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什福爾的逃亡》是愛德華·馬奈在1881年(48歲)時在法國巴黎創作的印象派的藝術作品,屬于現代藝術時期的碼頭畫題材的藝術作品,《羅什福爾的逃亡》的尺寸73 x 80 cm,使用油畫,帆布,目前該藝術作品由奧賽博物館保管。

《羅什福爾的逃亡》

《羅什福爾的逃亡》藝術作品賞析

藝術作品名稱:《羅什福爾的逃亡》

藝術家名稱:愛德華·馬奈

館藏地:奧賽博物館(奧賽博物館共有676件藏品)

羅什福爾的逃亡是愛德華·馬奈在1881年(48歲)時在法國巴黎創作的印象派的藝術作品,屬于現代藝術時期的碼頭畫題材的藝術作品,羅什福爾的逃亡的尺寸73 x 80 cm,使用油畫,帆布,目前該藝術作品由奧賽博物館保管。

《羅什福爾的逃亡》是19世紀印象主義的奠基人之一愛德華·馬奈于1881年繪制的著名畫作。畫作中的主要内容是羅什福爾乘船逃亡時的場景。此畫作收藏于奧賽博物館。這幅畫是1880年12月以後由馬奈畫的羅什福爾逃亡的兩個版本中較小的一個。另一個版本在蘇黎世的昆斯圖斯。羅什福爾強烈反對帝國政權,于1868年創辦了政治報紙《拉蘭登》。這家在布魯塞爾出版的報紙很快就被禁了。1873年,這位記者因在公社期間的角色而被判處勞役。在1874年,他令人驚歎的海上逃亡,激發了馬奈的創作靈感,在事件發生六年之後,畫出了這幅偉大的藝術作品。這位藝術家等待着1879年1月共和黨在參議院和衆議院的勝利,以及1880年7月允許逃亡者返回法國的公社大赦法。他打算在1881年的沙龍中展出他的畫作。馬奈通過紀念一個他沒有親眼目睹的六年前的事件,徹底改變了傳統上僅局限于古董或神話題材的曆史繪畫流派。畫作中的羅什福爾,在一個小劃艇的船尾,他的一頭亂蓬蓬的金發“像一個火辣辣的大碗”,幾乎被認出來了。和他一起的還有他的共犯。孤獨和危險的感覺可以通過這艘船的大小來感知。一個電光閃爍的海洋,用随意的小筆觸繪制出,淹沒了整個畫布。馬奈的畫将羅什福爾的小舟置于畫面左上部,茫茫海濤幾乎吞噬整面畫布,一種孤絕蕭殺的危險氣氛呼之欲出。近看那些細碎的波濤,筆刷的走向是明顯的。但無邊無際的大海令人驚歎地喚起了危險和戲劇性。羅什福爾逃往比利時布魯塞爾後繼續他的政治抵抗生涯,屢次被抓被放,直到1871年在巴黎被捕,被判終身監禁,并流放新喀裏多尼亞。1874年,羅什福爾乘美國船隻成功逃亡舊金山。這幅畫中波濤的處理略顯雜亂無序,可借此感受到畫家在從現實主義手法向印象派手法轉變過程中的摸索。也正是這樣的轉變,這種标志性的碎筆塗抹法,被古典學院派批評爲“兒童的塗鴉”、“未完成的藝術作品”。

《羅什福爾的逃亡》藝術家簡介

愛德華·馬奈(法文:Édouard Manet,1832年1月23日-1883年4月30日),出生在法國巴黎的寫實派與印象派之父。

馬奈的畫風乍看之下應該屬于古典的寫實派畫風,其人物細節都相當有真實感。但馬奈之所以也被歸爲印象派畫家的原因,在于他所畫的主題,颠覆了寫實派的保守思考。要畫戰争,就畫沖突性高的,被處決的畫面。要畫野餐,就畫争議性高的對比,裸女自然的坐在穿西服的紳士當中。馬奈很明顯的表示出,印象派并不僅僅靠繪畫技巧來與衆不同,主題也可以重新思考的一個概念。

愛德華·馬奈死于1883年4月30日,死于梅毒和風濕病。這種疾病導緻疼痛和局部癱瘓。 他的左腳因爲壞疽被截肢,手術11天後去世,年僅51歲。

190
顯示驗證碼
沒有賬号?注冊  忘記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