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金刚(佛教神祇)详细资料大全

四大金刚,是中国汉传大乘佛教中四尊守法尊天神的代称,分别是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和北敏吵咐方多闻天王桥纯,是佛教伽蓝中,最为重要的护法神,相传做于须弥山。

基本介绍

  • 中文名 :四大金刚
  • 其他名称 :四大天王
  • 登场作品 :《西游记》
  • 出处 :二十诸天

来历,民间传说,人物形象,民间形象,佛教形象,

来历

四大金刚即四大天王,出自婆罗门教即印度教神话的二十诸天,分别是:多闻天王、持国天王、增长天王、广目天王。二十诸天是吠陀神话中八部众之中的诸位天神。佛教创立之初尚处於哲学范畴,随着佛教逐渐发展,将印度教神话的八部众(诸天、龙众娜迦、夜叉、阿修罗等部族)纳入佛教神话当中。 四碰纤大尊天王是佛教的护法天神。四大天王,又称护世四天尊王,是佛教三十三天中的四位尊天大神,位于第一重天,第一重天又叫四天王天,通常分列在净土佛寺的第一重殿的两侧,天王殿因此得名。坊间传闻四大尊天王护世于须弥山山腰上的四天。 佛教把世界分为欲界和“六欲天”。 欲界:人类社会,地狱,饿鬼;六欲天:超于人鬼以上的天界,天神所居。六欲分为六重,第一重便为“四天王天”。

民间传说

五台山秘魔岩神通广大泼法金刚;峨眉山淸凉洞法力无量胜至金刚;须弥山摩耳崖毗卢沙门大力金刚;昆仑山金雫岭不坏尊王永住金刚。 四大天王民间又称“四大金刚”,即东方持国天王,名多罗咜,身白色,穿盔甲,手持琵琶,主乐神;南方增长天王,名毗琉璃,身青色,穿盔甲,手握宝剑,护法神;西方广目天王,名毗留博叉,身白色(另一说法是红色),穿盔甲,手持蜃(据明·杨慎《艺林伐山》云:“蜃行似蛇而大音顺。”有人曰蛇或龙,皆误)传法神;北方多闻天王,名毗沙门,身绿色(另一说法是金色),穿盔甲,右手持宝伞,左手握银鼠,降魔施财之神。 根据印度佛教传说,在须弥山中有一山名犍陀罗山,山有四峰,四大天王便各居一峰,护一方天下,故称四大天王。在中国古代,四大天王还有“风调雨顺”的含义——持剑者风(锋)也;持琵琶者调也;持伞者雨也;持蜃者顺也。这也反映了农业社会人们对丰收之年的渴望。

人物形象

民间形象

(1)东方持国天王:身白色,穿甲戴胄,左手把刀,右手执鞘; (2)南方增长天王:身青色,穿甲戴胄,持宝剑; (3)西方广目天王:身红色,穿甲戴胄,左手执鞘,右手把赤索; (4)北方多闻天王:身金色,金甲胄,左手执宝塔,右手执三叉戟,脚踏三夜叉鬼。

佛教形象

佛教的四大天王汉化便形成中国罗汉堂中的“四大金刚”,成为“风调雨顺”的化身: (1)东方持国天王魔礼海:掌碧玉琵琶一把,职调。 (2)南方增长天王魔礼青:掌青光宝剑一口,职风。 (3)西方广目天王魔礼寿:掌紫金龙花狐貂,职顺。 (4)北方多闻天王魔礼红:掌混元米伞一面,职雨。

480
标签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