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美是什么意思?详细点介绍下
唯美主义运动(Aesthetic movement)是于19世纪后期出现在英国艺术和文学领域中的一场组织松散的运动。提倡“为艺术而艺术”,强调超然于生活的纯粹美,追求形式完美和艺术技巧,他的兴起是对社会功来自利哲学、市侩习气和庸俗作风的反抗。通常,人们认为唯美主义和彼时发生在法国的象征主义或颓废主义运动同属一脉,是这场国际性文艺运动在英国的分支。这场运动是反360问答维多利亚风格风潮的一部分,具有后浪漫主义的特征。它发生于维多利亚时代晚期,大致从1868年延续至1901年,通常学术界认为唯美主义运动的结束以奥斯卡·王尔德被捕为标志。 所谓"唯美主义",就是以艺术的形式美作为绝对美的一种艺术主张。这里所说的"美",是指脱离现实的技巧美。因此,有时也将唯美主义称为"耽美主义"或"美的至上主义"。 十九世纪末的英国唯美主义运动的形成,具有两大要素:一是比德(1839-1894)的快乐主义的进注有发味太接批评;二是莫理思(1834-1896)才的生活艺术化的思想。比德认为,文艺批评家的职责不在于掌握知识,罗列材料,以满足正确的美的定义,而应该具有一种特殊气质,善于感受美的对象的能力,将自己同书本中的内容紧密地联系起来,从中探讨得到的快感和乐趣,这才半步是审美批评的根本。莫理思认为,改造社会的目的是自由地伸展,就非使日常生活艺术化不可。任何文明社会,假如不能对它的成员提供这种环境,那么世界就没有存在的必要。比德和莫理思的上述观点,奠定了唯美主义的理论基础。再加上英国诗坛中拉斐尔前派的主要代表罗塞蒂(1828-1882)以及史文朋(1837-1909)等人的努力,终于形成了唯美主义运动。 英国的颓废派作家们受瓦尔特·佩特的影响径也上维那烈线察非常大。佩特在1867年至1868年之间发表了一系列文章,主张人们应该热情的拥抱生活,追求生活的艺术化。颓废主义者们接受了这一观点。法国哲学家维克多·库辛和奥菲尔·营乙云零成料戈蒂埃在法国推广了这一观念,提出“为艺术而艺术”的口号,并声称艺术与道德之间没有关联。 唯美主义运动中的作家差贵哥知早特木省政前硫和艺术家认为:艺术的便吧太们使命在于为人类提供感观上的愉悦,而非传递某种道德或情感上的信息。因此,唯美务及缩主义者们拒绝接受约翰·罗斯金和马修·阿诺德提出的“艺术是承载道德的实用之物”的功利主义观点。相反,唯美主义者认为艺术不应具有任何说教的因素,而是追求单纯的美感。他们如痴如醉的追求艺术的“美”,认为“美”才是艺术的本质,并且主张生活应该模仿艺术。唯美主义运动的主要特征包括:触追求建议性而非陈述性、追求感观享受、对象征手法的大量应用、追求事物之间的过区社掌价素明推费盟太关联感应——即探求语汇、色彩附来讨星和音乐之间内在的联系。 唯美主义视浪漫主义诗人约翰·济慈和雪莱为先驱,客及陆仅景里友它师也受到了拉斐尔前派的影响。在英和国,唯美主义最杰出的代表人物是奥斯卡·王尔德和阿尔杰农·查尔斯-斯温伯恩,这两个人都接受过法黄卷国象征主义的影响。和唯美主义运动有关联的艺术家包括詹姆斯·麦克尼尔·惠斯勒和但丁·加布里埃尔·罗塞蒂。唯美主义思故烧量吧属每潮对室内设计也产生了影响。唯美主义的室内设计师们喜欢以孔雀羽毛和蓝反怎白相间的中国瓷器作为装饰。唯美主义运动曾经受到来自杂志《笨拙》以及吉尔伯特和苏利文的小歌剧《忍耐》的嘲讽。
十大惊艳的油画
十大惊艳的油画:《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西斯廷圣母》、《星月夜》、《惠斯勒的母亲》、《呐喊》、《戴珍珠耳环的少女》、《夜巡》、《格尔尼卡》、《三个音乐家》。
1、《蒙娜丽莎》
《蒙娜丽莎》是达芬奇创作的油画,现收藏于法国卢浮宫博物馆。该画作主要表现了女性的典雅和恬静的典型形象,塑造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一位城市有产阶级的妇女形象。
2、《最后的晚餐》
《最后的晚餐》也是达芬奇创作的画,以《圣经》中耶稣跟十二门徒共进最后一次晚餐为题材。画面中人物的惊恐、愤怒、怀疑、剖白等神态,以及手势、眼神和行为,都刻画得精细入微,惟妙惟肖。
3、《西斯廷圣母》
《西斯廷圣母》是意大利画家拉斐尔-桑西创作的一幅油画,现收藏于德国德累斯顿茨温格博物馆古代艺术大师馆。画中人物和真人大小相仿,它以甜美、悠然的抒情风格而闻名遐迩。
4、《星月夜》
《星月夜》是梵高于1889年创作的一幅油画,现藏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在这幅画中,梵高用夸张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充满运动和变化的星空。
5、《惠斯勒的母亲》
《惠斯勒的母亲》是美国画家惠斯勒于1871年创作的一副油画,画面中的的空气,似乎凝结在母亲黑色的长衣周围,观众的视线被强烈的压抑,而念友携在双脚的浅色踏板处,寻到一处可以舒坦的空间。
6、《呐喊》
《呐喊》是挪威画家爱德华-蒙克在1893年创作的绘画作品,该画作的主体是在血红色映衬下一个极其痛苦的表情,画作里的线条扭曲,与桥的粗壮挺直形成鲜明对比。
7、《戴珍珠耳环的少女》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是荷兰画家约翰内斯-维米尔于1665年创作完成的一幅油画,现收藏于荷兰海牙莫瑞泰斯皇家美术馆。该画描绘了一名身穿棕色衣告拦服,佩戴黄、蓝色头巾的少女,气质超凡出众,宁静中淡恬从容、欲言又止的神态栩栩如生。
8、《夜巡》
《夜巡》是荷兰画家伦勃朗于1642年创作的一幅布面油画,现藏于荷兰阿姆斯特丹国立博物馆。画中人物以近舞台剧的形式表现。
近处有两人,其一身穿黑军仔伏服,披着红披巾,头戴黑礼帽,另一个穿着黄色军服戴着黄色的帽子。其他人则或持长枪,或挥舞旗帜,或互相议论,队伍出发时的紧张气氛跃然纸上。
9、《格尔尼卡》
《格尔尼卡》是毕加索创作的一幅巨型油画,现收藏于马德里国家索菲亚王妃美术馆。作品以抽象的手法和独单纯的色调营造出了独特的分文,将悲剧色彩完美的渲染给观众。
10、《三个音乐家》
《三个音乐家》是毕加索最具代表性的抽象油画,里面的音乐家以及线条的描绘,都是非常具有写实性的,表达了他们对音乐和生活的美好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