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首关于夏日古诗词及赏析

夏天除了炎热,其实也有这么一抹清凉,从句句古诗词中自可得见……
夏日山中
【唐】李白
懒摇白羽扇,裸袒青林中。
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
全诗写出了作者在山林无拘无束,旷达潇洒,不为礼法所拘的形象,有魏晋风度。 诗人忘情沉醉于“夏日山中”,悠悠然一种自乐自足的逍遥,特别是对个人情感的放纵与宣泄,可以说达到了极点。
山亭夏日
【唐】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精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此诗写山亭夏日风光,用近似绘画的手法,描绘了绿树阴浓,楼台倒影,池塘水波,满架蔷薇,构成了一幅色彩鲜丽、情调清和的图画。
齐安郡后池绝句
【唐】杜牧
菱透浮萍绿锦池,扒和夏莺千啭弄蔷薇。
尽日无人看微雨,鸳鸯相对浴红衣。
此诗展示了一幅优美的画面:在濛濛丝雨的笼罩下,有露出水面的菱叶、铺满池中的浮萍,有穿叶弄花的鸣莺、花枝离披的蔷薇,还有双双相对的浴水鸳鸯。
闲居初夏午睡起
【宋】杨万里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梅子味道很酸,吃过之后,余酸还残留在牙齿之间;芭蕉初长,而绿阴映衬到纱窗上。春去夏来,日长人倦,午睡后起来,情绪无聊,闲着无事观看儿童戏捉空中飘飞的柳絮。
纳凉
【宋】秦观
携扙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牀。
月明缺此庆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此诗以纳凉为题,诗中着力表现的是一个绝离烦热之处。诗人首先经过寻访,发现了这个处所的秘密,其次进行具体布置,置身其间,与外境融而为一,把思想感情寄托在另外一个“自清凉无汗”的世界。
喜晴
【宋】范成大
窗间梅熟落蒂,墙下笋成出林。
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
范成大喜欢在窗前种梅树,夏可尝青梅,冬可赏梅花。这首诗大概[意思是说窗前的梅子熟落蒂了,墙角下的竹笋也长成了林。整天下雨都不知道春天已经结束了,天一晴才发现原来已到深夏。
菩萨蛮·回文夏闺怨
【宋】苏轼
柳庭风静人眠昼,昼眠人静风庭柳。
香汗薄衫凉,凉衫薄汗香。
手红冰碗藕,藕碗冰红手。
郎笑藕丝长,长丝藕笑郎。
这首词上片,情景交融,写闺中少女夏日的生活容貌。下片,以物传情,以闺中少女嘲笑郎君写伏握醒后的怨思。此词用意虽不甚深,词语自清美可诵。
忆王孙·夏词
【宋】李重元
风蒲猎猎小池塘,过雨荷花满院香。
沈李浮瓜冰雪凉。
竹方牀,针线慵拈午梦长。
小池塘里,风中的水草猎猎有声,雨后的荷花更散发出沁人的芬芳,使得满院都是荷花的香味。炎热的夏季,享用着投放在井里用冷水镇的李子和瓜,真象冰雪一样凉啊!竹制的方牀上,谁还有心思去做女工呢?
女冠子·淡烟飘薄
【宋】柳永
淡烟飘薄。莺花谢、清和院落。树阴翠、密叶成幄。麦秋霁景,夏云忽变奇峯、倚寥廊。波暖银塘,涨新萍绿鱼跃。想端忧多暇,陈王是日,嫩苔生阁。
正铄石天高,流金昼永,楚榭光风转蕙,披襟处、波翻翠幕。以文会友,沈李浮瓜忍轻诺。别馆清闲,避炎蒸、岂须河朔。但尊前随分,雅歌艳舞,尽成欢乐。
此词上片描绘了初夏的自然风光和万物生机勃勃的景象;下片通过运用大量典故抒写出词人愉悦的心境。整首词明快畅达,颇具豪气,又不涉艳情,在《乐章集》中是一首较为特别的词,也是一首值得称道的词。
夏词
【明】智生
炎威天气日偏长,汗溼轻罗倚画窗。
蜂蝶不知春已去,又衔花瓣到兰房。
智生诗多清新淡雅,一如其端庄为人。这首吟咏夏景之诗,尤为新颖可喜。写的是琐碎小事,平凡生活,却能巧出新意,令人击节赞叹。观察的细致入微,描写的准确生动,使这样一首短短的绝句,能经历时间和空间的考验,永久流传。
更多热门文章推荐:

南宋诗人范成大

范成大诗词作品介绍360问答历史趣闻 lishiqu参研王wen2016-10倍延三总-07 16:06:18夜阶示字号:大 | 中 | 小分享:[导读]范成大是南宋年间最为出名的诗人之一,历朝历代以来都有着很高的声望,他的诗词一直以来都备受好评,那么范成大到底有哪些经典的诗词损资六随丰进年松指呢?这里我我就

范成大诗故材倍能就香接江词作品介绍

范成大是南宋年间最为出名的诗人之一,历朝历代以来都有着很高的声望,他的诗词一直以来都备受好评,那么范成大到底有哪些经典的诗词呢?这里我星反我就为大家推荐范成大诗词之中的船色委前草精品跟大家分享一下。

范成大的诗词

说到范成大的诗词,最先被想到的就是他后期创作的《四时田园杂兴》,这是范成大田园诗的一个 *** ,总共有着六十首,它们是范成大在经过长时间的乡村生活之后创作出来的经典田园诗,其中有不少的名篇,比如其中的夏日第二首“梅子金黄杏子肥,麦练花雪白菜花稀”这两句诗简单的通过“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这些一向表现了江南乡村里面初夏时节的风光,其中花果俱全,形色兼备,可以说是别具风味。之后诗歌的第三句就是描绘了当时田园之中,农民早出晚归的繁忙生活如针界吗工销守河件转事,只有蜻蜓蝴蝶飞来飞去,以这样以动衬静的方式来表现那个时节农民的生活方式

范成大虽然主要还是以诗见长,但是他的词也相当不错,其中有一篇《水调歌头》就很有意思,这首词大概是作者在1177年的中秋时节黄创作的,开头就是“细数十年事,庆十处过中秋”表达了当时诗人到处为官,不请协得修养的艰苦,而这样丰富的经案也氧均垂充效历也让他心生感慨,在规已很继太这样的夜里抒发了作者“不胜漂泊之叹”同时还表现了作者半生辛劳,功业无成的悲戚,之后作衣积家族业她也种夫立者借嫦娥抒发感慨和辛弃疾的“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颇有相似之处,但是不同的是,辛弃疾依旧积极奋进,而范成大却是生出了归隐之心

范成大一生诗词众多,黑流传后世的也不在少数,对于后世影响非常深刻。

南宋范成大是什么人

范成大是中国古代有名的文学家、大诗人。他出生于南宋年间,面对着当时混乱的朝政能够保持本心,不屈从于权贵,品德高尚,再加上文采出众,所以在当时文坛有着很高的声望,对于之后的诗文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范成大画像

范成大是宋钦宗的时候出生的,他年少聪慧,甚掉星艺春衡态乐医出十来岁的时候就饱读诗书,能够自己创作了,在1142年的时候,范成大不过是16岁,他就在应试做诗词歌赋的时候得到了好评,之后他苦心读书,十年不曾出山,因此自称周发圆此山居士。出山之后,范成大一举考中进士,之后的一段时间政绩不错,连连升官,但是在担任尚书吏部员外郎的时候被人诬陷导致被贬官。后来又被启用为官,针对当时绢价过高,而以绢价来统计赃物定的罪很重的局面,范成大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在他的努力下,绢估价升高,而刑罚减轻了。

之后宋金签订条约的时候,范成大奉命出使金国完成议定受书的礼仪,面对着金国朝臣的压迫,范成大没有屈服,很好的完成了人物,展现了他不屈不挠的气节,因此得到了宋孝宗的信任,之后范成大屡受重用,但是因为朝中小人不少,所以一直很难整顿吏治,之后随着年岁的增长,范成大几次请辞,南宋朝廷都没有允许,直到1192年的时候范成大才因为女儿病逝得以回乡归隐,这个时候范成大已经是年老体衰了,在生病的情况下依旧坚持将自己的诗文整理成册,最后在1193年的时候因病去世。

陆游杨万里范成大的关系

陆游、杨万里、范成大这三个人有什么关系吗?大家都知道陆游、杨万里、范成大是著名的诗人,三个人同处于一个时期,在诗的造诣上可谓是赫赫有名,那么陆游、杨万里、范成大有什么联系吗?

陆游画像

其实陆游、杨万里、范成大是中兴四大诗人其中的三个人,还有一个是尤袤,这四个人就是中兴四大诗人,也叫南宋四大家。陆游,都说六十年间万首诗,就是形容陆游,陆游的诗其实是分为了两个时期所作,在他四十二岁之前只有百余首,都被陆游烧掉了。

陆游的诗,在和平时代,可以读读他闲适的小诗,在动荡年代,可以感受他激昂的爱国情怀。因此,陆游的诗也是有两种大的风格,诗词的字数虽不多,但陆游诗的风格和气势总是会让人读完感同身受。杨万里,南宋著名世人,相传一生著有诗两万余首,但现在存在世上有四千二百余首。例如《念奴娇》《闲居初夏午睡起》《昭君怨》等,但杨万里的学问渊博,他的诗不拘一格,一直都有所变化,但不变的是给人淳朴自然的感觉。

范成大,留在现世的诗比较少,因此大家对范成大的名字或许有所陌生,但他的成就并不低,否则也不会与其他三人并称南宋四大家。范成大主要是写田园诗,他的作品在当时就很有影响力,诗的风格轻巧,善于使用一些佛典。晚年著作的《四时田园杂兴》是范成大的代表作,被钱钟书还评价为中国古代田园诗的集大成。

南宋名臣范成大传

范成大是中国古代有名的诗人,他的一生经历丰富,无论是为官执政还是诗词歌赋都有很深厚的造诣,他生长在动荡混乱的南宋年间,面对着当时的朝政,他无力挽救,只好竭尽所能造福百姓因此得到了百姓的爱戴,同时他大量的诗歌创作也为后人留下了很多宝贵的精神财富。

范成大的画像

范成大的一生是比较丰富的,他从下就聪明好学,后来在禅寺之中十年苦读,一朝出山就是考中进士功成名就,之后他历任了司户参军、枢密院编修官、校书郎等职位,中途虽然也有过被贬官的经历,但是后来还是再次被启用,在1168年的时候范成大得以进攻向宋孝宗阐述自己的观点,觉得现在朝廷里面很多的人力物力都被一些不必要的事情给耗费了,宋孝宗采纳了他的建议,之后安排他去处州做官,他创立了义役之法,受到了当地居民的认可。

后来宋孝宗想起当时和金国签订盟约的时候忘了议定受书这个过程,感觉不太开心,就任命范成大为代表前去谈判,商讨归还北宋皇帝的陵寝所在地,并且将这个被遗忘的礼仪重新进行一遍。范成大于是慷慨赴金,别说范成大在金国也有粉丝,当时金国的使者还模仿他的着装。之后在金国众多大臣和太子的威胁之下,范成大面不改色的完成了任务,得以全身而退。

回来之后,范成大更受重用,但是也受到了小人的诬陷,在1171年的时候范成大离别了余杭,开始了他漫长的“南宅交广”之行。之后在晚年的时候范成大有过很长的一段隐居生活,这为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最后在1193年的时候因病去世,享年68岁,被追封为崇国公。

南宋诗人范仲淹和范成大是什么关系

在宋朝年间有过很多惊才绝艳的人物,有不少人在中国文坛留下了鲜明的轨迹,这里要说的就是南北宋两朝两个大名鼎鼎的大臣,范成大和范仲淹。他们两人都是有名的诗人,对于后世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那么他们到底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呢?

范仲淹的画像

范仲淹和范成大都是宋代历史上出类拔萃的人物,他们有着较为接近的宗族关系,他们都是姑苏范氏人,纵观他们的一生,会发现他们的人生有着很多的相似之处,他们早年的生活都比较的艰苦,很早就失去了父亲,体会到了人生的艰苦,之后又都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考取了功名,展现了卓越的政治才能,甚至都曾经有过外交经历,展现了不屈的气节和优秀的外交能力,他们虽然都曾经身居高位,但是却都没有当过宰相,也不能大刀阔斧的改变当时的朝政,而且他们的身体都不是太好,在晚年的时候都有着隐退的心思。

当然他们也有着不一样的地方,首先范仲淹身为北宋时期的人物,面对的局面和范成大是截然不同的,所以表现出来的才华也是不一样的,范仲淹的成就更多的是体现在他的教育思想和文化影响,而且范仲淹在当时还曾经去过边塞,亲自参与过战争,因此表现出了不俗的军事能力。相比而言范成大更多的成就是表现在他的诗歌创作上,他到过很多的地方,游览过南宋的诸多美景,因此留下了很多游记和描述各地风光的诗歌。

范成大的号是什么

众所周知,古代的那些个诗人什么的总是会有一些外号、雅号什么的,比如李白号青莲居士这样的,那么范成大又有着什么样的雅号呢?为什么会取这样的雅号,这些雅号之中又有着什么样的故事呢?

石湖居士范成大

范成大一生总共有过连个比较有名的雅号,早年的时候他曾经在一座禅寺里面辛苦的学习,整整十年,足不出户,学有所成,于是在当时范成大就自取雅号为此山居士,取了唐代诗人的“只在此山中”的诗句。范成大这十年闭关收获的还是非常多的,他一出山就考中了进士,也算是不白费这十年寒窗苦读。之后范成大几次身居高位,但是因为南宋的局面就是那样的,南宋的统治者也没有什么雄心壮志,所以也不能改变什么。

等到了后来范成大看破了朝政的昏暗,在晚年有过很长的一段时间都是隐居山野,而这段时间给他后期的创作带来了丰富的素材,也正是这段在石湖的隐居生活让他获得了石湖居士的称号,从此以后这个雅号就一直跟随着他。

这段“石湖居士”的隐居生活让范成大看到了很多江南乡村的老百姓的生活情况,也因此留下了很多经典的诗歌,其中的《四时田园杂兴》更是名留青史,影响了无数的后来人,也让他被人认为是继陶渊明以后最杰出的田园诗人。

综上所述,范成大的两个雅号“此山居士”和“石湖居士”都和他常年的宅居生活有着关系,几乎都是十年隐居的结果。

470
标签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