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引導學生鑒賞古代詩歌,講到有關春
D解析:D選項,出自岑參《白雪歌送繼了皮拉天作很判所武判官歸京》,詩句想象新座山歡證奇,将胡地大雪風飛的場景來自比作春天盛放的梨花,綜上,D選項正确。A選項,出自白居易《錢塘湖春行》,生動地描繪了詩人早春漫步西湖所見的明媚風光,故排除。B選項,出自孟浩然《春曉》,詩人抓住春天的早晨剛剛醒來時的一瞬間展開聯想,描繪了一幅春天早晨絢麗的圖景,故排除。C選項,出自宋代詩人志南《絕句·古木陰中系短篷》,寫詩人在微風細雨中拄杖春遊的樂趣,故排除。故正确答案爲D選項。
美術、舞蹈、英語三個選項,你必須讓你孩子學一項,你建議學哪個?
這三項我都學過。 在美術上學了以後,畫得還可以,基本上美術課拿的分數還行,但是始終是沒有天分,不可能往這個方向發展。 舞蹈從幼兒園一路跳到初中三年級,甚至高中他們還想找我跳,但是爲了學習我還是毅然決然的拒絕了,畢竟在學校裏面跳舞,即使跳領舞又如何?跳來跳去,最後實際上也就是能夠劈叉下腰之類的而已。我一個男生要這些技能也沒有什麽用。不會這些技能對生活也沒有什麽影響。 英語是對我幫助最大的,從英語上面我掙到了第1個100。靠學外語的技能,賺到了自己的第1套房子。外語才是最有用的,可以用比較輕松的方式,讓你得到舒服的生活。 英語又是高考必考的科目,如果必須要學,肯定學英語,高考的時候也會有很大的幫助。隻要英語技能好,不管以後學什麽專業,但凡遇到有出國的機會,或者是去國外進修的機會,那個機會也多半會是你的。 如果單位有外國人來,你在領導面前秀一下你的口語和聽力能力,在他們面前和外國人談笑風生,領導不重用你都難。最起碼他們出國的時候也會帶上你。 現在國内的中産階級,會外語的和不會外語的賺錢的難度是差别很大的。會外語的普遍更輕松畢竟外國人還是更有錢的,從外國人的口袋裏面掏錢,輕松程度比從中國人口袋裏面掏錢要高的多。 要獲取同樣的收入,從一個外國人手上掙一筆就可以了,但是從中國人手上可能需要掙100次,才能夠達到相同的效果。 所以,外語很重要,如果可以的話,不要隻學一門英語,最好能夠掌握其他的語言。我就既會德語又會英語。 當然了,在我那個年代參加培訓班是不需要花錢的,學校求着你去,所以我在學美術和學舞蹈的時候基本上沒花錢。現在這個年代學什麽都要錢,而且非常貴,比正常的教育還要貴。因此,從經濟條件的角度去考慮,如果都能承受,并且孩子學習能力也強,什麽都可以讓孩子學,如果承受不起,隻能選一樣,建議隻選英語。 我告訴您!這三項我都不會選的“科學”理由!事實證明,這三個領域的“圈内人士”也是這麽做的。 前提是孩子年齡是學前階段: 1美術,是重在藝術思維,重在對生活的理解能力,審視能力,解讀能力!而非繪畫“技術”,每個孩子都是天生的藝術家,而一名藝術家最富有藝術潛質開發的階段,也正是她“小時候”! 國家正在逐步取消美術考級正是因爲上述邏輯!市場上的美術班和美術考級正在扼殺孩子們的藝術天分,這個呼籲!就是多年來國内衆多大師與專業院校的屢屢發聲! 市場上的創意美術是個好理念,但又缺乏專業的教師,所謂專業,是指深知藝術核心元素在課堂教學中的哪個部分,如何保護藝術源動力的基礎上,融入藝術的高級體驗,重點是,還要懂孩子!甚至感受得到孩子對這個藝術内容的審視角度,印象程度,思考維度!這些,在市場上找,不太現實! 帶孩子去體驗生活中的豐富與美好,去鑒賞藝術作品感受藝術能量,是正解!當孩子有了興趣,有了對生活的積累和獨特的理解時,再去尋找到正規渠道的真正專業導師去學習“技術”,并提高“技法”才“正逢時”!好的導師可以把真正的藝術能量傳給孩子。 2英語,這門學科目前的國際趨勢是,屬于基礎必備學科,早已并非優勢學科,就業前景已不是多年前的熱門,應用含金量也不很高!教育部已開始改革。部分省市已經實施了英語中考分值的降低! 在這個翻譯機随手可得,信息化爆炸的時代,英語和德語,法語,中文在未來,誰更主流,其實并不是關鍵,關鍵是,語言學習的潮流已不再是雙語,而是多語!無論是全球前沿的企二代,還是學二代等等,他們由于視野和意識的優勢,通常在孩子很小時,就已經着手準備多語言環境了,我們想想,我們還需要付出大比例的成本和精力用雙語去和他們競争嗎?當然,孩子有意願,和興趣例外!英語不應該消失,而是要留給那些擅長和喜歡他的孩子們! 英語最好的學習方式是在孩子三歲後,母語基本穩定的前提下,開始“浸泡”,多聽,适當看(動畫片都隻看純英語的,字幕不要),重點是要“全語境”!即補課班,哪怕一對一都不是英語學習的正确環境,純正的雙語幼兒園那種至少大半天的讓孩子完全融入英語生活中的環境,才是真正給力的學習條件! 而且,市場上英語補課班,特長班發音标準并不規範,有的外教在國外也并不是“教師”!所以要麽從小就全語境培養好,要麽常規的跟着學校上課就行,要麽去國際學校繼續全語境深造,外面找班,不理智!性價比太低! 3舞蹈,也是藝術一類,藝術圈裏的人,她們對待自己的孩子學習藝術的态度真相是,并不急于讓自己的孩子過早的“刻意學習與訓練”關于藝術的項目,而隻是通過幾年的“吊胃口”,“饞”夠了孩子,然後再很謹慎的給孩子找一位真正專業的老師去學習,而這位老師通常的意義也不僅是教學,還有專業升級渠道的人脈作用! 舞蹈訓練要注意小孩子的骨骼不可以開的那麽早!會影響發育和長個!市場上的很多舞蹈班,會急功近利,誘導家長考級,強化訓練孩子,屢屢發生傷害事故,更可怕的是對孩子身體的未來的隐形傷害是要十幾年後慢慢呈現的!其結果就是不僅在生理上傷害了孩子,在興趣和心理上也扼殺了本來對舞蹈充滿想象憧憬的孩子! 現在的舞蹈課堂也已演變成了徹頭徹尾的“訓練”!那是對動物的方式,不是我們的人的應得!關于美,關于律動,關于熱愛,已經在課堂内容結構的部分漸漸消失,因爲家長們更需要近期得到的,是所謂的結果,學會了什麽,能跳幾支?考級…… 小的時候,多欣賞舞蹈比賽和節目。自己保持住好一點的基本功基礎,等到興緻盎然時,讓孩子再學不遲! 我的女兒三歲時上過一學期的舞蹈課,主要目地是爲了有人教她基本功,和啓蒙興趣的引入,後來至今六歲了,再沒讓她去過舞蹈班,她喜歡看舞蹈風暴,每次都邊看邊自己跳,缺點是動作不标準,優點是對音樂,肢體,情緒的理解更加深刻,熱愛程度日漸深厚!她自己很喜歡依據不同的音樂來自創編舞!而平日的基礎練功她也有在堅持,身體軟度并沒有荒廢,我相信,如果她的未來無論是否進入專業舞蹈,舞蹈都早已成爲了她一生的一個熱愛之一,這是舞蹈特長班本應有的真正價值! 如果隻選一項,一定是英語;如果條件允許,就三者都學。 之所以選英語,基于以下幾點考慮: 一、英語對成績很重要。 英語是孩子從小學到研究生整個學段的必考内容,而且在小學到高中階段,英語是同語文、數學并列的基礎學科,重要性不言而喻。雖然有人說學習不全爲了考試,但至少是主要爲了考試吧?在許多同班孩子都在補習英語的情況下,課外學英語成爲家長不得不爲的選擇。 二、英語對工作很重要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越來越國際化 ,孩子将來工作中很可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英語和使用英語。如果英語學不好,會對他将來工作和學習造成很大的障礙。 三、英語學習要早學習,多學習,語言環垓很重要,而家庭教育大多不能滿足條件 英語不是我們的母語。語言的學習當然是越早越好,帶孩子對漢語的認知成型以後,就應該學習英語了。這個時間以3歲左右爲宜。語言學習分“聽說讀寫”幾個階段,一般家裏不能提供學習英語的環境。”聽”還可以放放錄音,可是”說”就難爲大部分家長了。一來許多家長原來學的就是”啞巴英語”,二來許多家長,這些年不用也張不開嘴兒了;第三就是許多家長對自己的教學能力并不自信。“讀”還可以借助工具幫忙,”寫”那就又難爲家長了。所以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挑選一個專業的英語培訓機構,讓孩子及早學習英語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且要堅持學下去。 關于舞蹈和美術,如果有條件,也盡量學一下。小學階段,功課并不緊張,學英語和舞蹈美術時間上并不沖突。要不然孩子的時間可能就用在了玩耍上。不要輕信快樂教育,釋放孩子的天性,小孩就是應該多學東西,否則才是浪費了孩子的天性。 通過學習的過程中,觀察孩子是不是有這方面的天分和興趣,以确定将來是不是可以走專業的道路,給孩子提供更多的選擇。 但是不建議太早學習舞蹈,因爲有專家說學習舞蹈過早,會影響孩子的身體發育,建議6歲以後爲宜。而且在舞蹈練習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保護,不要給孩子造成身體上的傷害。量力而行。至于美術應該從幼兒園就有學習,學專業的美術,從小學開始應該就可以。 舞蹈和美術,如果沒有天賦,不建議持續學下去,否則就是難爲自己和孩子。當然,還要結合經濟狀況綜合考慮。 一點建議,不當之處,還請諒解。 感謝題主的提問,分享一下我的觀點和經驗 觀點:如果隻能選一項,那麽這個問題應該去問孩子,她最喜歡哪一個?所有的興趣班都是建立在孩子興趣的基礎上,孩子喜歡,家長的堅持,在孩子偶爾偷懶退縮的時候提醒他,鼓勵他,最後一定會收獲勝利的果實。反之,我們僅以大人的眼光強制幫孩子選擇,孩子帶着抵制的心理去學習,最後隻會越越越反感,抵觸,家長又覺得自己花了錢結果孩子不像樣學習,浪費了時間和金錢,最終把所有怨氣撒在孩子身上,導緻親子關系緊張,是大家最不願意看到的結果。如果孩子對這三項都挺感興趣,而家長隻能選擇一個的話,我建議選擇舞蹈。因爲繪畫和英語孩子在學校都會有接觸,學校也有專業的老師教,所以可以不用額外去報名。相反,舞蹈,隻能在校外機構學習,而且舞蹈可以塑造孩子的形體和氣質,長大進入 社會 也算是自己的一項特長。現在很多公司都會有各種團建,如果此時你有很好的特長發揮,也可以在人群中脫穎而出,讓領導對你印象深刻。所以我建議學習舞蹈 經驗:我家老大8歲也是報了很興趣班,我也是邊學習邊摸索的階段,因爲不知道孩子有哪方面的特長,孩子剛開始也不理解這些興趣班,所以就帶他去學習, 探索 。報班的時候學期選擇期交,不要年交。這樣如果經過一學期的學習,孩子對這門課程不感興趣,那就在一期結束後放棄。當然了,這裏選擇興趣班的時候也不是盲目的,所有都去試試,這也浪費時間和金錢,選擇幾個比較熱門的,适合孩子年齡段的去試課就可以了。 以上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我覺得因人而異吧。英語學校老師會教,把去補習班的時間在家裏認真學習了,也事功半倍。我女兒她們班大部分都上新概念英語補習班,每次考試成績都不穩當。有個上補習班的學生,五年級通考,考了85左右,他媽在家長微信群裏問老師怎麽考那麽低?難以置信,我也很迷惑,那孩子家長很負責任,孩子也很用功,每天在朋友圈裏打卡背誦英語單詞和課文,按理說應該能考個更好的成績的。但是這是全市小學五年級通考,電腦閱卷,很公平的。問題到底出在哪裏呢?反之我女兒就三年級時候考過滿分。後來都是95分左右,這次通考竟然考了班級第一。這更加堅定我的決定,有上英語補習班的毛爺爺 ,不如讓孩子學點學習以外的東西,比如古筝,畫畫之類的,有的人認爲這些對學習沒用,還不如學英語實用。我卻認爲相輔相成。學這些沒打算讓她以後靠這怎麽樣的,隻是想讓她陶冶情操,不是将來除了生活就會化妝之類。 今年六年級了,開學老師在家長微信群裏問誰上英語補習班,讓接龍,不上的就幾個。 大家都上,就你不上,把我整的都有點懷疑。要是孩子上了補習班,是不就會更好。我這樣做到底是對還是對呢? 這位家長,您好!我是一位幼兒教師。聲樂、舞蹈、美術、琴法、英語這些專業我都學過。我與孩子在她興趣班的選擇上以前也出現過分歧,不過後來我尊重了孩子的選擇。我來說說我的看法和經曆吧! 一、尊重孩子的選擇。 可能很多家長都會認爲,如果我尊重孩子的選擇,那他可能一項都不會報。别急,我們把這個問題放到後面來說。尊重孩子是因爲隻有孩子自己才知道他到底喜歡什麽。人隻有對自己感興趣的事情,他才能夠産生強烈的動機,才能積極主動地去學習,而不是被動的學,爲你而學。我的孩子對打乒乓球和棋類感興趣,後來我就支持她學了這些。 我孩子在讀幼兒園的時候,我當時很希望她能夠學舞蹈。女孩子學舞蹈氣質會變得很好。不過這隻是我的希望而已,孩子對舞蹈一點都不感興趣。有一次老師對我說:孩子在上舞蹈課的時候,站在那裏一動都不動。我和老師都與孩子溝通了很久,希望孩子能認真上課,并鼓勵她。但是沒用,孩子每次上舞蹈課都是這樣。這說明孩子就是對舞蹈不感興趣。所以,我讓孩子學而她不想學也是沒用的。尊重孩子的選擇很重要。 二、了解孩子擅長的領域。 每個孩子所擅長的領域都不一樣。如果孩子在他擅長的領域中去學習發展,他會學習得很輕松。 相反,在不擅長的領域裏堅持下去,會感到很累。他需要别人幾倍的時間。如何判斷孩子對哪個領域是擅長的呢?看他的語言表達、數學、邏輯思維、藝術感受力、創意等等方面。父母去觀察孩子在哪方面非常突出,就可以建議孩子向哪方面發展。 人的左右腦是不同的,發展也是不平衡的。一般左腦具有語言、概念、數字、分析、邏輯推理等功能;右半球掌管的是人的左邊的一切活動的,右腦具有音樂、繪畫、空間幾何、想像、綜合等功能。 右半腦發達的人在知覺和想像力方面有可能更強一些。 而且知覺、空間感和把握全局的能力都有可能更強一些。 在各種動作上相對更敏捷一些。 左腦發達在社交場合比較活躍,善于判斷各種關系和因果。 左腦發達善于統計,方向感強。左腦發達善于組織。 左腦發達善于做技術類、抽象的工作 因爲左右腦的差異,所以決定了每個人所擅長的事情都不一樣。 英語被人們認爲是非常重要的一門學科。我從學校畢業出來以後就在學英語,我的本科學曆就是英語專業。那時候認爲把英語學好以後自己可以去一些教育機構教學。我學習是非常努力的。每天聽英語、背英語單詞、去英語角練習口語,可是發現自己付出這麽多以後,成績并不是很好。聽力和口語都不好。我感覺自己不是這塊料就放棄了。随後就還在教育領域進行深耕。後來我發現這應該就是左右腦差異而導緻的。 好的專業還要看自己适合不适合,做自己擅長又喜歡的事情會更加輕松,而且還更容易出成績。 你說的這三個選項,如果讓我帶孩子來選的話,她會選擇英語。不過,選英語的原因是因爲英語并不作爲一種興趣去發展,而是因爲考試的需要。沒辦法,大學要學英語,以後出國也要考英語。英語是作爲考試的必考課程和出國以後與人交流的語言工具。所以,是有必要學的,而不是因爲喜歡才學。 如果你想真正的發展您孩子的興趣,那就從他的興趣出發吧!世界上有這麽多學科,總有孩子喜歡的,爲什麽一定要局限于這三個選擇呢? 美術、舞蹈、英語三個選項,你必須讓你孩子學一項,我建議學美術。 這個世界并不缺少美,隻是缺少一雙發現美的眼睛。——羅丹 孩子從小學美術,可以提高動手能力,觀察專注力,還可以受到美的熏陶,學會發現美欣賞美的能力。 靜若處子,溫文爾雅,不就是你嘴裏常說的那個别人家的孩子,說得對嗎? 美術,舞蹈,英語,三項如果說隻能選一項的話,建議選什麽。這個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這三項我們老大都上過,我談一下我自己的看法。 美術,小學一年級時,孩子剛上學,坐不住。朋友們有學美術的,我們試聽了一次,孩子覺得挺好玩,就報名了國畫。學了一學期孩子不想學了,就不了了之了。另外一同學因爲喜歡就一直學到現在,區裏市裏的文藝展演老拿一等獎。聽媽媽說準備考美院。 如果有很明确的培養目标,孩子将來要走這條路,從小就要接觸,如果到高中了想考中央美院之類。再學習時間上就有些緊張了。并且現在藝考也不是大家想象的那麽簡單。所有的前提是孩子喜歡,至少不排斥。 舞蹈,大部分的小女孩小時候都練舞蹈,對于提高女孩子氣質和身材都有着不可否定的功效。我們家孩子這項愛好從小到大一直堅持着,到現在高二了還在練,也不準備走藝考。 可能有人覺得不值得,但任何一項愛好堅持下來都有她的好處,孩子從小到大參加了無數的展演,有着良好的舞台經驗和台風。能夠在全校師生面前從容自信的演講。也是一種能力吧。 舞蹈和其他特長相比缺點就是,如果你不練了,身子骨就硬了。不像樂器和美術之類的你學會了就是學會了。不管啥時拿起來就能彈能畫。 和美術的選擇一樣,如果目标明确可以選擇從小學,如果到三四年級學就有些晚了,骨頭變硬了,有些費勁。 英語,我們家孩子從幼兒園開始啓蒙,到小學四年級開始學新概念,小學6年級之前學了新一和新二的前半部分,初中英語一直是優勢學科。英語學習上很少發愁。聽力和發音都很标準。也是從小到大學的所有培訓班中在應試教育中受益最大的。 總上所述,站在應試教育的角度下,如果你走一般的升學路子,隻能選一項的話,力推英語。其他的兩項隻是錦上添花。而英語的學習如果上心了,的确對應試教育有很大的幫助。 有教無類! 教育大師孔老師說了,孩子都能教好。但是,現在好多孩子,都讓糊塗家長和老師給耽誤了! 比如提問的這位,就很可能在誤人子弟。 人和人差大了去了! 興趣愛好,成長經曆,智商水平,性格體質…… 世界上就沒有一模一樣的孩子。所以怎麽會有一種教育方式,放之四海而皆準呢?怎麽會有一種學習方式,是适應于所有孩子呢? 我們隻能說,根據教綱,美術和英語課是在綱教程。所以要學習。但是,沒有一種課外學習種類的建議,對所有孩子都有用! 有的因爲學鋼琴,父子反目。 有的因爲念英語,母子成仇! 還一個,我知道的。孩子骨骼發育不良,媽媽偏逼着學舞蹈。結果一練功,骨裂了,孩子受傷後痛哭不已!醫生說可能以後影響行走…… 家長傻眼了! 我弟弟倆個兒子,差一歲半。他們的故事,我說說,你聽聽: 就叫一對猴子實驗吧! 大猴子和小猴子是同父同母。同家同宅。同一個保姆,同一個接生醫生,連床鋪,衣服,食物,玩具…… 全都是一模一樣。 如今,十二歲的大猴子。學霸一枚! 奧數比賽冠軍。還是班長。詩歌大賽一等獎。鋼琴八級。就這麽說吧!大猴子得的獎狀相當于我(他大姑)和他爸爸,和他弟弟,和他媽媽得過的獎狀的總和。 獎狀證書可以糊滿牆了! 老師說了,這就是北清的苗子!他最喜歡的就是,律師羅祥老師的講課。一個小學生,愛好就是聽法考(律師資格考試)補習。你說奇不奇? 大猴子的理想是當人權律師。 另一個兒子是小猴子。 小猴子在學校也是“有名有号”的。人送外号: 學棍!惡棍的棍! 他以一己之力,讓整個年級蒙羞。在四個班裏發展了黑 社會 骨幹。他有一次想打一個同學。他完美的避開了所有的監控器,動用了七個同學,調出了自己的仇家,來到廁所裏,然後指使打手行兇! 還制造了自己不在現場的完美借口。 他正在和女朋友一起吃飯呢?就在監控系統的攝像頭下…… 要不是一個手下失誤了,在操場提前 推了一下“受害者”,這個奇怪的“廁所摔倒案”,還破不了呢?(他哥哥說了,以後給他弟弟辯護不要律師費) 至于學習。小猴子已經“初嘗禁果”了。不及格在三年級就出現了。 小猴子的愛好就是說相聲。報菜名他倒背如流。“燒花鴨,燒鹿尾,燒子鵝………”好長一段呀! 他還會唱“探清水河”。說快闆, 喜歡二胡,拉的出神入化。那好像要出喪似的琴聲,如泣如訴。 害得鄰居家的阿姨都不敢單獨在家呆着! 害得隔壁的剩女王大姐,剛搬來半年,就抓緊時間相親去了! 害得樓下的王奶奶總想老伴,老夢見他!雖然老伴已經去世二十年了…… 害得我都吃不好飯了。我吃飯,他拉琴,我總覺得是在吃老家“大白席”。 他就是頑固的不喜歡鋼琴。什麽舒曼,肖邦,莫紮特,加一塊不如阿炳。 小猴子還喜歡畫畫。 看見什麽畫什麽?惟妙惟肖。但是,他讨厭繪畫班。 我專門請教了一位美術家協會的理事,問這種情況怎麽辦?看了小猴子的習作,專家的建議是:“千萬不要報班!”讓孩子自己發揮自己的理解。他有繪畫的天賦。 過早報班就毀了…… 小猴子七歲時的油畫作品: 海洋中。在新加坡一家畫廊展出後,拍賣出了,八百五十新元的價格(相當于三千人民币)。我弟弟說,小猴子以後可以用藝術養活自己。 小猴子的英語極差。從小就不喜歡。不愛背單詞。(大猴子十歲時,都能用英語作詩了) 沒有一模一樣的孩子。隻有刻闆的,一模一樣的教育方式! 每個孩子都是天才,但是,絕大多數的天才都會被扼殺的! 别再這樣刻闆的教育孩子了。認真觀察,認真思索,然後做出适合孩子的學習選擇。這很重要!否則會出現學一行,厭一行的情況。 教育不是自助餐!随便吃…… 美術。 美術和舞蹈看起來都是一種特長,英語現在是孩子們在學校必學的科目。 但是如果隻選一項的話,我選美術。 如果我現在是一個初中或者高中生的家長,可能我會選擇英語,因爲英語關乎成績。 但我現在是一個5歲孩子的媽媽,我選美術。 在我看來,美術、音樂,就跟文字一樣,是一種表達的方式。 難過的時候,有人選擇唱歌、有人選擇寫字(寫小說、日記、信件等)、有人選擇畫畫、也有人選擇彈奏樂器。 開心的時候也一樣。 我選擇畫畫,就是想讓孩子可以多一種表達自己、表達情緒的方式。 這樣他有情緒的時候,可以寫,可以說,可以畫…… 我不求他用這種方式謀生,也不求他用這種方式揚名。 隻是希望他可以更全面的,表達自己,表達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