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羅是什麽畫家?

米羅認爲他的故鄉加泰隆尼亞是世界上最美麗的地方,真正使他迷戀的還不是巴塞羅那古香古色的街市和繁華的地中海商港,雖然他在這兒長大成人。他始終覺得加泰隆尼亞那片廣袤的原野更是令他神往的地方,他的祖輩世代居住在那兒,少年時代,他常到鄉下祖父家遊玩。18歲時,由于一場重病,使他在一個叫蒙特洛伊的農莊裏住了很長一段時間。他在那片荒涼的山地裏發現了永生難忘的魅力。起伏的山巒上密布着橄榄樹和葡萄園,山的那一面傳來海浪的濤聲,人們在粗糙的岩層上鑿出一首逗幢房子,加上一個哥特式尖頂,就成了一所别緻的小教堂,夜晚,鄉間的空氣那樣透明,星星仿佛就在小教堂的尖頂上歌唱。這樣的景色在一個體質孱弱的少年眼中,充滿了神秘的色彩。米羅的祖輩都是傳統的工藝匠人,在他看來,金銀器皿上的那些圖案,就是加泰隆尼亞鄉村景色的符号,裏面有說不完的傳說和神話。
當米羅開始接受藝術教育時,萦繞在他的腦海裏的仍是神秘的加泰隆尼亞,墨守成規的學院派教育幾乎窒息了他想當一名藝術家的理想。他把藝術看成是充滿了幻想的心靈能夠自由歌唱的世界,是生活中飽受創傷的精神得以慰籍的栖息之地。這個外表文靜而内心激情如火的青年終于告别了狹小保守的巴塞羅那,來到歐洲文化的中心巴黎,尋找他的藝術之夢。
令人眼花缭亂的巴黎使米羅興奮不已,他以極大的熱情關注當時的前衛藝術運動。從他初到巴黎時的作品中可以看出野獸派和立體派對他的影響,尤其是野獸派的色彩爲他奠定了一個良好的基礎。不論在米羅後來的哪一個藝術階段,那種明快、響亮而又清澈的色彩關系,始終是他的藝術動人的力量之一。但是米羅并不滿足于純粹的視覺關系,他不認爲藝術隻是形式,它應該象詩一樣,充滿着回憶、聯想和想象,用形象無言地向人們傾訴内心的神秘,就象他當年在蒙特洛伊的山村在靜夜的星光下冥想,面對着古老的小教堂追思曆史與人生。這時,一個新的流派正在形成,它的思想很快吸引了米羅,終于使米羅自由漂浮的思想和想象找到了歸宿,這個流派就是超現實主義。超現實主義有着強烈的社會批判意識,集合在這面旗幟下的詩人和藝術家以弗洛伊德的思想爲依據來對抗他們所認爲的資産階級文明。他們聲稱,由于一切運用理性來分析和掌握現實的嘗試都失敗了,那就隻有用潛意識來取代理性的位置。來自加泰隆尼亞鄉村的米羅對社會和政治問題并不感興趣,他從超現實主義的理論中感覺到詩意在藝術中的地位,正是這種詩意可以把内心的秘密用形象和符号自由地表達出來。潛意識隐藏在心靈的深處,當詩情從心靈湧出的時候,那些隐藏得最深枝薯的、早已被遺忘的記憶便伴随着詩的聯想浮現出來,對米羅來說,這種記憶便是加泰隆尼亞的原野、山巒、農舍和橄榄樹,它們已不是具體的形象,而更象抽象的符号反映着米羅内心的呼喚。
超現實主義強調夢幻、聯想和象征的畫面效果和含義,米羅在他早期的作品中直接以他青少年時代的生活作爲想象的來源,如《犁過的農田》(1923-24),象一個想在記憶中極力挽留的世界,它隻在夢中出現,或是瞬間掠過腦海。它殘留在記憶中,卻又變幻不定,畫面上的景物不規則地排列着,奇形怪狀的動物,樹叢中藏着一隻眼睛,耳朵卻長在樹幹上,一排排黑色的線條顯然代表犁過的農田。米羅認爲這是純粹的自然,但不是來自客觀的真實,而是來自對自然的夢幻般的思念。《小醜狂歡節》(1924-25)則更象純粹的想象,開始脫離了對早年生活的直接回憶。畫這幅畫的時候,他并不是無目的地塗抹,而是畫了很多草稿,從中捕捉無意識中閃現出的意念,再把這些意念精心設計在畫面上,畫面上仿佛是一個孩子在看完馬戲表演後留下的印象,充滿着稚氣和幽默。實際上,米羅要捕捉的正是在一個成年人的心靈中閃現出的童年的回憶。在所有超現實主義畫家中,米羅最忠實于自己的無意識感受,他自己也認爲《小醜狂歡節》猛芹者正是在詩的境界中超越了現實。
米羅的藝術後來基本上是循着詩意與自然意象的路子發展。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他逃避戰亂,再次來到僻遠的山鄉,在憂慮與壓抑的心情中繼續爲藝術保留了一塊淨土,那些充滿詩意的命題與符号化的夢境仍然反映了他對藝術的執着,如《三更時分的夜莺之歌和清晨的雨》(1940)和《給情侶們啓示未來的美麗之鳥》 (1941),畫面上似乎隻是美麗的色彩和抽象的色塊,但仔細辨認,很快就能看出自然的意象:月亮、星星、小鳥和動物,當然也有變形的人物。米羅總是在很多畫中不斷地重複着這些符号,但給人的卻是全新的印象,因爲這些符号并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來自他的記憶和對自然的感受,經過靈感與詩意的純化,把觀衆也帶入了他的夢境中。

超現實主義繪畫澳大利亞女畫家

戰後,米羅已成爲國際性的大藝術家,繪畫也日益走向單純,無論是爲大型建築設計的壁畫還是架上繪畫,都隻有幾塊大的純色,再加上符号般的點與線條,這似乎是純粹的抽象繪畫,再也看不到加泰隆尼亞的景色了,如《藍色第三号》,隻有一個紅點和一個黑點,一根蜿延的線條緩慢越過畫面,藍色是那樣純淨,象藝術家無窮的想象消融了整個世界,隻有星星在歌唱,它仿佛留下一道纖細的軌迹,使人們去追溯蒙特洛伊那深沉的夜空。

270
标簽
顯示驗證碼
沒有賬号?注冊  忘記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