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着镣铐起舞

      闻一多先生在中国近代新诗首喊晌史上提出“镣铐说”,主张作诗要有格侓,就像“戴着镣铐跳舞”一样,而其中的“镣铐”即为诗的格侓。先生的“镣铐说”对于中国渗纯近代新诗的变革和发展所做出的贡献是毋庸置疑的,而我想到的更多是它对我们人生中为人处事的意义。

      人生的舞台可大可小,可无论如何,为人处事是需要有点“束缚”的。

      当学生时代置身于学习环境之中时,“镣铐”可以是“学习义务”、“学习任务”等,需要我们在学习中常常以此为前提学习;当青年时期置身于社会职场的大环境中时,“镣铐”可以是“工作目标”、“工作制度”、“行业职责”等等,这时同样需要我们常常将这些“束缚”置于心中,依此前行;而当中老年时期置身于自己的温馨小家庭环境时,“镣铐”又可以是“家风”、“责任”等,同样也需要我们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处于人生的各个不同时期的我们都不可避免地且有必要地戴上相应的“镣铐”。

戴着镣铐跳舞新古典主义

      然而,在人生的舞台上“镣铐”虽然需要戴,但是我们有必要关注一个者锋关于“度”的问题——对戴“镣铐”度的把握。“镣铐”戴少了,戴轻了,会使我们放纵,难以稳定、保险地完成自己想做的事,“镣铐”戴多了、戴重了,会限制我们的手脚和思维,则使我们难以在人生的舞台上跳出美丽的舞蹈。

        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尼采曾说:“ 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显然,我们的人生中需要每天“起舞”,完成自己想做的事,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可是当我们的手脚被“镣铐”束缚得太多、太重时,又怎能灵活地、快速地完成它们?当我们将自己的手脚上戴满镣铐时,我们又何尝不像是契诃夫笔下《套中人》里的别里科夫?由此可想象,“束缚”过多会使我们处事变得迂腐、过于小心谨慎、故步自封。

      戴着镣铐起舞,一方面需要我们在人生中的各个环节、环境中需要遵循一定的规矩、制度、道德义务等,一方面又需要我们注意“镣铐”的大小和轻重,不可在生活中过于保守、故步自封,从而失去了自信、果敢、创新等优良的性格品质。

      着眼于当下而言,每一个个体生活在祖国的土地上,那么就需要一定程度地戴上相应的“镣铐”,即履行公民的义务,遵守国家法律制度、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等,这便是我们处事的必要前提,而我们与社会上的各行各业的人进行交往时,又需要践行相关的道德义务,这便是我们“为人”的必要前提。然而面对学习环境、职场环境或者其他大环境中时,我们有时又需要对我们的处事方式进行创新、改变我们的思维习惯,以此来达到自我素质和能力的提高,这时我们又是不该继续往身上加“镣铐”的了。

      从闻一多先生针对近代新诗发展变革而提出的“镣铐说”,到我们人生中的各种“镣铐”问题,“戴着镣铐起舞”,似乎一直是一门有趣的学问,它值得我们去思考与探索,对我们的生活是有着一定程度地影响的。

最早提倡新诗

正确

200
标签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