型的攻城器械,沒能一鼓作氣攻下特洛伊,反而被擋在堅固的城牆之前束手無策。再而衰、三而竭,經過九年漫長的戰争,希臘人的士氣已經跌落到最低點,不少戰士病倒,思鄉情緒日重,聯軍面臨着四分五裂的危險。統治者們解決内部矛盾的靈丹妙藥之一就是轉移目标。阿迦門農于是夥同祭司們謊稱之所以攻不下特洛伊是因爲太陽神阿波羅在庀護着特洛伊。于是希臘聯軍出乎意料地繞開特洛伊,而去攻擊其擁有最大神廟的友鄰城市。大獲全勝的戰利品中包括兩個絕色處女――準備用來奉獻給阿波羅的女奴布蕾色絲(Briseis)和太陽神祭司的女兒克裏茜葉絲(Chryseis)。希臘人按照軍功分髒,阿基裏斯分到了頭号美女布蕾色絲,阿迦門農則挑了克裏茜葉絲。九年沒有碰過鮮活美女的阿迦門農早就到了‘母豬似貂蟬’的地步,恨不得立刻入港。不料太陽神祭司利用希臘人敬神的心理,跑到門口要人,并威脅說,“如果你敢糟遢我女兒,我就向阿羅波神禱告讓你們通通死無葬身之地!”。
虔誠的希臘人一聽就慌了,連忙召開長老會議,阿基裏斯帶頭要求阿迦門農放人。阿迦門農這時早就精子上頭,說什麽也不肯放人,除非阿基裏斯用布蕾色絲來換,并公然暗示反正阿基斯也“用不太着”。其他希臘統領唯恐阿迦門農改打他們戰利品主意,都異品同聲地要求阿基裏斯讓步。這等無賴行徑深深刺痛了阿斯裏斯的自尊,他同意換人,但聲明從此退出聯軍不再參戰。沒有了阿基裏斯,希臘人幾乎失去了戰勝的希望。
與此同時,特洛伊方面也因爲沒能保護好阿羅波神廟而怕神降罪,慌了手腳。于是雙方進行談判,約定由受辱的丈夫門内勞斯跟第三者帕裏斯一戰定勝負,決定海倫的歸屬,避免進一步的無謂死傷。門内勞斯雖然本是吃嫩草的老牛,可是幾十年南征北戰,依舊勇猛之極。而小白臉帕裏斯從小牧羊,後來又每天跟天下第一美女海倫在一起,早就淘空了身子,聽說要跟門内勞斯決鬥頓時傻了眼,心說那還不如直接殺了我得了。他的哥哥赫克托跟他說,“其實你是可以戰勝門内勞斯,堂堂正正地擁有海倫的。我現在就傳你敗中求勝的絕招。門内勞斯力大劍沉,你一手挽盾一手拿标槍肯定擋不住。你先假裝害怕把标槍掉在地上,門内勞見你沒有武器一定會扔掉盾牌隻用劍。你就用雙手舉盾步步後退,等時機成熟就用盾蓋住身體就地一滾撿起标槍紮他個透心涼!”爲了給兒子打氣,特洛伊國王普裏亞姆(Priam)特意帶着海倫登上城樓觀戰。海倫也天真地以爲平時在她面前充滿男子漢氣概、顯得英勇無比的帕裏斯定能戰勝老朽的前夫,給這場不幸的愛情與戰争一個圓滿的結局。她心情愉快地回答着老國王對各路希臘統帥的質詢,當普裏亞姆部起爲什麽在這麽重要的場合沒有看見阿基裏斯時,單純的海倫回答說也許他意外受傷了,他們曾是密友,阿基裏斯也曾就把他的腳後跟是練門的密秘告訴過海倫。言者無心,聽者有意,周圍的特洛伊将領門得知阿基裏斯并非不可戰勝,又頓時不甘心地起了毀約之意,他們于是急忙下去分頭去布置,和平的機會在不知不覺中逝去了。
此時在城外,兩陣對圓。帕裏斯一邊不停地在嘴裏重複着絕招的要領,面提醒自已千萬不能在海倫面前丢臉。然而說是一回事,做又是另一回事。等到帕裏斯看見雙眼通紅、連盾牌都不拿,舞着巨劍沖過來的門内勞斯,頓時就魂飛魄散,把赫克托的話全都扔到了九霄雲外。他本能地哆裏哆索投出了标槍,卻隻能在不躲不閃的門内勞斯的盔甲上留個印子。接下來他手裏的盾牌也被一劍磕飛了。面對死亡的恐懼,帕裏斯徹底崩潰,他癱倒在地,一把鼻涕一把淚地請求門内勞斯饒命。看着眼前這個軟骨頭,門内勞斯深深地爲那些死在特洛伊城下的勇士門不值,于是一把揪住帕裏斯的頭盔往回拖。特洛伊箭手潘達魯斯(Pandarus)突施冷箭,射傷了門内勞斯,剛剛完成進攻準備的特洛伊軍隊也沖殺出來搶回了帕裏斯。猝不及防的希臘人頓時被擊潰,四散逃命。特洛伊軍隊首次乘勝殺入了希臘人的營盤,開始放火燒船。
如果沒有了船和船上的糧食,希臘人就隻有全部葬身異鄉這一條路了。
(五)赫克托之死
軍隊一向是同志的溫床。如果說阿基裏斯以前隻是有這種傾向的話,九年特洛伊戰争則讓他變成了真正不折不扣的同志哥。他的情人也就是他年幼的堂弟帕特克勞斯(Patroclus)。年輕的帕特克勞斯對阿基裏斯無比崇拜,經常幻想着有朝一日也能象阿基裏斯一樣在戰場上所向無敵,爲希臘民族争取勝利與榮譽。
眼看希臘的遠征軍面臨覆滅的危險,阿迦門農不得不向阿基裏斯求助,不僅答應送還美女,還外加大量的财物,然而盛怒之下的阿基裏斯對此充耳不聞,就是不出兵。一旁的帕特克勞斯覺得阿基裏斯把個人恩怨放到整個希臘聯軍的生死存亡之上太過份了。于是他穿上阿基裏斯的盔甲,準備帶領阿基裏斯的手下參戰。站在一邊冷眼觀望的阿基裏斯其實心裏也很矛盾,他知道聯軍迫切需要支援,但又不願意讓人覺得他當初是爲了财物與美女才與阿迦門農決裂。臨行時,他特意悄悄叮囑帕特克勞斯,“見好就收,不用真得交手,把他們吓走也就是了。”不料這句關心的話卻深深傷害了帕特克勞斯的自尊心,他暗下決心要用行動來證明自己也是一名勇敢的戰士。
阿基裏斯的銀盔黑纓一出現,原本奮勇沖殺的特洛伊士兵頓時魂飛魄散,抱頭鼠竄。而希臘聯軍則突然變得士氣大振,戰局頓時逆轉,不僅把特洛伊人趕出了營盤,還一路瘋狂追殺。爲了保護特洛伊的有生力量不被一舉消滅,特洛伊勇士門盡管明知無幸,也不得不來迎戰‘阿基裏斯’,掩護主力撤退。
第一個沖上來的是特洛伊第二勇士薩皮東(Sarpedon)。這薩皮東其實是希臘人,據說是宙斯跟前面提到過的那對搶灘英雄夫妻中的太太洛達米亞的私生子(洛達米亞能讓丈夫複活,除了她的刻骨深情之外,早年曾經與主神有過一腿估計也不無幫助),因爲從小受到家族的岐視,他就憤然當了志願軍加入了特洛伊方面。薩皮東早年跟阿基裏斯有過一面之緣,本打算利用這個關系跟阿基裏斯套套磁,争取能拖上一會兒,不料來得卻是不知道他是何許人也的帕特克勞斯。薩皮東報上名号卻見對方絲毫沒有故人之情直沖過來,慌忙要拔出投槍應戰卻被帕特克勞斯一槍紮死了。知道特洛伊第二勇士競然不是自己一合之将,帕特克勞斯頓時漂漂然起來,覺得自已也能象阿基裏斯一樣所向無敵。
又乘勝殺死了幾個特洛伊勇士之後,帕特克勞斯把目标鎖定在特洛伊第一勇士赫克托身上。赫克托看見‘阿基裏斯’沖來,也吓得不輕,知道今天就是跟心愛老婆、孩子永訣之日,然而武士與特洛伊的榮譽不容許他退縮,赫克托還是咬牙駕着戰車沖了上去。帕特克勞斯已經沒有投槍了,就舉起一塊大石頭扔将過去,把赫克托的戰車給砸翻,車夫被壓斷了雙腿,赫克托則成了滾地葫蘆,摔出老遠,幾乎爬不起來了。帕特克勞斯跳下戰車,準備上前給赫克托緻命一擊。斷了腿的車夫絕望地撿起一把劍從背後刺去,想要延緩阿基裏斯的步伐,卻不料一擊而中。望着‘阿基裏斯’胸口露出的劍頭與噴湧而出的鮮血,周圍所有的特洛伊與希臘戰士們全都不敢想信自己的眼睛。赫克托最先反應過來,跳起來一劍割斷了這個特洛伊人心目中無敵惡魔的喉管,并剝下他身的銀甲與頭盔穿在了自已身上。“赫克托殺死了阿基裏斯!”聽到喊聲,正在狼狽逃命的特洛伊軍隊又有了希望,而看見赫克托穿着阿基裏斯的盔甲耀武揚威的希臘戰士則趕快掉頭逃命,戰局第二次戲劇性地逆轉了。
望着帕特克勞斯被剝去了盔甲、毫無生機傷痕累累的屍體,阿基裏斯悲痛欲絕。這不僅因爲帕特克勞斯是他的堂弟與情人,更因爲帕特克勞斯是第一個讓他認識到做一個同志并不是一件可恥的事情,而是一種特點(按三番市流利的說法是Gay
men are girls best
friend),一樣可以堂堂正正地做人,爲自己感到驕傲而不是自卑。阿基裏斯痛悔自已的幼稚舉動葬送了自己最心愛的人,發誓爲他報仇。他獨自駕車沖出營盤,截住了乘勝追擊的特洛伊将士,聲稱他是阿基裏斯要求與赫克托決一死戰。
特洛伊勇士們一聽就樂了,另一位特洛伊王子利考恩(lycaon)笑道,“你們這些希臘狗總想把别人當猴耍,你是阿基裏斯?那身盔甲怎麽穿在我哥哥身上呀?如果剛才被幹掉的那個不是阿基裏斯,那他就一定是病得快死或者已經溜回希臘賣屁股去了。”說完就搶先沖上,卻被阿基裏斯給幹脆利索地一劍結果了。阿基裏斯用滴血的劍指着赫克托沉聲道,“你殺死的是我的堂弟帕特克勞斯,我發誓明年的今天就是你的周年!”赫克托本也覺得勝利來得太容易,這時更無懷疑,他一面讓其他人先退,一面拔劍沖上來應戰。然後卻被含恨出手阿基裏斯殺得幾乎沒有還手之力,每一個照面都會在赫克托身上增加一個傷口。看到别人已經走遠了,赫克托也掉轉車頭往回跑。阿基裏斯在後面緊追。戰局在短短的一天裏第三次奇迹般地扭轉,希臘聯軍再次變成了追擊者。
阿基裏斯死死盯住穿着自已盔甲的赫克托不放,兩個人都是獨自駕着戰車速度極快,前面的特洛伊軍隊還沒逃回城裏,阿基裏斯就已經追到了。爲了不讓阿基裏斯乘勢殺入城内,赫克托隻好放棄入城的打算,繞城而走。老國王在城頭五内俱焚,含淚懇求衆人救助,然而此時希臘軍隊已經沖到了城邊,敗軍入城之後,吊橋也已經拉起了。赫克托眼看無法幸免,隻得再次轉身應戰,卻被阿基裏斯一槍貫頸。赫克托慢慢倒下時,對阿基裏斯說,“大家都是戰士,請你可憐我年邁的父母,讓他們贖回我的屍體,能夠享有一個爲特洛伊奉獻出生命的兒子的葬禮。”
阿基裏斯不爲所動,斷喝到,“狗才,别跟我提什麽贖金與憐憫,我跟你不共戴天。相信我,你的屍體隻會被野狗光顧。就是給我二十倍于你身體重量的黃金,我也會毫不猶豫地拒絕的("Dog,
name not ransom nor pity to me, on whom you have brought such dire
distress. No! trust me, nought shall save thy carcass from the dogs.
Though twenty ransoms and thy weight in gold were offered, I should refuse
it all.")。
阿基裏斯剝下赫克托身上的盔甲,用繩子将屍身綁在戰車後面,又拖着他血肉模糊的身體在特洛伊之前來回跑了幾遍,才掉頭返回希臘人的營地。
__________________
(六)阿基裏斯的選擇
阿基裏斯回到營地裏,親手把重新奪回來的沾滿鮮血的銀盔黑纓清洗幹靜,然後再一件一件輕輕地替帕特克勞斯在身上,仿佛他隻是睡着了一般。撫摸着帕特克勞斯冰冷的面龐,阿基裏斯第一次對那此自己過去堅信不移的東西産生了懷疑。“複仇真的有意義嗎?爲什麽我已經手刃敵人并把他抛在你的腳下,然而心中的悲痛卻沒有分毫減輕?打赢這場戰争真的有意義嗎?難道比無數和帕特克勞斯一樣勇士們的生命更重要?”假如說痛苦是成長的催化劑,那麽正從這一刻起,痛失至愛的阿基裏斯開始了從一個隻追求勝利與榮耀的戰士向以整個希臘民族的利益爲已任的領袖的轉變。
年邁的普裏亞姆在城頭看見赫克托被殺,當時就暈倒了。等他一醒過來,就老淚縱橫地質問大祭司與軍隊的統領們,“你們當初決定毀約,不是說是神的旨義讓我們得知阿基裏斯的弱點,神會在今天把榮譽賜給特洛伊,讓希臘人徹底失敗的嗎?爲什麽結果卻是我們的軍隊大敗而歸,我最心愛的兒子赫克托卻被阿基裏斯在我的眼前屠戮,連他屍體還要受辱?赫克托是特洛伊最英勇的兒子,我要親自自去把他贖回來安葬!”
幾乎所有的人都認爲老國王是瘋了,在這種時刻去希臘人的營盤,還不如直接找根繩子上吊來得省事。隻有普裏亞姆的最美麗的小女兒波莉茜娜(Polyxena)挺身而去,“父親,讓我陪你去吧。你就裝成其它城市來給阿基裏斯敬獻美女的使臣,希臘人看見我們手無寸鐵一定會讓我們過去的。”
波莉茜娜的美貌果然讓希臘士兵們毫不起疑,将他們引到了阿基裏斯的帳前。普裏亞姆撲倒在阿基裏斯的腳前,流着眼淚顫抖着親吻了他的手,“噢,阿基裏斯。我做了從來沒有任何一個父親做過的事情――我剛剛親吻了殺死了我許多兒子的那雙手。你的父親一定也上了年紀吧,雖然他多年沒有見到你,但他總還有希望有一天會再次與你歡聚。而我已經失去了許多兒子,現在連我最心愛的兒子赫克托也爲國捐軀了。求求你,看在神的面上,看在你父親的面上,可憐可憐我這個風燭殘年的老人,讓我把他贖回去吧。”
阿基裏斯這種真情與勇氣深深感動了,阿基裏斯扶起白發蒼蒼的普裏亞姆說,“老人家,今天雖然是你們先毀約,
特洛伊木馬計是一個非常著名的故事,曾經在《荷馬史詩》這部名著中有過記載,一直沒有人相信其的真實性,但是,有一個德國的科學家一直堅持相信這是真實的,所以就按照史詩上的位置尋找,最終被找到了。
特洛伊木馬戰争起因是因爲特洛伊城的小王子将希臘的王後騙走了,然後引起了兩國的惡戰,一開始,希臘一直處于戰敗狀态,但是,在一場戰争時,希臘人佯裝撤退,結果留下了一個大木馬,其中裝着數個希臘精兵,然而特洛伊人卻并沒有放在心上,把木馬當作戰利品運了回去,結果就在全城人慶賀的時候,希臘士兵從木馬裏躍出,将所有的特洛伊人殺死,此後,特洛伊城就退出了曆史的舞台,幸好有荷馬同志及時記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