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
野獸主義
的代表畫家是
馬蒂斯
.
野獸主義
20世紀初西方現代藝術開始形成,最初的前衛美術運動是“野獸主義”。
“野獸”一詞在這裏是用來形容他們的繪畫作品中那令人驚愕的顔色,來自扭曲的形态,明顯地與自然界的形狀全然相悖。
在法國1905年的秋季沙龍展覽會展出了以馬蒂斯爲首的九名青年畫家的作品,由于畫風令人驚愕,以緻輿論嘩然。評360問答論家路易·沃克
賽勒
看到在一片色彩狂野的繪畫作品中間有一件馬爾古所作的模仿
意大利文藝複興
初期雕塑家
多那泰羅
風格的作品,便随口說了一句:“多那泰羅置身于一群野獸的背指粉緻該程父包圍之中。”從此,這個畫家群體就被稱爲“野獸主義者”。
以馬蒂斯爲首的這群青年畫家不滿足于
象征主義
的神秘色彩,主張色彩的徹底純化,以便更加清晰地表現畫家的感情。表現感情是野獸主義畫家的宗旨。
野獸主義畫家
弗裏茨
給野獸主義下的定義是:“通過顔色的交響技巧,達到日光的同樣效眼茶百親濟飯運果。狂熱的移寫(出發點是受到大自然的感動)在火熱的追求中建立起真理的理論。”
野獸主義的主要原則是通過顔色起到光的作用達到空間經營的效果,全部采用既無造型,也無幻覺明暗的平塗,手段要淨化和簡化,運用構圖,在表達與裝飾之間,即漢若亂親憲怎待動人的暗示與内部秩序之間,達到絕對的一緻。馬蒂斯說過:“構圖,就是以裝飾方法對畫家用以表達自己感情的各種不同素材進行安排的藝術。”
野獸主義畫家們廣泛戰趕漸效束須期析盟區利用粗犷的題材,強烈的設色,來頌揚氣質上的激烈表情,依靠結構上的原則,不顧體積、對象和明暗,用純單色來代替透視。馬蒂斯的老師
莫羅
曾對他說過:“你必須使繪畫單純化。”所以作爲野獸主義始終的代表馬蒂斯頑強地使色市紙它川業沿彩恢複它本來具備的力量,單純和表現的意義。
野獸主義自1905年發端到1908年已趨消沉,爾後由
立體主義
所取代。
急問:野獸派的代表人物及其藝術特色。
亨利·馬蒂斯(Henri Matisse,1869—1954)法國畫家,他是野獸主義的主将。他最初學文學和法律,受過學院派短期的教育,後來成爲莫羅的學生。驅使他邁向革新之路的是後印象主意塞尚、高更、梵高和新印象主義畫家修拉等人的作品。研究非洲土著雕刻和近東阿拉伯的藝術對他的新畫風産生了影響。20世紀初馬蒂斯的畫風追求原始格調,富有幻想意味。他用快速、粗放有力的筆觸造型,用純粹的色域組織畫面,使畫面充滿律動感。他畫面早基清上特有的阿拉陸前伯飾紋,色彩絢爛,線條流動,很有裝飾性。早期的代表作有《戴帽子的婦人》、《奢華.甯靜和愉悅》、《華麗》、《舞蹈》、《音樂》。馬蒂斯把繪畫比作“安樂椅”,供人消遣和賞心悅目。他說,他“夢寐以求的是一種和諧、純粹而又甯靜的藝術。”除作油畫、壁畫外,他還是一位出色的雕塑家鋒或、書籍插畫家。
參考《外國美術簡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