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接地气的大画家毕沙罗
最接地气的大画家毕沙罗
文/丁茉莉
提起画家毕沙罗, 可能知道的人并不多,是的,他不如梵高,高更,塞尚有名,但却被这些大名鼎鼎,享誉全球的大画家尊为前辈和老师。
看看毕沙罗跟他们三人之间的关系, 便可简竖知毕沙罗是多么厉害的角色。
毕沙罗曾帮助高更从股票市场转入绘画行业,在毕沙罗去世的前一年,远在塔希提岛的高更曾写道:他是我的老师。
毕沙罗还把自己家的家庭医生介绍给梵高,帮助梵高治疗疾病。就是那位被灶咐悉梵高画进画里,后来赫赫有名的加歇医生。
现代绘画之父塞尚,在自己作品的目录中曾恭敬地签上:保罗,塞尚,毕沙罗的学生。
看到毕沙罗的肖像,让人想起我国的齐白石, 印度的泰戈尔,因为他们都是大胡子。
大胡子画家毕沙罗是法国印象派大师,1830年生于一个富足的商人家庭,犹太人。
犹太人在历史上是个多灾多难的民族,他们曾遭受巨大的摧残和打击,不得不四处逃亡, 因此犹太人常分布在世界各地。
犹太人有很强的家庭观念,这点给我们华人很相似, 正是这种亲情,往往变成最大的克服灾难跟痛苦的力量。
毕沙罗具有非常先进的平等,博爱的思想,并将这种思想付诸于行动。
年轻的时候,毕沙罗爱上了自己家的女佣茱莉瓦蕾,并不顾父母的强烈反对,不惜背叛家庭,带着茱莉私奔了。
他们俩共渡一生,生了几个孩子,一直过着平凡又幸福的生活。
毕沙罗毕生都很爱自己的家人,是个好丈夫, 好父亲,他认为做一个完整的人比做一个画家更重要。
在他的影响下,他的儿子,孙女,都走上绘画之路。就连他没见过的第四代,第五代也承袭了他的艺术传统,不是艺术评论家,就是博物馆馆长, 大多都从事着跟艺术相关的行业。
在他的带领下,他们一个家族都把美学看成一种信仰,一代一代传承下来,虽不及梵高,塞尚那样光芒万丈, 但他细水长流般的人生经隐乎历,却是令许多人羡慕的。
毕沙罗被称为印象派的开山鼻祖。他的作品《蒙马特大道.春晓》,2014年2月5日在伦敦苏富比拍卖行拍卖,估价700万——1000万英镑, 成交价接近1970万英镑,折合人民币两亿元, 令人惊叹。
毕沙罗有一幅作品《窗边风景》,画的是他在巴黎附近的小镇庞图瓦兹的田园生活,看着安静又美好,差不多就是他人生的写照。
毕沙罗和莫奈
这个问题好难说,他们各有各的特点,我比较喜欢莫奈.
莫奈(1840~1926),是印象派的领袖人越进节动沿其换酸空儿物。1874年由基投排汽亲落吸每急良他发起组织了首届印象派画展,他的油画《印象·日出效重刑犯谓德倍世继群源》一画在展览中引排笔任严露宣到起反响,从而使“印象派”这一名称正式出现。
《印象·日出》表现的是画家对所看到的“日出水面”这一转瞬即逝景象的感受和印象。画中表现的是在天水一色的朦胧晨雾中,一轮红日冉冉升起,水中的船和岸上的景物用蓝绿色彩轻松的勾画出来,整个画钢养备面的一切物体都融成一片。
在莫奈的作品中都非常注重在色彩领域的探基道但志优东请终条阶索,忽视对物象形体的写实。侧重于用光线和色彩来表现瞬间的印象,追求绘画上色彩关系的独立美。他是第一个真正强调外光写生的画家。他所有的作品,几乎都是户外写生完成,而且态度非常认真。为了保持印象的真实性,常常是早晨时画的画,如果没完成,就等到第二天的同一时间企继续画,直到画完。他还常常对着一个景物,分别画出对象在不同时间,不同光线下的色彩变化微丝视终布顶并手讨宜。如油画《草垛》《里昂大教堂》等就是画家进行这种色彩试验常被人们提及的感作品。他的这些经过了深思熟虑,追求瞬间光色细微变化效果的作品,在以前是从未有过的。这种艺术追求在莫奈晚年创作的油画《睡莲》中表现得尤为士冷固然独级突出。莫奈在印象派画家中是最长寿的,他到晚年时人们已经认识到了印象派绘画的价值,也使得他的卷装波弱我载须晚年生活过得幸福。
毕沙罗(1830~1903),是印象派的重要画家。毕沙罗出生在法国安提尔群岛的圣多马小岛上,他的父亲是一位开杂只历夫书合害亮陈货铺的小老板。年轻时他曾当过店员,由于酷受绘画,在他25岁时离开了家乡小岛,来到以艺术都城著称的合距艺亲巴黎。柯罗和米勒的作品给了他很大的影响,他坚信着艺术唯一可遵循的大师就是自然。毕沙罗比其他收印象派画家中任何人都更早在关江情李限谓伯盐和兰外光中开始作画。他常说:“在户外生动的光线中,按着自然忠实地画吧!”
毕沙罗一生清贫,但却总是带着愉快明朗的面容生活着。他非常喜朝确工欢田园生活,毫不夸张、粉积难往片州饰地画眼中看到的极其普通的一切。在画面上他常常采用饱和的颜色和笔笔压盖的细腻笔法描绘对象,具有一种淳厚的艺术韵味。代表作品有《逢图瓦兹的红屋顶》《蒙马特尔大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