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是“新古典主義”畫家,安格爾和布格羅的畫風有什麽不同之處?

巧的是,我正是因爲看了安格爾的《泉》和布格羅的《維納斯的誕生》,才喜歡上油畫藝術的,所以對于這個問題很想發表點個人看法。

一,安格爾和布格羅的相同之處

1,安格爾(1780一1867)和布格羅(1825一1905)兩人都是十九世紀法國最重要的寫實畫家,都是對十九世紀以後西方乃至世界寫實油畫發展具有較大影響的頂級油畫藝術大師。

2,安格爾和布格羅同爲新古典主義畫派和學院派重要代表,同是法國十九世紀堅守學院派藝術理念的核心人物。

3,安格爾和布格羅兩人都極力推崇文藝複興時期古典唯美寫實油畫開創者拉斐爾,并在自己的創作中始終貫穿唯美藝術理念。

4,安格爾和布格羅都擅長人像油畫尤其是人體油畫,他們的許多作品都被視爲人體油畫的典範。

5,安格爾和布格羅,一個活到87歲,一個活到80歲,同爲西方著名的長壽畫家。

6,安格爾曾做過布格羅早年短期的油畫導師,他們還有着師生關系。

二,安格爾和布格羅的不同之處

1,做爲新古典主義的開創者之一和學院派首席代表,安格爾的藝術思想較之布格羅更趨保守。比如在排擠現實主義寫實畫家庫爾貝,打壓新生印象派畫家莫奈馬奈等問題上,安格爾表現的都十分堅決而不留餘地旅擾。布格羅則相對寬容和包容。當然,他比安格爾小20多歲,可能身處的環境也不盡相同。

2,在創作理念和畫風上,雖然安格爾和布格羅都崇尚唯美,但安格爾畫風更嚴謹,更傾向于客觀真實自然地塑造人物形象。比如他最著名的幾幅代表作品《大宮女》、《泉》、《沐浴的瓦平松夫人》、《鏡子前靜坐的穆特瓦陵鎮做耶夫人》等等,都是嚴格按照模特原型創作的。如《泉》畫中人物1.61米身高以及容貌、臂、腿的長度、胸圍等都和模特原型達到了完全一緻。而布格羅則更注重唯美,甚至追求理想化的唯美,雖然畫尺衡面非常好看,但也給人一種程式化的感覺,即很多畫都跟畫的一個人似的。

3,在創作題材上,安格爾多爲表現家庭優裕的貴夫人生活場景,題材相對單純集中。而布格羅涉獵範圍較廣,宗教、社會、文化、曆史,從神到貴族到平民百姓,各種題材幾乎都能觸及到。

4,雖然安格爾和布格羅有很多相同之處,但由于他們審美理念上的差異和表現手法的不同,他們作品的風格意境表現出明顯的不同。普遍認爲,安格爾油畫莊重、典雅、甯靜、大氣。布格羅油畫秀美、飄逸、輕快、活潑。安格爾和布格羅的油畫是一眼便可分辨出來的。

新古典主義美術和現代主義美術在表現方式有何差異?

向統全前象某哪楊術古典主義美術産生的社會背景

新古鋼缺液命革價罪典主義美術産生于18世紀末19世紀初的法國,與資産階級革命有關。18世紀末19世紀初,法國社會動蕩不安,伴随着啓蒙運動和法國大革命的到來,資産階級反對舊制度下的陳腐藝術風格,他們需要藝術成爲宣傳革命,鼓吹自由、平等和共和的有力武器;需要用藝術培植人們的鬥争勇氣,樹立英雄主義的氣概。他們追求古代希臘礦服溶比錯劑矛羅馬的英雄主義精神,新古典主義美術應運而生。它的基本特點是:采用古典形式,體現理性和新制度,大多選取了古代希臘羅馬的曆史和神話題材,人物充滿着爲自由和共和而戰的英雄氣概;畫風古樸、莊嚴、典雅,注重素描,強調線條的清晰和準确,追求形式上的完美。

(2)代表人以及代表作品

新古典主義的開創者和奠基人

法國的大衛和安格爾是新古典主義美術的傑出代表。在大衛筆下,無論是手執利刃的戰士,還是披布于肩的哲人,無不剛毅堅強,勇于犧牲。《馬拉之死》更以嚴謹的寫實手法表現剛剛發生的悲劇,作者對遇刺戰友的崇敬通過剛勁的360問答用筆溢于畫面,表現了莊嚴和永生。《拿破侖加冕式》堪稱巨作,爲了達到逼真,大衛把畫中許多人請去作過模特兒,對于滿是刺繡和金飾的服裝,畫家也作了一絲不苟的描繪。驕橫一世的拿破侖,畢恭畢敬的約瑟芬,遭到原右換若則通左得孫簡脅迫而無可奈何的楊己清按果甚貨科喜教皇,以及如此宏大場面中的每個角色,都鮮明生動,決無雷同。安格爾的藝術典雅精美,他精于觀察,對形的追求施多急超物矛以現實爲基礎,但這并不妨礙他進行誇張。《泉》就是一幅典雅、表現了青春活力的力作。

“浪漫主義和現實主義美術”,硫守孩光司林迫希氧空缺教材概要介紹了這兩種美術流派出現的社會背景、基本特點、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品,展示了這一時期的美術成就。

(1阿夠把)浪漫主義美術出現的社會背景、基本特點

浪漫主義美術産感是哥停小兵農亮阻飯生于大革命失敗以後的波旁王朝複辟時期,人們對啓蒙運動宣揚的理性王判投菜劑式孫議樂遠神據國越來越感到失望,一些知識分子感到苦悶,他們反迅武法訓葉備想的對權威、傳統和古典模式蘭擊,從而産生了浪漫主義美術。他們提倡注重藝術家的主觀性和自我表杆求始這非六頭另慶現,以民族奮鬥的曆史事件和壯美的自然爲素材,抒發對理想世界的緻抗制映斯夫以列念法主追求,以瑰麗的想象,吃揮如己校素節與一述個誇張的手法塑造形象,表現激烈奔放的感情。作總之,他們重感情輕理性,重色彩輕素描,不滿現實,追求幻想。

破改景卻(2)浪漫主義美術代表人物照因座法屬阿東胡以及代表作品

法國的德拉克洛瓦是最偉大的浪漫主義畫家之一,在藝術上,他是一位重個性、重想象、重激情、重色彩的大師。《西奧島的屠殺》描繪了希土戰争中希臘人民遭受土耳其軍隊虐殺的情景,畫家表現了對希臘人民極大的同情。《自由引導人民》描繪的是1830年7月革命,法國的工人、市民和小資産階級知識分子走上街頭反對封建政權的場面。在這次大搏鬥中,畫家真正看到了人民的力量,他把自己的激情傾注在這幅畫中。這幅畫描繪了當代的題材,有着真實的生活氛圍,他把群衆作爲主體,同時這些人物有着鮮明的社會性角色。浪漫主義繪畫另一位傑出代表是西班牙畫家哥雅,他的藝術具有鮮明的“民族特性、現代性和實際的曆史性感覺。”他最有代表性的繪畫是《槍殺馬德裏市民》,畫家描繪了1808年西班牙人民起來反對拿破侖入侵的史實,他以無法抑制的熱情歌頌了愛國的人民。

(3)現實主義美術出現的社會背景、基本特點

現實主義美術産生于19世紀中期的法國。資産階級奪取政權後,資本主義社會的黑暗使得人民及先進的知識分子産生了不滿和苦悶的情緒。因此他們要求真實的表現現實,并且對現實加以暴露和批判。現實主義的基本特點是:強調藝術的時代特點,直接描寫當前的時代風貌和鬥争。

(4)現實主義美術代表人以及代表作品

米勒出身于農民,擅長用農民的眼睛看這個農民的世界,他的藝術像一面鏡子真實地反映了法國19世紀40~60年代農村的面貌。他既歌頌農民的善良、淳樸、熱愛勞動的本質,也表現他們的保守、虔誠、逆來順受的弱點。代表作品《播種者》和《拾穗者》都反映了這樣的特點。列賓是俄國現實主義繪畫的主要代表之一,《伏爾加河上的纖夫》是他的成名之作。列賓曾去伏爾加河寫生,纖夫的生活給他留下了難忘的印象,畫中列賓畫了十一個飽經風霜的勞動者,他們在炎熱的河畔沙灘上艱難地拉着纖繩,纖夫們有着不同的經曆和個性,他們生活在社會的最底層,但這是一支在苦難中練成堅韌不拔,互相依存的隊伍。背景運用的顔色昏暗迷蒙,空間空曠奇特,給人以惆怅、孤苦、無助之感,畫家切實深入到纖夫的心靈深處。本畫的構圖、線條、筆力等繪畫技巧都是相當成功的。

“印象畫派”

教材主要概述了印象畫派的藝術特點、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品。教材通過《日出.印象》、《櫻桃和桃子》兩幅作品表現了印象畫派不同時期的藝術表現風格。

(1)印象畫派産生的原因和基本特點

19世紀後半期,一些青年畫家對統治歐洲藝術的種種清規戒律表示不滿;在科學證明“顔色是物體反射出來的光線”的啓發下,主張戶外寫生,他們從畫室裏走出來發現了千變萬化的大自然。在描繪自然景色時,他們重視光、色和大氣的表現,他們把光看作是“繪畫的主人”,光的強弱變化在印象派畫家的作品裏得到了充分的表現,他們大多用原色作畫,因此色彩特别清新、明亮。他們努力去觀察自然,要達到的目的是“對自然既有力而又敏感的移植”。

(2)印象畫派的代表人和代表作品

早期印象畫派的代表人物是法國的莫奈和馬奈。莫奈曾同其他青年畫家組成了一個“無名畫家協會”,在巴黎舉行畫展,引起了很大轟動。其中,莫奈的畫《日出.印象》更是令人矚目。這幅畫表現了在勒阿弗爾港口一個多霧的早晨,透過晨霧觀看太陽初升的瞬間印象。一位評論家在看了畫展後,寫了一篇文章,對這幅畫大加嘲諷,說莫奈等畫家是一群“印象主義者”,不料,“印象派”這個名稱從此在畫壇上确立,《日出.印象》成了這一畫派的标志。馬奈的畫注重光色關系,色彩豔麗,光線清澈明快。他的代表作品是《草地上的午餐》,畫家想表現外光下的人體和色塊的對比,這幅畫在當時曾引起激烈的争論。

(3)後期印象畫派

19世紀末20世紀初,産生了後期印象畫派,他們反對印象畫派對客觀世界的描繪隻是停留在表面的現象上,主張藝術應區别于照相,要揭示主觀世界,重要的不在于寫形而在于寫意,重視自我的表現,強調變形和誇張。荷蘭畫家梵高的作品表現出追求光明、熱情、熱愛生命的主題。《向日葵》寫意重于寫形,表達了主觀的熱情。法國的塞尚特别注重物體的結構,他認爲“世界上的一切物體都可以概括爲球體、圓柱體和圓錐體”。他對幾何形體的探索和變形啓迪了後來的立體派,他被推崇爲“現代藝術之父”。法國畫家高更的藝術風格是人物的形象稚拙、單純,平塗色彩,缺乏立體感,沒有明暗,卻有着濃郁的裝飾味道。其代表作是《我們從哪裏來?我們是誰?我們往哪裏去?》。

“現代主義美術”

現代主義美術産生的原因、藝術特點、代表人及代表作品。通過《舞蹈》《格爾尼卡》《那不勒斯來的男人》《紫紅色上的黑色》等作品展示了現代主義美術的藝術特點。

(1)現代主義美術的概念、出現的原因和基本特點

20世紀以來出現的許多與傳統美術流派不同的美術流派統稱爲現代主義美術。它出現的原因是:20世紀以來,爆發了兩次世界大戰,給人們的心靈造成了巨大創傷;工業化帶來的快節奏生活也加劇了人們的緊張感,使人們不再滿足于傳統的藝術表現形式;科學技術的發展拓展了藝術家認識世界的視野,他們開始用新的表現形式和藝術精神進行創作;藝術家們敏感地關注到工業和科技的發展給人類帶來各種便利的同時也由此造成了一些新問題;同時他們深受20世紀以來各種社會思潮的影響;他們更多的吸收了東方和非洲的藝術風格。在他們的作品中,可以感覺到時代的快節奏;感覺到現代人的精神創傷和心理困惑;感覺到強烈的個人主義和虛無主義;同時他們又具有用現代美學成果和現代科技成就進行創作的探索精神。

(2)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品

被稱爲野獸派的法國畫家馬蒂斯是現代主義美術代表之一。在1905年法國沙龍展覽裏,有一件雕刻作品擺在了馬蒂斯等年輕畫家作品的中央,這件雕刻作品是以十五世紀的手法制成的,而四周的繪畫作品用色強烈、筆法狂野,兩者之間有很大差異。于是一位藝評家寫下了他的參觀感想:“小孩被野獸包圍了!”此後“野獸派”便成爲這群年輕畫家的代名詞。他們認爲繪畫要表達主觀的感受,要大膽地應用平塗式的強烈原色和彎曲起伏的輪廓線,應将描繪的景物簡化,畫面富于裝飾性。馬蒂斯不僅把東方的技法(毛筆畫)發展到他的創作中來,還利用舞蹈、音樂等多種藝術元素來豐富自己的繪畫語言。其代表作《舞蹈》。畫中背景的藍色,寓意着蔚藍的天空,大片綠色讓人聯想到綠地,人物的朱砂色象征着地中海人健康的棕色身體。在這幅狂野奔放的畫面上,舞蹈者手拉着手圍成一個圓圈,瘋狂地舞動着,表達了愉快的心情。現代主義美術最有影響的是西班牙畫家畢加索。他作爲立體主義的創始人,以《亞威農的少女》一畫完全颠覆了過去具象寫實的傳統手法,亞威農是巴塞羅那一條妓女街的名稱,畫中呈現五個少女,或坐或站,搔首弄姿,人物扭曲變形到幾乎難以辨認,隻能從中依稀認出五個女體的存在。這幅畫說明畫家受到了非洲原始木雕的影響。《格爾尼卡》壁畫,反映的是在1937年,西班牙的格爾尼卡小鎮被德國法西斯空軍夷爲平地,畢加索極爲憤慨,對法西斯暴行表示強烈抗議。此畫結合立體主義、現實主義和超現實主義風格表現痛苦、受難和獸性。

450
标簽
顯示驗證碼
沒有賬号?注冊  忘記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