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提瓜危地马拉的建筑特色
艺术风格
安提瓜危地马拉是闻名的巴洛克(Barroco Antigueno)艺术风格的诞生地,而且扩散到拉丁美洲。它输出宗教艺术作品到西班牙。首都提供了巴洛克明烂时代的美洲殖民城市的独特的证据。安提瓜提供了18世纪建筑整体卓越的典范,并且引出精确的考古学地点勾勒出日常生活的脉络。
世界遗产名录
安提瓜危地马拉,位于危地马拉南部的萨卡特佩克斯省,距首都危地马拉城西南约40公里。197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安提瓜危地马拉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安提瓜危地马拉,有旧城和新城两部分。旧城始建于1524年,危地马拉都督辖区建立后,17世纪时为其首府。因屡遭地震破坏,1776年在距该城东北40公里处建新城,即现危地马拉首都危地马拉城。安提瓜危地马拉重建后,仍然体现了西班牙殖民时代城市的风貌。
巴洛克敏槐昌
安提瓜危地马拉和墨西哥城一样,都曾是西班牙殖民统治地区的政治、军事中心。城中央广场称国工广场。四周有棋盘状道路。这样的布局具有当时典型的西班牙殖民城市桥扒特点。中央广场周围建有许多雕琢装饰华美的巴洛克式建筑,广场北侧有市政厅建筑,建有坚固圆柱支撑的两层回廊。著名的方济会修道院为巴洛克式建筑,其大门两侧有螺旋状圆柱,具有鲜明特点。安提瓜危地马拉曾遭地震毁灭性打击,城内房屋低矮,没有高层建筑。
大教堂
安提瓜危地马拉大教堂也矗立在国工厂场一旁。在整个中美洲殖民地化过程中,天主教教会发挥了巨大作用。早期的大教堂,因1583年的地震而倒塌。重建时则极为奢华。随后城内又建造了许多教堂、修道院、神学院。1678年开办了高等学府圣卡洛斯大学等,成为南美的宗教和文化中心。与当时的城市规模相比较,安提瓜危地马拉的宗教建筑物是比较多的,现大部分已损毁,但从遗存的建筑物门廊等可看出当时的繁荣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