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带饰:幸福的渴望在诗歌中寻找安息》是古斯塔夫·克里姆特在1902年(39歲)时创作的新艺术风格风格的藝術作品,属于现代艺术时期的寓言画题材的藝術作品,《贝多芬带饰:幸福的渴望在诗歌中寻找安息》的尺寸,使用,目前该藝術作品由美景宫保管。

《贝多芬带饰:幸福的渴望在诗歌中寻找安息》

《贝多芬带饰:幸福的渴望在诗歌中寻找安息》藝術作品赏析

藝術作品名稱:《贝多芬带饰:幸福的渴望在诗歌中寻找安息》

藝術家名稱:古斯塔夫·克里姆特

馆藏地:美景宫(美景宫共有61件藏品)

贝多芬带饰:幸福的渴望在诗歌中寻找安息是古斯塔夫·克里姆特在1902年(39歲)时创作的新艺术风格风格的藝術作品,属于现代艺术时期的寓言画题材的藝術作品,贝多芬带饰:幸福的渴望在诗歌中寻找安息的尺寸,使用,目前该藝術作品由美景宫保管。

这幅画,创造了1914年的维也纳分裂展览,旨在庆祝伟大的作曲家路德维希·冯·贝多芬。因为它是专为展览,克利姆特画壁画墙上轻轻在维也纳分裂。展览之后,这幅画被保存下来,但它直到1986年才再次显示,今天仍然展出。壁画的声望已经巩固了其名声的部分是印在奥地利在2004年100欧元的硬币。硬币含有更少的暗示绘画的元素,包括骑士盔甲象征着力量,一个女人拿着花环的胜利象征野心,和一个女人下来,抱着头的手,象征着同情。

《贝多芬带饰:幸福的渴望在诗歌中寻找安息》藝術家簡介

古斯塔夫·克里姆特(德语:Gustav Klimt,1862年7月14日-1918年2月6日,又译古斯塔夫·克里姆),出生于维也纳,是一位奥地利知名象征主义画家。他开创了维也纳分离派,是维也纳文化圈代表人物。

克里姆特特画作的特色在于特殊的象征式装饰花纹,主题常围绕着“性”、“爱”、“生”、“死”的轮回,且画中主角大多为女人。喜欢他画作的人称赞有其“沉闷美感”与大胆象征寓意,但也招致不少保守派画家的负面批评。

克里姆特强调个人的审美趣味、情绪的表现和想象的创造,他的藝術作品中既有象征主义绘画内容上的哲理性,同时又具有东方的装饰趣味。他注重空间的比例分割和线的表现力,注重形式主义的设计风格。他那非对称的构图、装饰图案化的造型、重彩与线描的风格、金碧辉煌的基调、象征中潜在的神秘主义色彩、强烈的平面感和富丽璀璨的装饰效果,使画面弥漫着强烈的个性气质,对绘画艺术和招贴设计产生了巨大而又深远的影响。

1918年,克里…

130
标签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