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马格利

在大学之前对于现代艺术是没有什么关怀城边措相胡掌请心的,如果不是黄梵老师开设的文化素质选修课我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知道马格利特短刻程去,当然我并不太喜欢他,就像我不怎么喜欢毕加索以及叶间欢创谁往尼唱杜尚,他们挑战了我对美的理解,获流印洋头次解种妈走毛无疑就像学高数的时候知道有个东西的平方可以为负一样。黄梵老师也介绍了很多我比较喜欢的,比如那个基本功不怎么扎实,技巧不太好,自学成材的卢梭。之所以要了解马格利特也完全是因为黄梵老师布置了一篇题为“谈马格利特与卢梭的异同”的考试论文,我想了挺久的,写了《同为画梦的人》一文,顾名思义,他们的共同点就是化的都是梦,都是不真实,不同点就是画的梦阶句左林不一样。本想把当时写的论文发上来,结果只有当时找360问答的资料,今天整理了一下。
勒内马格利特(Rene Magritte,1898-1967),比利时画家,超现实主义运动的主要成员之一。
1898年生于莱锡内,性格内向,他14岁时,母亲自杀,这件事给当时马格里特幼小的心灵带来了很大的创伤钢量心队在。18岁时,马格里特进入了布鲁塞尔艺术学院,时断时续的等组套得内完声学习了几年。在他成长过程中,诗人布尔乔亚以及马宋对斯棉灯料植构孔他起了很大的影响早。
1922年,马格里特看到了契里柯的复制作品机力害至弱《爱之歌》,马格里特从此确定了自己的风格。1925年,马格里特进入了超现实主义时期,他做于这一年的《两姐妹》,实际上是一个女孩白天和夜晚的双重形象。1926年他创作的《受威胁的凶手》,则是比较典型的,以日常生活为基础,然而是十分恐怖的、色情的马格里特惯文准供发川用的题材。1927年8月,马格里特迁居法国郊区,与勃勒东、艾吕雅又面简死抗密切交往。此后的3年,是马格里特创作上的丰收时期,他的杰出的作品都作于这一阶段。
由于对巴黎争论和癫狂气氛的厌倦,马格里特于1930年回到布鲁游塞尔,与巴黎这个世界艺术中心远离,他不再引起人们的注意。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美国纽约举办的现代艺术回顾展上,马格里特再次被人们所认识转赶。
马格里特一生的风格变化花把拿米迫抗不大,他不受流行的新技巧影响,而专注于创作奇幻的、恐怖的、充满特殊构想的形象.他的绘画作品仿佛谜语一般让人猜想,作品里浮现一种死寂的安静,表达的观点含括了从政治到哲学的理性世界,对于其他大师们常用的延历有关男女情爱的题材,马格里特极少涉及。
勃勒东称马格里特的作品是“最清晰的超现实主义”。马格里特的创作对西方企且现代绘画,特别是对达利、马宋及年轻一代的波普艺术家有较大的影响。
马格利特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流亡法国。后多次参加在欧美举行的重要画展,逐渐成为国际知名画家。1960年在美国举办第一次个人回顾展。其国际声誉尤以1965年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的回顾展达到高潮。 马格利特的绘画风格基本保持了被称之为精密、神秘的现实主义,或魔幻现实主义的超现实主义风格。作品真实地表现日常场景,不作变形歪曲,但事件与细节的意外组合,产生奇特怪诞的神秘意味,如同睡眠中醒来一瞬间,在不清醒状态下所产生的错幻视觉,具有超凡的想象力,形成了超现实主义绘画中独具一格的画风。望采纳谢谢

跪求,关于介绍超现实主义画家马格利特的详细资料和书籍

勒内·弗朗索瓦·吉兰·马格里特(René François Ghislain Magritte,1898年11月21日-1967年8月15日)是比利时的超现实主义画家,画风带有明显的符号语言,如《戴黑帽的男人》。他影响了今日许多插画风格。
雷内·马格丽特 (Fine Art, Poster, Oil Painting, Rene Magritte,1898~1967),比利时超现实主义画家。1927~1930年居住在巴黎,此后一直住在布鲁塞尔。早期受立体派,未来派及纯粹主义的综合影响。1925年他深受基里科的影响,因此放弃自己早期的风格。他将突兀,不合理的物体并列,同时营造一种安静,近似恍惚的气氛,借此表达他对神秘世界的感觉。他和达利不同,他不以绘画表现个人的困惑或幻想;他作品的特色是智慧,讽刺,还有一种机智论辩的精神,而非自我披露。1943~1946年,他采用印象主义的画风和颜料。1947年冬到1948年他所谓的野兽派时期伏握~他画了一系列色彩强烈,意象怪异的杰出作品,批评家对于实验性的作品反映一般都不佳,于是他有回到他熟悉的风格。他对波普艺术的影响十分重大。作品有《夜的意味》,《袭击》,《白纸委任状》。

Rene Magritte 马格利特全名叫 B, Francois Guislan Magritte, 於1898年11月21日出生在比利时的Lessines。他於1967年逝世於布鲁正厅丛塞尔,享年69岁。艺 术史上的成就莫过於创立超现实主义 ,他是当时第一位超现实派画家。马格利特 对童年的往事大都忘记得一乾二净,当有人问他哪件事记得最深刻时,他便会 说在孩童时,很喜欢与一 个可爱的小女孩走到个汇置的坟场里玩要。有一天,当 他们爬过围栏入到坟场后,看见一位画家正在埋头苦干地画画。在好奇心的驱使 下,他走上前去看画,发觉画中的景物就是坟场。当他看完幅画后感到十分托异 :画得异常真实,十分好,从此他便对画产生了浓厚的 兴趣 。

在未出道时,他做过几举樱年商业性的画家。有一次, 他被任命担任墙纸的设计–一份沈闷的工作。纵使这样,他仍然工作了好一段时间 ,并培养了天马行空的想像力,以及学会了将一些影像不断重复的技巧 。

1925年,他决定放弃抽象画法,受到法国超现实主义的诗,以及奇里哥(Chirico)的影响,决定了自已在绘画上的新方向。1927年起的三年时间,他住在法国,并且替"超现实主义的革命"杂志撰稿,在法国这段期间,他创作了很多作品,也渐渐脱离了奇里哥的影响。他曾徘徊在宗未来派及立体派间,后来投入超现实主义,但他的观点跟别人以偏执狂的态度探求梦幻不同,他将身边熟悉的景物,从现实出发,予以梦幻升华,所以看见的并不是眼前的真实,而是注入诗意与幻想。

"马格利特使用很多精简的造形和寂冷的画面风格,表现出具有一贯性的统一样式。终其一生画风也很少改变 ,代表作《强奸》(1934,休斯顿迈尼尔基金会)、《贯穿时间》(1938,芝加哥艺术基金会)。

你可以去马格利特在布鲁塞尔的博物馆的官方网上看看了解一下

210
标签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