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洛克時期與古典時期鋼琴音樂的藝術風格和創作特點是什麽?
巴洛克音樂的旋律富有表現力,追求的是宏大的規模,雄偉、莊重、輝煌的效果,主要表現形式爲“通奏低音”。巴洛克音樂每分鍾約60拍,枝腔與我們人類的脈搏與呼吸頻率大緻相同,使我們的脈搏和呼吸在這一節拍上趨于中和與穩定。巴洛克音樂的低振幅、低頻率又可以誘發與增強我們大腦中的α波,促進腦内嗎啡的分泌,使大腦進入最活躍的狀态,讓人進入一種超級腦能境界,能讓學習、記憶和創造性思維獲得充分的施展,從而大大提高大腦的效率。
由著名的保加利亞心理學家、教育家喬治.羅紮諾夫創造的風靡世界的暗示學習法中采用的就是巴洛克音樂。它可以幫助吸收、消化、記憶與運用知識,并獲得了驚人的效率和成果。在巴洛克音樂的背境下學習,學生每天最多可以輕松地記住大約3000個單詞,在3個月之後還能夠記住大約 80%。羅紮諾夫根據學習的不同需要,将樂曲分爲主動音樂(主要用于學習)和被動音樂(主要用于記憶)。該音樂播放以約40分貝爲宜。
“巴洛克”一詞源自葡萄牙語barroco,意爲不太圓潤的珍珠,巴洛克音樂是指1600年一一1750年,這個時期内産生的音樂作品。這一時期最重要的創造就是“對比”的概念,“對比” 可以表現爲各個不同的方面:音色的不同,音的高低,速度的快慢,力度的強弱等等,都在巴洛克時期的音樂結構中得以體現. 代表人物有蒙特威爾第,維瓦爾第,亨德爾,巴赫等。1567年出生于意則搭尺大利的蒙特威爾第堪稱巴洛克音樂的祖師爺。同樣維瓦爾第也是意大利巴洛克時代的音樂大師,小提琴家,作曲家兼音樂教育家,他所創作的協奏曲套曲《四季》包括四首協奏曲,分别冠以《春》,《夏》,《秋》,《冬》的标題,是巴洛克時期音樂的代表作品。亨德爾和巴赫是兩位巴洛克音樂晚期的劃時代的作曲家。出生于德國後入英國籍的亨德爾被英國人稱爲“英國民族音樂家”可見他在英國的地位孫高非同尋常,他在歐洲音樂史上,尤其是巴洛克音樂時代的成績是卓越斐然的。而對于巴赫我們可能了解的相對多一些,巴洛克音樂的時代劃分便是以巴赫的逝世年份爲終止的。他的複調音樂,他的《平均律鋼琴曲集》成爲全世界近代音樂的經典。大音樂家舒曼說:“巴赫的音樂是我每天必讀的聖經。”瓦格納更是評價巴赫的音樂是:“一切音樂中最驚人的奇迹。”由于巴赫的音樂爲歐洲近代音樂的發展開辟了道路,因此被譽爲“近代音樂之父”。
以“巴洛克”命名那一時期的音樂,是相對于巴洛克之後音樂語言被簡化并規範化的古典主義時期的音樂而言,但正是這種被認爲過于誇飾,不太規律的音樂,卻給我們帶來了最寶貴的财富,一些專業的音樂搜藏家搜集了近千張世界各樂團及個人用各種不同的樂器所演奏的巴洛克音樂的光盤,很有經驗的愛樂者會說:對于剛聽巴洛克音樂的人來說,似乎枯燥深邃了些,巴洛克音樂往往會給人宗教氣息濃重,旋律平淡無奇,從而産生不知所雲的感覺,需要經曆一段時間的沉澱和品味方能領略其中的奧秘,漸漸的每一首樂曲一一舒緩你心中的煩躁和壓力,心的甯靜和淡淡的喜悅便油然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