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屬于勃魯蓋爾作品的是()。
【答案】AB再聚C
【易考吧提供答案解析】《背負十字架的耶稣》、《在伯利恒虐殺嬰兒》、《雪中獵人》都屬于勃魯蓋爾的作品,前兩幅作品暗示西班牙統治的暴行,後者展示了農村純樸的冬獵數法生活。《最後的晚餐》是達芬奇的作品。
最喜歡的一幅畫:孩子們的遊戲
勃魯蓋爾《孩子們的遊戲》:在這件作品中勃魯蓋爾充分發揮他的想像力,表現了兒童活潑好動、娛樂遊戲豐富多彩的場景。爲了擴大空間,畫家選擇了高視點,略微提高了地平線。在這個空間裏有著許許多多活躍的兒童和各種不同的遊戲場面。勃魯蓋爾的藝術語言既宏偉壯麗,又簡潔樸實。這幅畫色彩絢麗而富有變化,整幅畫因使用散點光源很少畫物投影而顯得幹淨清晰。全景式的構圖,使風景和人物緊密地結合在一起。無論如何,畫家細膩入微的刻畫功力,确實還原了16世紀一個活躍小鎮的風貌。
畫中這些孩子的年齡從蹒跚學步的幼兒到青少年不等,他們會滾鐵環、踩高跷、騎馬、舉辦模拟比賽、玩跳蛙、摸瞎子、表演倒立、玩豬尿泡、洋娃娃和其他玩具。
The children, who range in age from toddlers to adolescents, roll hoops, walk on stilts, ride hobby-horses, stage mock tournaments, play leap-frog and blind man's bluff, perform handstands, inflate pigs' bladders and play with dolls and other toys.
雖然已經确定了畫中有大約80種特殊的遊戲,但藝術家對這項工作的意圖比簡單地編纂一本兒童遊戲的插圖百科全書更嚴肅。孩子們全神貫注于他們的遊戲,而伯魯蓋爾則用成年人的嚴謹态度表現這些孩子,顯然是爲了他認爲更重要的事情。
我們可以站在不同的角度讀這幅畫,每個人的角色不一樣也會有不同理解,有人說,老伯魯蓋爾畫這張畫并不僅僅是展現兒童遊戲百科,并且像上文一樣把每個兒童“莫名其妙”的遊戲活動都起了一個名字,并且還做了相關注釋,解釋這個動作是什麽意思,這可能就是成年人的無聊之處吧,就像敬埋念我寫這篇文章,非要說出個什麽所以然來,賦予每件事情以意義。
藝術作品很容易被用于解釋其他的事物,其實外人并不能完全的替亮困藝術家本人說話,理解一個人是非常困難的,這顯得有效的交流如此可貴,思維通過繪畫或者詩歌、戲劇,被具象化,藝術家希望成真的東西能夠盡量貼近想象,但正是由于作品的優秀,它可以像某種真理一樣被移置到另一個地方。
比如伯魯蓋爾的這張畫,在我看來,就是一群小屁孩在玩,但是結合當時尼德蘭繪畫的特點,我們可以知道,或許這幅畫是宗教題材,表現了當地教義中對世俗的某種批判,比如通過表現小孩的幼稚,諷刺世俗中人對于欲望的追求等。
從細節上看,他們其實占領了統治着這個廣場的一棟建築,可能是一個市政廳或其他一些重要的公民建築,以這種方式強調寓意:那些指導公民事務的成年人在上帝眼中就像小孩一樣。這個擁擠的場景在一定程度上被左上角的景觀所緩和;但即使在這裏,孩子們也在河裏洗澡,在河岸上玩耍。
勃魯蓋爾似乎在畫中并未刻意強調孩子們的特征,甚至是刻意模糊了參與遊戲的人們的年齡、性别和容貌,每個人看起來有點像成人的縮小版,有的甚至就是成人的模樣。也許勃魯蓋爾是想強調這些兒童遊戲其實一直影響着成人的生活?不過,誰會過分在乎他的繪畫動機呢?我們不是一直沉浸在尋找各種遊戲的歡樂中嗎?至少可以肯定的是畫家還保留着孩童觀察世界時的眼光和感觸 。
《兒童遊戲》作于1560年,畫了超過240個孩子在玩多達80種不同的遊戲。整個村莊看起來像一個大遊樂場。沒人确切地知道他爲什麽畫了它,但它讓我們知道了450多年前的孩子是怎麽玩耍的。其中有很多遊戲我們現在仍然在玩。你不僅可以在勃魯蓋爾的繪畫中發現“踩高跷”“搶闆凳”“跳山羊”“過家家”“卡牌”“吹泡泡”“捉迷藏”“石頭剪刀布”等熟悉的遊戲,還可以看到“互相拽頭發”“小樹枝攪屎”等古怪的遊戲。幸虧現在我們不玩某些古怪的遊戲了。
從細節上看,他們其實占領了統治着這個廣場的一棟建築,可能是一個市政廳或其他一些重要的公民建築,以這種方式強調寓意:那些指導公民事務的成年人在上帝眼中就像小孩一樣。這個擁擠的場景在一定程度上被左上角的景觀所緩和;但即使在這裏,孩子們也在河裏洗澡,在河岸上玩耍。
有液鬧趣的是,一大群孩子們擠在狹小的畫面中,爲什麽不會撞在一起呢?勃魯蓋爾巧妙地将透視的交點放在畫面右上角——街道延伸而去的地方,讓孩子們在呈放射狀分布的透視線上,分組散開找到遊戲的地盤。在這樣的安排下,也留下了将包含河流的風景插進畫面一角的餘地。
窗外,兩個男孩在翻單杠;他們旁邊,一個男孩顫顫巍巍地踩高跷,一個女孩擡頭喝彩。
圖片
在他們右邊,有三個女孩正在丢石子,她們試圖擊中面前的石碓,這可能是保齡球的變種;
圖片
他們身後,一群男孩在用關節骨玩着相似的遊戲;一個人費勁地爬牆,似乎随時都會滑下來;旁邊兩個人扭作一團,一個婦人朝他們當頭潑去一盆冷水,想叫他們冷靜冷靜。
圖片
房屋後,一隊人在玩貪吃蛇的遊戲;他們前面的人舉着細細的樹枝,在模仿宗教儀式;
圖片
畫面稍遠處,一群孩子輪番從木凳上跳下;畫面右邊,女孩們在齊聲合唱。還有一群孩子像魔術師那樣騎着掃把;再往後,孩子們在燃燒了一堆熊熊大火,愉快地圍繞火堆跳舞。
圖片
04
第四部分
圖片
幾個孩子在玩“跳山羊”的遊戲。
圖片
兩個人騎木桶;一個人拿豬膀胱當氣球吹;還有人在滾鐵環;
圖片
有個孩子輸了遊戲,被同伴橫擡了起來,旁邊的孩子在玩騎馬遊戲。
圖片
一群孩子從一個孩子胯下扔帽子,比賽誰扔的遠。
圖片
一個孩子趴在樹幹上用網捕蟲。
圖片
一群孩子在搶一個孩子的帽子。
圖片
勃魯蓋爾本人偏愛描繪愚人,他的《盲人的寓言》,便是以幾個愚蠢的瞎子作爲描畫對象。
圖片
尼德蘭民間有諺語:瞎子牽瞎子,一起倒黴。
貓頭鷹在西方國家同通常也是智慧、公平、理性的象征。但在這裏,一個孩子卻用槍瞄準了 這隻智慧之鳥。
寓意是很明顯的:智慧無法在這裏存在。
圖片
在扮演婚禮的那群孩子中,爲首的”新娘“着黑衣,長發披肩。其餘人環繞着她,爲的是不讓厄運侵襲。在她前面,兩個“花童"将鮮花撒下四周。
在第一部分的遠景裏,我們可以看到這裏河水清澈,郁郁蔥蔥,還有幾個孩子在河中遊泳,另一個孩子正想爬上樹去。
視角再往前一點,可以看到有三個女孩在轉圈,兩個孩子在玩地滾球,還有一群孩子在玩類似于“我要選擇誰”的遊戲。
在右側的房梁下,有幾個孩子在玩抽陀螺的遊戲
房屋外面,兩個孩子在演戲,其他的孩子正在觀看。
畫面最左側,透過窗子可以看到有個女孩在玩蕩秋千,還有一個孩子正戴着面具趴在窗台上。
畫面偏左下方,有三個孩子在山丘上玩“誰能站到最高點”的推搡遊戲。
畫面中部,有幾個孩子騎在圍欄上裝作是在騎馬,後面幾個孩子在進行線圈錦标賽。
02
第二部分
欄杆旁,兩個孩子試圖從一排不斷伸腿的腿中間通過。
房屋外,一個孩子蒙着眼睛去捉别人,其他的孩子四散逃跑。
他們旁邊有兩個孩子在玩猜拳的遊戲。
他們右邊有兩組人模仿騎士比賽,兩人一組,一人充當坐騎。
在左邊的一張木桌上,一個孩子在玩鳥,一個孩子在用樹枝制作帽子,一個孩子在吹泡泡,還有一個孩子在玩堅果殼做的陀螺。
畫面左下角,兩個女孩在玩抓石子。
一隊人在模仿洗禮,領頭的 人抱着一個包袱,假裝是嬰兒。
還有三個孩子在玩“擡花轎”。
畫面最下方,一個女孩在玩“騎馬”遊戲,這匹“馬”隻有馬頭比較精細,馬身是一根竹竿;另外兩個孩子在用木棍攪着糞便。
這幅畫看似是處處充滿歡樂、活力與童趣,實際上《孩子的遊戲》的主題是通過這種方式來描繪愚蠢。
因爲孩子的行爲,常常比較幼稚欠考慮,所以當時的中世紀晚期經常以刻畫孩子的行爲來展現愚蠢。
這個探出窗外的孩子,帶着面具掩住了自己的真實面目。這隐喻着“欺騙”。
“他像陀螺一樣愚蠢。”(He is as foolish as a whirligig)
房屋和圍欄之間,頭蓋藍布的女孩試圖抓人,抓到的人将會在遊戲中成爲她的丈夫。
但是注意!她的鬥篷是藍色的,在佛蘭德諺語中,給某人戴上藍鬥篷,意味着其妻行爲不忠,也就是咱們俗稱的“戴綠帽子”。
圖片
扮演洗禮的這隊孩子,呈單列行走,爲首的“媽媽”用襁褓裹着“孩子”,爲的是讓邪靈退散。
洗禮是人生大事,勃魯蓋爾将洗禮與戴面具等欺騙遊戲并置,顯然是對所謂嚴肅人生的嘲諷。
勃魯蓋爾将婚禮、洗禮這兩個重大的人生事件和捉迷藏、戴面具等隐喻運氣、欺騙的遊戲并置,顯然是對所謂嚴肅人生的嘲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