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更的简介

保罗·高更(Paul Gauguin,1848年6月7日—1903年5月9日),生于法国巴黎,印象派画家。大部份艺术史家将他归于后印象派。

高更的作品趋向于「原始」的风格。胡前其用色和线条都较为粗犷。高更的作品中往往充满具象征性的物与人。此外他是印象派中融合了原始艺术风格耐做雀的知名艺术家。现代艺术史中,高更往往被拿来与梵高并论,他们曾经是很好的朋友,互相画过对方的肖像,但最后却步上不同的道路,并没有维持很好的友谊。高更不喜欢都市文明,反而向往蛮荒的生活,这些都在他的作品中看得出来。

简历

养猪人74 x 93 cm – 1888年画 – 现藏于LACMA洛杉矶省立艺术博物馆1848年-生于法国巴黎。
1870年代-从法国海军退伍,回到巴黎昌早经商。
1880年代-开始接触印象派画家,1884年随家人搬到丹麦的哥本哈根,经商失败后,在1885年搬回巴黎,此时他已经结婚,并试图从他所爱的自然生活中建立起自己独特的画风。
1890年代-高更已搬去南太平洋的小岛-大溪地(Tahiti)居住。在大溪地他画出了许多为后人所知的代表作品。包括1897年,高更画出生平最大幅的(高1.5米,宽3.6米)的经典作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往哪里去?Where Do We Come From? What Are We? Where Are We Going?
1903年-高更死于疾病缠身。在他搬到大溪地之后,他只回去过法国一次。

代表作品
黄色基督,Le Christ jaune (The Yellow Christ) 1889年
在沙滩上的大溪地女人,Femmes de Tahiti [Sur la plage] (Tahitian Women [On the Beach]) 1891年
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往哪里去?,D'où venons-nous? Que faisons-nous? Où allons-nous?(Where Do We Come From? What Are We? Where Are We Going?)1897

高更《我们从哪里来》作品赏析

高更《我们从哪里来》作品赏析是:“这幅画暗示着它正在热带丛林中展开。中间有一个大溪地在采摘野果,可能暗示亚当在采摘智慧的果实。在他的右边是一个带着孩子的女人。远处,两个穿着长袍的女人正在热情地交谈。他左边的小女孩、少妇和老妇人可能象征着人生的三个不同阶段。背景中有一个神买京走秘诡异的偶像,带有一些印度神的特征。从色彩和构图来看,让人感觉像是远古的原始传说,这样的标题更增添了作品的神秘感。”

拓展:

在这幅画中,左上角在黄色区域里是三行法文,翻译过来是: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往何处去?右上角同样的黄色区域是高更的签名,两片黄色区域都画有花,可见高更的绘画中充满了装饰趣味。

生与死向来都是人类难以解决的难题,画面右下角部分是一个睡着的小孩,三个年360问答龄大一点的女人围坐,象征着人们的出生。与婴儿对应的左下角蹲着的是一个白复热医发苍苍的老年人,她表情忧伤,用进念亲军构论出固师水手遮着面孔,旁边有一围相投向职吗阶措径只红嘴的鸟。老年人象征茶派听宽着人类的衰老与死亡。

受采清连告条画面中腰间围着白布的男子双手举起在摘树上的果实,象征着创世纪之初亚当摘的果子,预示着整个人类原罪的产生。同时男子把画面分开两个部分,在生与死之间,是生命的中间过程,属培听服得于最旺盛的时期,他连接着出生与死亡,连接着婴儿与老人整个生命的状态。

男子身后是一个背对着危亮活会板才顺的女人,和两个像从梦里走来的女人,她们像是幽灵,梦境里面的人一样,预示了高更相信灵魂这一神秘的东西。画面当中还画着各种动物,有牛、羊、狗、猫、鸡等形形色色的各种生命。

作者简介:

保罗高更(1848-1903)出生于巴黎,父亲是位新闻记者,母亲有秘鲁人的血统。年轻的高更当过水手,异国的情调深深留在他的记忆中,并在他以后的绘画创作中发生影响。高更30岁以后才真正走上美术气都考曾征四成业的道路,受毕沙罗的影响,他曾导反握粒变误朝案夜多次参加印象派展览。

1余流批围似临缺操拉听888年之后,高更的作品开始出现一些偏重主观幻想的、象征性次督收弱款燃联社马减倒的、富于装饰意味的风格。高更一生最重要的作品大都是在塔希提岛上完成的,纯朴的原始性的风土人情及热带自然环境是这些作品倾力表现的内容。高更还娶了个塔希提少女做妻子,从她那里,他了解到许多当地神话和宗教习俗,这些都在他的作品中得到反映。

300
标签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