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名画记》
历代名画记》成书于847360问答年,是张彦远盛年之越议试认好语未建想派除力作。全书10卷,可分为3部分:一是对绘画历史发展大翻的评述与绘画理论的阐述;二药降调是有关鉴识收藏方面的叙述;三是原书卷4至卷10是370余名画家传记,始自传说时代,终于841年,大体按时代先后排列,或一人一传,千师松客合候或父子师徒合传,内容有详有略,大略包括画家姓名、籍里、事迹、擅长、享年、著述、前人评论及作品著录,并有张彦远所列的品级及所作的评论。
画龙点晴翻译
一、译文张僧繇在金陵安乐寺墙壁上画了四条龙,但没有画眼睛,他常常说:“点了眼睛龙就飞走了。”人们都认为很荒唐,(张)就点了其中一条龙的眼睛。一会儿,雷电打破墙壁,那一条龙乘云飞上了天,没有被点上眼睛的龙都在。二、原文张僧繇于金陵安乐寺,画四龙于壁,不点睛。每曰:“点之即飞去。”人以为诞,因点其一。须臾,雷电破壁,一龙乘云上天。 不点睛者皆在。三、出处《历代名画记》扩展资料一、创作背景张彦远古人治学,有两种情况,一是虽然出身富裕,但依靠个人的发奋用功,终于有成;二是凭借着家庭传统的深厚积累和有利条件,加上自己的勤勉用心,由此获得了新的业绩。《历代名画记》的作者张彦远就属于后一种情况。不管怎么说,以往的画史、画评水平并不很高,内容过于简略,这是可以肯定的,这样,显然难以反映前代绘画艺术的发展实际面貌。尤为张彦远所关注的是,对于二三百年之间的唐代绘画,无论描述发展历史,还是品评画家特色,竟没有一本著作能够做到详细而准确地加以反映。因此,休说这与唐代绘画的发展趋势大相径庭,就以收藏、鉴赏的需要来说,也是非常不利的。正是在这样的前提下,张彦远出于“明乎所业”、“探于史传”的目的,根据所见所闻,搜集了先秦至隋唐的300余位画家的小传和创作特色,旁求错综,编次诠量,遂以“心目所鉴”,“撮诸评品”,终于在唐穆宗大中元年(847年),撰成《历代名画记》10卷。二、作品赏析在绘画理论上﹐该书既承继了前人的认识﹐有所阐述发挥﹐如“论画六法”﹔又总结了新的经验﹐探讨了新的问题。如提出绘画的功能不仅是用以“鉴戒贤愚”﹐而且还用以“怡悦情性”﹐指出“书画用笔同法”﹔提倡“自然”﹐以“自然﹑神﹑妙﹑精﹑谨细”等来排列画艺高低的品第。三、作者简介张彦远﹐字爱宾﹐蒲州猗氏(今山西省临猗县)人。出身于颇富收藏的宰相世家,学问渊博,擅长书画。官左仆射补阙、祠部员外郎、大理卿。张彦远的高祖张嘉贞、曾祖张延赏、祖父张弘靖,曾先后作过宰相,对于绘画和书法都有浓厚的兴趣,张家的世交李勉父子也是身居显职,而且爱好书画。他们和当时的皇室及其他贵族一样,承继了南朝的重鉴赏收藏的传统。这样的社会条件培养了张彦远对于绘画和书法的研究兴趣,他的两部著作:《历代名画记》和《书法要录》分别就绘画和书法搜集了丰富的前代的材料,尤其前一书更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是对于中国古代美术科学研究工作的重要贡献。著有《法书要录》﹑《彩笺诗集》等。《历代名画记》成书于大中元年(847)﹐是他盛年之力作。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画龙点睛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历代名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