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史上现代魔幻主义流派
魔幻现实主义是本世纪五十年代前后在拉丁美夫洲兴盛起来的一种文学流派。它不是文学集团的产物,而是文学创作中的一种共同倾向,主要表现在小说领域,限于拉美地区。
这一流派的作家,执意于把现实投放到虚幻的环境和气氛中,给以客观,详尽的描绘,使现实披上一层光怪陆离的魔幻的外衣,既在作品中坚持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原则,又在创作方法上运用欧美现代派的手法许赵导绍品知检心乱践,插入许多神奇,怪诞的幻景,使整个画面呈现出似真非真、似假非假、虚虚实实、真假难辨的风格。这种把现实与幻景溶为一体的创作方法,拉丁美洲的评论家称它为“魔幻现实主义”。
“魔幻现实主义”一词,首先出现于绘画界。一九二五年,德国文艺批评家弗朗茨·罗在研究后期表现派绘画时,写了一部理论专著,题为《魔幻现实主义,后期表现派与当前欧洲绘画的若干问题》,其本意是说,魔幻现实主义是表现主义的一种。后来,西班牙马德里的《西方》杂志译载了这本书,于是“魔幻现实主义”360问答这个术语就被拉丁美洲的西班牙语文艺界所广泛运用,人们借它用来称呼本世纪中期在拉丁美洲文坛上涌现出来的文学新流派。 魔幻现实主义的形成有一个过程。欧洲超现实主义文学的影响和启迪,是促使拉美文坛形成魔幻现实主义的好征营约起系花重要因素之一。在三十年代,魔幻现实主义同先锋派文学的各种现代主义思潮的界限还不黄甚分明,表现主义、象征主义、印象主义例,超现实主义等各种因素皆有,在内容上还经历本地主义,世界主义等阶段什交。五十年代,胡安威·鲁尔福的小说《佩德罗·帕拉莫》问世,为魔幻现实主义竖起一面大旗,后起之秀风起云涌。六七十年代以磁草送里石备来,拉美的小说家在艺材属沉尽粒贵民术上作出新的探索。近年来,拉丁美洲的评论界认为,魔幻现实主义已成为当代拉美文学小说创作的主要潮流。
属于这一流派的著名都质望客作家和作品有:危地马拉作家二低米格尔·安赫尔·阿斯图然攻里亚斯的小说《总统先生》(1946),墨西哥的作家胡安,鲁尔福的小说《佩德罗·帕拉莫》(围设么着己移转1955),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小说《百年孤独》(1967),秘鲁作家马利奥·略萨的小说《城市与狗》(1962),等等。
象征派的代表人物是:
李金发是中国现代诗坛上独树一帜的象征派诗歌的创始者。
李金发早期的诗歌充满怪异、神秘、颓废和失落的情调,对西方文明的虚伪和卑劣作了抨击尺兆耐。他的诗诗中有画,有雕塑艺术的影响。他的诗的特征是重在当时感觉的表述,使用艺术形象的暗示,思路跳跃不定,场景碎片难于联接,心理状态新奇而难于理喻。其后期的诗,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而变化,从晦涩走向明朗,从病态走向刚强,表现了对祖国人民的真爱。
李金发是中国现代象征诗派的始祖,其影响一直伸延到当代中国诗坛。他的《微雨》、《食客与凶年》和《为幸福而歌》第三部诗陵春集,给当时中国诗坛吹来怪异而又清新的风,在新诗界掀起波澜。
1925年《微雨》出版时,在当年的9月21日出版的第45期《语丝》上的关于《微雨》广告中说:“其题材、风格、情调都和在时下流行的不同,是诗界的别开生面之作。”当时的女评论家苏雪林就指出猜档:“近代中国象征的诗至李金发而始有,在新诗界中不能说他没有贡献。”[1]李金发在后来回忆说:“一位苏雪林女生,还写了分析我诗的文章,说我的思想的来龙去脉,比我自己还明了。”(《飘零闲笔》)朱自清在《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中把他列为“五四”三大诗派之一的创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