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领巾公园的园内雕塑

标题:《草原英雄小姐妹》 材质:汉白玉高度:2.2米作者:刘林
草原英雄小姐妹塑像是作者根据草原英雄小姐妹龙梅、玉容的真实故事创作的。龙梅、玉容,内蒙古达茂合旗人,1964年2月9日,姐妹俩人赶着集体羊群跑了一天一夜,共跑了70多里。集体的羊群保住了,但姐妹俩都被冻伤了。当时龙梅11岁,玉容9岁。共青团中央表扬他们是“草原英雄小姐妹”。1990年5月安放在码对岸上,公园一期改造放置疏林草坪中。
标题:《朝三暮四》 材质:青铜 高度:1米 作者:张大生
宋国有个狙公,在家养了一群猴子。一天,他对猴子说:“今后给你们栗子吃,早上三个,晚上四个,好吗?”猴子们一听,非常高兴。现在人们常用这则语言来讽刺那些说话、做事反复无常,叫人捉摸不定的人。1990年5月安放在码头桥西侧。
标题:《东郭先生》 材质:不锈钢 高度:2.3米 作者:张友明
墨家信徒东郭先生赶着驴子,口袋里装满了图书,去中山北边谋求官职。路途中遇见一只被人追杀的狼请求东郭先生救命。于是,东郭先生取出图书,腾空口袋,把狼装进口袋,躲避了猎人的追杀。当猎人远去,东郭先生放出狼时,狼却要吃掉东郭先生,最后在一位老人的帮助下,东郭先生终于杀死了狼。 这则寓言告诫人们,对待像中山狼一样贪婪凶狠的恶人,必须坚决彻底干净歼灭之!心慈手软,后患无穷。1990年5月安放在跨湖桥南头。
标题:《红领巾之歌》主题雕塑
五根放射形钢柱上镶有金光闪闪的火炬,背景环绕着一个半圆型的浮雕,展现出生活在祖国大地上的少年儿童朝气蓬勃,前程似锦。1990年5月安放在主题广场。
标题:《少年英雄赖宁》 材质:青铜 高度:2米 作者:孙家
赖宁(1973—1988)热爱祖国,关心集体,曾三次上山扑火。一次与山火奋战了四五个小时,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年仅14岁。共青团中央授予他“英雄少年”光荣称号。1990年安放在码头桥东侧,1999年公园一期改造后将其搬放在南湖东岸疏伏缓祥林草坪中。
标题:《少年英雄罗志群和邓金娣》 材质:汉白玉高度:2.7米 作者:凌春德
罗志群和邓金娣(1910—1927)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劳动童子军团的光辉代表。1927年4月,蒋介石背叛革命后,他俩继续进行革命宣传,一次在广州市中心散发传单,不幸被捕。押赴刑场时,她俩满身鲜血,还高声向群众宣传:“共产主义一定要胜利!”1990年安放在玉兰地,公园一期改造后与1999年8月将其搬放在“红领巾之歌”主题广场。
标题:《十二生肖》 材质:花岗岩高度:0.9—1.2 作者:冯河
艺术构思:十二生肖是中国传统题材,反映十二生肖的艺术作品很多很多。作者在创作这一组十二生肖的过程中,除了注重表现动物的生动与石头材质的哪侍完美结合外,还强化了儿童参与的观念,体量和尺度尽可能地与儿童贴近,使孩子们觉得亲近好玩。1990年5月安放在北游乐场南侧,公园一期改造在十二生肖中建立了旱喷泉。
标题:《司马光砸缸》 材质:青铜高度:1.6米 作者:张大生
司马光小时候,一天与孩子们在院子里玩,突然,一个小孩掉进了一口装满水的大缸里,在场的缺搏孩子们都慌乱惊恐,有的孩子跑回家叫大人,就在这紧急关头,只见司马光捡起地上的一块石头,砸向大水缸,水缸被砸了一个大洞,水流了出来,孩子得救了。1990年5月安放在秀水亭下面。
标题:《小萝卜头雕像》 材质:大理石高度:2.2米 作者:张润垲
在小萝卜头雕像的碑身上镌刻着这样一首诗:
蝴蝶呀
我送你出铁窗
心儿呀
和你一起飞翔
请向你遇到的小朋友讲
── 小萝卜头和黑暗的牢房……
──尹世霖
1990年5月31日安放在玉兰地,1999年8月公园一期改造将其搬放在“红领巾之歌”主题广场。
标题:《卓娅》 材质:花岗岩 高度:2.5米 作者:王一林
卓娅苏联青少年英雄。苏联卫国战争时期,她同德国法西斯进行了英勇的斗争,不幸被捕,在绞刑架下英勇就义。她的壮烈牺牲,震动了全世界热爱和平的人们。1990年5月安放在假山南侧,1999年公园一期改造,8月将其搬放在“红领巾之歌”主题广场。
标题:《雷锋》 材质:花岗岩 高度:2.5米 作者:盛杨、陈桂轮
雷锋(1940年12月18日─1962年8月15日)1954年参加少先队,1957年加入共青团,1960年参军。1960年11月28日加入中国共产党。终于党,终于人民,甘当人民勤务员,寻找一切机会为人民做好事,1962年8月15日,22岁时因公不幸牺牲,伟大领袖毛主席1963年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
标题:《刘文学》 材质:汉白玉 高度:2.2米 作者:丁洁因、郭家瑞
刘文学生于1945年,系四川合川人。从小受地主欺压,土改中勇敢地控诉地主的罪恶。上学后加入中国少先队。平时认真学习,关心集体,热爱劳动。在一次劳动回家的路上,刘文学同偷海椒的被管制地主分子进行斗争,英勇牺牲,年仅14岁。
标题:《少年英雄张锦辉》 材质:汉白玉 高度:1.9米 作者:张照旭
张锦辉(1915─1930)是福建永定人,在土地革命时期是党的青年宣传员、永定地区著名的歌手。1930年4月,张锦辉随区苏维埃政府宣传队到西洋坪村去开展工作,因反革命分子的告密,不幸被捕牺牲。年仅15岁。
标题:《少年英雄刘胡兰》 材质:花岗岩 高度:2.1米 作者:董祖怡
刘胡兰(1932─1947),是山西文水人。中共党员,10岁参加儿童团,1945年担任村妇会抗日救国联合会秘书,带领妇女出色完成各项支前工作。1947年1月12日国民党军偷袭云周西村,由于叛徒的出卖,刘胡兰被捕,在敌人面前,她坚贞不屈,大义凛然地说:“只要有一口气活着,就要为人民干到底”。国民党兵将同时被捕的六名农民当场铡死,又威胁她投降,她大声痛斥敌人说:“死有什么可怕”!毅然向铡刀走去,从容就义。年仅15岁。1947年8月1日被追认中共党员。毛泽东主席为她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标题:《少年英雄王璞》 材质:青铜 高度:2.3米
王璞(1929─1943)是河北完县人。1940年加入抗日儿童团,任团长。1943年5月在反对日寇“扫荡”斗争中,带领儿童团员站岗放哨,为八路军送信带路。一天,日寇集合了全村群众,搜捕八路军伤病员,为掩护伤病员,王璞不怕威胁,面对强暴,大声背诵抗日公约,日军恼羞成怒,用机枪向人群扫射,王璞等百名群众壮烈牺牲。完县政府发布通令,授予他“抗日民族小英雄”称号。
标题:《翻斤斗》 材质:汉白玉 高度:1.5米 作者: 叶如璋 艺术构思: 作者选用了儿童翻斤斗的情节,通过对儿童活动造型的仔细捕捉,经概括提炼,使天真活泼的童趣跃然在雕塑形体之外。雕塑语言简洁大方,浑厚结实。安放在健身小广场,时间1990年5月31日
标题:《风向标》材质:不锈钢喷漆高度:6.5米,作者:宫长军,创意:作品在具有风向的实际作用的同时还达到了营造生动的环境的目的。在设计过程中作者利用了视知觉在公众心理上所产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实现了从创作环境到创造心境的转换。但原随着微风水平转动,指向远方的风标会把公众的心境导向平和。安放在植物观赏区西侧,时间2000年5月。
标题:《海之梦》材质:钢材喷漆尺度:高5米,占地400平米。作者:赵磊。创意:作品以海洋动植物蓝本、环境为依托,由地面铺装和地上抽象造型为语言,刻意创造一个如梦的环境。当人们从作品中走过时,会感觉到像走入到海底的世界一般神奇;给人以梦幻般的感受。安放在码头西,时间2000年5月。
标题:《河马》材质:黑花岗岩。高度:0.5米。作者:孙贤陵。创意:三座散落在草地上的河马,仿佛在河里游泳。人们可以坐在河马身上(也是石头上)玩耍休息,作品力图给人一种错视和联想。安放在植物观赏区,时间2000年5月。
标题:《快乐虫虫》材质:钢板上色。尺寸:2-3米高 10米长。作者:赵磊。创意:作品由一条2米高,蜿蜒的卡通虫虫组成。虫的两边腹侧为两行座椅供人们休息。当座椅被人们坐满时,人们的腿就会自然形成虫子的腿,人腿在活动时,作品所给与观众的感觉就是一条活的虫子。因此,虫虫就会与人们一起形成一个活的、互动的艺术景观。安放在轮滑场东北侧,时间2000年5月。
标题:《老鹰来了》材质:黑花岗岩。高度:1.米。作者:孙贤陵。创意:老鹰捉小鸡,在大自然中小动物生存的不易,作品表现一种对生命的渴望和对自然的抗争,唤起人们对生命的热爱和尊重。安放在北游乐场西北角,时间2000年5月。
标题:《私语》材质:不锈钢着色。高度:3.2米。作者:琴嘎。创意:静静的树林里,两只相爱的鸟在窃窃私语,构成一种祥和的气氛。安放于健身小广场北侧。
标题:《苏醒的圆环》材质:混凝土,砖头。高度:1.7米。作者:朱尚熹。创意:本设计专为特定环境而做。在公园已有的这样一个环境中的小花台上,用砖砌上一个折立的环状造型,其意图一是强化花台功能,活跃视觉感受,二是供人们走近参与,坐下歇息。安放在休闲小广场内,时间2000年5月。
标题:《芽》材质:钢板着色。高度:2.3米。作者:宫长军。 创意:作品灵感来自于春天萌发的幼芽。其实际作用为座椅。设计崇尚简洁。安放于2000年5月,位于银杏广场北侧。
标题:《异形路灯》材质:不锈钢喷漆。高度: 3.7米。作者许庾岭。 创意:让地面的两维装饰延伸到三维的空间里,形成一种很强的趣味性,激发人们想象力。这是一盏路灯?!它能照亮儿,更能照亮你想象的空间。如果你用心去看,你看到的会深得多,远得多。安放在银杏广场东北侧,时间2000年5月。
标题:《蘑菇座椅》材质:花岗石。高度:1米。作者:尹刚 创意:小孩子喜欢充满童趣的世界,本作品借蘑菇的造型设计成儿童座椅,放在草地上,供孩子们游玩和休息之用,同时使他们感受到艺术美的熏陶。安放在南闸口旁,时间2000年5月。
标题:《鸟笼亭》材质:钢材喷漆,石头。高度:4米。作者:尹刚。创意:从小鸟的生存方式联想到儿童们的学习和生活方式。是把小鸟放在笼中,还是把它们放归大自然环境中学习,还是把他们关在学校的大门里?作者给公众提出一个问题,同时也请公众进入亭内歇息。
标题:《时钟与文字》材质:钢板焊接。高度:2.5米。作者:宫长军。创意:时钟是公园的人文环境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作品中古老的象形文字既是图案又可让游人做进一步的猜测和辨认,有极强的公众参与性。时钟和文字的组合在形式上有很强烈的对比效果。安放在北游乐场西南角,时间2000年5月。
标题:《笋》材质:人造石,不锈钢。高度:2.6米。作者:孙贤陵。创意:作品表现在大地上崛起的春笋,对不畏任何压力、 困难、顽强的生命力的礼赞。安放在植物观赏区东侧,时间2000年5月。
标题:《蝴蝶梦》材质:花岗岩。高度:1米。作者:钱瑞泽。 创意:这个作品主要表达一种环保意识,假借史前化石的虚拟形象对灭绝的史前昆虫之回忆,来呼唤人们对自然 的爱护。同时,也尝试地表现化石的质感美,扩大视觉美感的范围,以试图丰富雕塑的美感因素。安放在植物观赏区东北侧,时间2000年5月。
标题:《风树林》材料:建筑架管及扣件构成树形,小风车,锈钢喷漆。高度:8米。作者:朱尚熹。创意:为了与特定的环境形成呼应与对比,这三棵“艺术之树”分别用现成的建筑架管和扣件搭建而成,“树冠上”缀满红色的小风车。小风车随风转动,勾起成人对儿童时代的回忆,对于儿童则可激发他们对未来,对自然,对科学的无限梦想。安放在植物观赏区北侧,时间2000年5月。
标题:《曲》材质:钢板喷色;高度:1.2米;作者:杨金环。创意:《曲》是一件与环境相结合的作品,把长的方体弯成各种好玩的形式,以改变湖岸死板的长横线,使湖岸再看时活泼有趣味。采用强烈的颜色,使作品在四季中都非常的醒目好看。安放在南湖梯式花带前,时间2000年5月。标题: 《地之灵》材质:冷拔钢;长度:15米。作者:北京建筑雕塑艺术工厂研究室许庾岭;位于轮滑场北湖岸边,寓意:我们每个人的童年可能都有过这样的情感经历, 那就是对于天上的星空,地下的生灵以及未知的一切,怀着好奇、恐惧、渴望和敬畏。当我们随着年龄的增长渐渐地失去这种情感的时候,我总想找回它们,哪怕是一点点。
标题:《彩色鸟》位于体委后侧,作者:北京建筑雕塑艺术工厂研究室杨金环;材质:综合材料;尺寸:长/0.4 米、宽/0.4 米、高0.8米。寓意:《彩色鸟》是地下安置的作品,在地下明亮灯光的照射下,是飞、是游、是天上、是地下,留给观者一个想象的空间,一种神秘感,天地的倒置,也自然形成了空间的转换。

优秀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内容来自用户:李敏

优秀共青团干部典型事迹材料
同志,男,1975年9月出生,19啊蒸垂纸致93年12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本科学历,现为市人民医院团委副书记、综合党支部委员。爱思范文23:该同志自参加工作以来,不断坚持党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加强答自力置死自身党性修养和锻断考者话表关干上炼,时刻以饱满的热情、积极投身共青团工作中。他大力加强青年业务、理论知识,文体活动等各种阵地建设,取得了出色成绩,增强众伯样局了团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该同志先后获得“__市创建工作先进个破殖降尔含南续局直名酒人”、“__市优秀基层团干部”等荣誉称号。一、坚持理论武装,强化思想建设。李钢同志按照院党委的工作计划,组织医院广大团员青年认真学习“三个代现表”重要思想、十六大精神,使广大团员青进一步转变观念,更新思维,围绕“一切以病人为中心”岁斤验书好曾犯香松,创造性地开展工品一子量绍作。他积极探索新世纪医院共青团工作新思路,努力构筑全院广大团员青年的精神支柱;广泛宣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学习政治理论、法律和业食车否支宁交民拉尼也务知识,促进了团干和团员青年政治理论和业务等素质的全面提高。通过宣传橱窗及黑他激杀冲慢日外吧求板报,以及采取举办演讲比赛、知识竞赛和各种培训班等途径,在全院青年群众中激发了学习热潮。二、加强组织建设,建立健友能故针爱房践茶粉去全制度。在医院团委的领导下,李钢同志立足于团员青年工作与生活实际,不断更新和政速喜缩如茶春容今灯强化服务手段,主动为青年控绝粒团员搭建服务平台,把医院青年当中蕴藏的潜力和热情延贵费乎激发出来,将他们的聪明才智发挥出来。他深入开展对医船着银氢坚心办受食院

490
标签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