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唯美派文学研究》读书笔记②
“一身独立则一国独立”(福泽谕吉语)
天皇制绝对主义国家政权一方面试图迫使封建的旧统治阶层解体,并把封建因素吸收进来,同时又积极保护和培育新型资产阶级,并努力将它纳入自己的机构之中。——日本近代国家政权的特殊性:将根本对立的两种因素统一于自己的统治机构之中
——在变革的浪潮下,越是有一定历史的国家,越是会产生激烈的碰撞和矛盾。日本虽然很难说有真正属于他们民族的文化的历史底蕴,但长时间作为中国的“小弟”,封建思想也可以说是根深蒂固了。而且日本本身国家就小,资源缺乏,需要集体主义的团结力量促进国家发展,那西方思想的强调自由、个人主义精神进入日本,必然会遇到重重阻拦。这或许就是日本当时文学的派别非常多,可每个派别的生命力都比较短的原因所在吧。(笔记注)
两大基本特征:
①一是与西方浪漫主义文艺思潮相比,显得异常贫弱,面对社会现实采取逃避的姿态,遁人内在精神世界中,追求自我确立、个性自觉,在主观世界中建构理想的王国;
②二是浪漫主义者没有彻底完成反抗封建统治的近代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历史任务,反而由于日本近代社会的特殊性而导致分化和变质,落入颓废主义、享乐主义的窠臼。
日本浪漫主义文学的时期:
①初期浪漫主义形成于明治20年代,以文学杂志 《文学界》及同人为核心,在自由民权运动的积极推动下,针对启蒙主义之后兴起的砚友社拟古典主义文学开展活动。
②后期浪漫主义以文学杂志《明星》及同人组成的新诗社为核心,包括高山樗牛的文学评论以及泉镜花的浪漫主义小说在内,于明治 30年代兴盛一时。明治 30年代,日本进人相对稳迟圆亏定的发展时期,近代自由主义、个人主义得到了进一步发展的时机,因此浪漫主义文学的发展在这一时期比较繁荣、健康。但是,由于日本政府在中日甲午战争日俄战争中获胜,日本国家主义、民族主义被大力宣扬,因此浪漫主义的发展受到了严重阻碍,到了后期,浪漫主义发生分化、蜕变。
③日本浪漫主义文学恩潮最后一个发展时期是经过自然主义文学运动之后,即明治末期到大正初期,它呈现出新浪漫主义的特征。虽然仍称其为浪漫主义,但是“此”浪漫主义已非“彼”浪漫主义了。新浪漫主义是唯美派文学的广义称谓,它与明治时代的浪漫主义文腔仔学思潮在本质上完全不同。广义上的新浪漫主义除了唯美派文学之外,还包括以夏目漱石为代表的高蹈派、以小川未明为代表的理想派。狭义上的新浪漫主义仅指唯美派。
日本自然主义文学:
日本唯美派文学:
——日本各个文学流派的发展虽然看似零散又短命,但其实背后是有时间线和继承发展的联系的。唯美派是在自然主义文学的基础上诞生的,那必然具有自然主义文学的特征。自然主义文学更多地审视人的“内心”,人们在审视内心的时候肯定会更多观察其中肮脏的部分,也就会发现人的内心欲望是何其丑恶又何其黑暗,人们也更容易陷入空虚之中,精神没了依靠与寄托。正是如此,唯美派才会引入对“美”的信徒式的膜拜,来填补人们内心的空洞。(笔记注)
三、日本唯美派文学的思想实质
唯美派文学:承袭自然主义者的颓废、虚无的人生观,遁入艺术的象牙塔,无视社会码神历史和人生现实,主张“为艺术而艺术”,借唯美、唯艺术之名游戏人生
唯美主义者宿命:“苦闷”、“幻灭的悲哀”
唯美派文学诞生:以森鸥外为核心,聚集了上田敏、永井荷风、木下杢太郎、北原白秋、谷崎润一郎、佐藤春夫等人,创办了《昴星》、《三田文学》、《新思潮》等文艺杂志
20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