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奈油画垂柳的赏析


《日出·印象》《日出·印象》描绘的是在晨雾笼罩中日出时港口景象。在由淡紫、微红、蓝灰和橙黄等色组成的色调中,一轮生机勃勃的红日拖着海水中一缕橙黄色的波光,冉冉生起。海水、天空、景物在轻松的笔调中,交错渗透,浑然一来自体。近海中的三只小船,在薄雾中渐渐变得模糊不清,远处的建筑、港口、吊车、船舶、桅杆等也都在晨曦中朦胧隐现……这一切,是画家从一个窗口看出去画成的。如此大胆地用“零乱”的笔触360问答来展示雾气交融的景象。这对于一贯正统的沙龙学院派艺术家来说乃是艺术的叛逆。该画完全是一种瞬间的视觉感受和活泼生动的作画情绪使然,已往官方学院派艺术推崇的那种谨慎而明确的轮廓,呆板而僵化的色调荡然无存。这种具有叛逆性的绘画,引起了官方的反对。这幅名画是莫奈于1872年在阿弗尔港口画的一幅写生画。他在岁知传美气粒走想肉定同一地点还画了一张《日落》,在送往首届印象派画展时,两幅画都没有标题。一名新闻记者讽粒素乱合选刺莫奈的画是”对美与真实的否定,只能给人一种印象”。莫奈于是就给这幅画起了个题目——《日出·印象》。它作为一幅海景写生画,整个画面笼罩在稀薄的灰色调中,笔触画计被属场费溶首布粒得非常随意、零乱,展示了一种雾气交融的景象。日出时,海上雾气迷朦,水中反射许很八陈解查职束灯移望着天空和太阳的颜色.岸上景色隐隐约约,模模糊糊看不清,给人一种瞬间的感受.当1884年莫奈和一群青年画家举办展览时,这幅《日出·印象》遭到了诽谤和奚落。有的评论家挖苦说:“毛坯的糊墙纸也比这海景完整!”更有人按这幅画的标题,讽喻一莫奈为首的青年艺术家们为“印象派”,于是“印象主义”也就成了这个画派的桂冠。该画1985年前被抢劫,据法国被盗艺术品侦缉处1990年12月6日,在科西嘉岛一座别墅中查获。


《垂柳》—莫奈

《垂柳》 Weeping Willow1918年-1919年 金贝尔艺术博物馆 沃斯堡 布面油画 宽1200mm 高997mm 作品说明: 莫奈晚年不再离开吉维尼四处旅行的很大原因是他对于家庭的眷恋,由于意外和伤病,他的亲人在他晚年时期相继离开,妻子爱丽丝去世于1911年,儿子吉恩去世于1914年,同年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则使得两个孩子奔赴战场,家中其他的勤杂人员也为了躲避战火而先后离开,这让原本就十分宽大的庭院更显空旷,而莫奈认为自己有义务作为大家长留在这里。 1919年他创作了10幅以“垂柳”为主题的作品,在这一系列中,垂柳大都具有晦暗不明的颜色和扭曲挣扎的形态,不但表现出当时莫奈极度悲痛的心情,也成为他晚年绘画风格的代表模式。由于画家视力逐渐衰退,自1914年后他便开始创作尺寸较大的作品,《垂柳》是其中少数几幅在画架上完成的作品之一。与充满异国风情的睡莲一样,垂柳也是莫奈指定栽种在池塘岸边的植物,其妖娆扭曲的枝干、如瀑布般垂下的柳条和在水面优美的倒影,都被记录在他的画面中。


200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