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作品常用体裁名称及曲式

钢琴曲历史介绍:18 世纪出现了以斯卡拉蒂、巴赫、亨德尔为代表的古钢琴音乐兴盛时期;19 世纪以海顿、莫扎特、贝多芬为代表的维也纳古典乐派,完成了古钢琴音乐向现代钢琴音乐的历史转变,是钢琴史上最伟大的发展时期;紧接着出现的就是19 世纪到20 世纪初欧洲新兴的浪漫主义乐派的钢琴音乐发展时期,涌现出一大批有卓越责献的作曲家。继古典时期特别发展的钢琴奏鸣曲之后,这一时期又出现多种多样体裁的作品,即使是练习曲也有它的创新,成为音乐会的演奏曲目。19 世纪末、20 世纪初以来,钢琴音乐中出现了不同的流派,比如德彪西的印象派、拉赫玛尼诺夫的晚期浪漫派、勋伯格的十二音体系等等.
一、卡农曲(canon )

这是一种复调音乐。卡农曲运用卡农手法写成。卡农手法是指一个声部模仿另一个声部的旋律,各个声部依次先后出现,上下、高低交叠进行。卡农曲有二部、三部、四部,以至无数声部。精确模仿原旋律的卡农称“严格卡农”,改变音程关系或有其它变化的模仿称“自由卡农”。卡农曲出现于13 、妞世纪,后人常采用古代曲调作为卡农曲的主题,如巴赫的《 五首卡农变奏曲》 等。现代钢琴小品拍蔽中出现的“小卡农曲”,多为孩子们练习所用。
二、赋格曲(fugue )

浪漫主义时期五种新型钢琴体裁

又称“遁走曲”,是复调音乐中最复杂而严谨的曲式。它以一个简短、富有特*的旋律主题为基础,这个旋律先由一个声部奏出,其余声部依照一定的规则依次模仿。斌格曲包括主题、对题、答句、插句等几个组成部分,结构通常分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再加一个结尾。赋格曲的种类除严格赋格曲外,还有自由赋格曲和小斌格曲。巴赫创作的前奏曲与赋格曲联合成套的作品《平均律钢琴曲集》 ,使斌格曲的发展达到了成熟与辉煌的顶峰。
三、创意曲(invention " )

一种自由对位式的短曲,山某一个动机即兴发展而成。巴赫创作的二部、三部《 创意曲染》 ,她一都瓜耍的钢琴复调练习曲。

四、变奏曲( variation )

以某个主题为基础,运用各种不同的手法多次变化奏山主题,这种乐曲称为变奏曲。变奏曲的结构布局是先奏出主题音乐,紧接着是它的第一变奏、第二变奏、第三变奏“二,还可能有更多次的变奏,直到结束。巴赫、亨德尔孝让、贝多芬、勃拉姆斯、海顿、柴科夫斯基等作曲家都著有变奏曲。变奏曲除作为独立的乐曲外,也可用作奏鸣曲的一个章。亨德尔古钢琴组曲中的巧贺局《快乐的铁匠》 ,就是为人们所喜爱的变奏曲。
五、小步舞曲(minuet )

是一种起源于法国的土风舞曲,灯世纪传入宫廷,流行于欧洲贵族社会。这种舞曲速度徐缓、风格典雅,采用三段体结构,三拍子节奏。17 、18 世纪开始逐渐与舞蹈脱离关系,常用作古典奏鸣曲成交响乐曲中的“个乐章,亦可作为独奏曲演奏。著名的作品有莫扎特的唐乔望尼小步舞曲、贝多芬的C 大调小步舞曲等等。
六、练习曲(etude )

这是一种专门为训练某~方面的演奏技巧而设计的乐曲。它包括两种类型:纯属技巧训练的传统练习曲和既有严格的技巧训练、又具较高艺术*的音乐会练习曲。奥地利作曲家、俐琴家卡尔.车尔尼为钢琴系统教学创作的练习曲作品599 、849 、299 、74 。等是前者的代表作。波兰钢琴家肖邦创作的二十七首钢琴练习曲,在有相当难度的技巧训练中,融进了深刻的思想内涵、鲜明的音乐形象,是音乐会练习曲的典范之一。他的。小调《革命练习曲》 、卜C 大调《 黑键练习曲》 等等,至今深受着人们的喜爱,是音乐会中保留曲目。
七、进行曲(march )

进行曲原是舞曲中的一种。在古希腊的悲剧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多用在群众出场、退场的音乐。灯世纪以后,进行曲主要指管乐器演奏的乐曲。开始,进行曲主要用于军队,以激奋人心、鼓舞士气。以后,进行曲渐渐进入音乐艺术领域,陆续出现更多的婚礼、丧礼、凯旋、庆典的进行曲。进行曲后来被用于歌剧、组曲、钢琴套曲之中。著名的进行曲有威尔第的歌剧《阿依达》 中的《 大军队进行曲》 、贝多芬《 英雄交响曲》 中的《 丧礼进行曲》 、莫扎特人大调钢琴奏鸣曲中的《 土耳其进行曲》 、舒柏特的《 陆军进行曲》 等等。

八、奏鸣曲(sonata )

奏鸣曲是一种由三至四个独立乐章构成的大型器乐套曲。其第一乐章由奏鸣曲式构成,为快板乐章,第二乐章为抒情的慢板乐章;第三乐章通常为中速的舞曲;第四乐章常用快速的回旋曲。第三乐章常常可以省略。第一乐章的奏鸣曲式分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三个主要部分。呈示部主要由主部和副部两个在情绪,*格上相互对比的部分构成。贝多芬创作的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是这类作品的杰作,其中“悲枪”、“月光”、“黎明”、“暴风雨”和“热情”尤为著名。小奏鸣曲〔 sonatina 〕 一般指比较短小、技术不很复杂的奏鸣曲而言。作曲家克雷门蒂、库劳、海顿都创作有许多为人们喜爱的小奏鸣曲。

九、协奏曲(concerto )

钢琴协奏曲是指由独奏乐器钢琴与管弦乐队协同演奏的一种大型作品。乐曲通常包含三个乐章,即第一乐章:快速的奏鸣曲式,第二乐章:抒情的慢板,第三乐章:回旋曲或变奏曲。作品中出现有钢琴的华彩乐段,展示独奏家的高度技艺,构成全曲的高潮部分。莫扎特、贝多芬、肖邦、柴科夫斯基、李斯特等都创作有脍炙人口的钢琴协奏曲名著。例如贝多芬的卜E 大调“皇帝”钢琴协奏曲、柴科夫斯基的第一钢琴协奏曲、李斯特的‘E 大调第一钢琴协奏曲、拉赫玛尼诺夫的。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等等。

十、圆舞曲(waltz )

这种舞曲原来是奥地利北部的一种农民舞曲,多为缓慢的三拍子。17 、18 世纪流入宫廷后,速度逐渐变快。到19 世纪,它作为一种舞曲形式得以大发展,主要应归功于维也纳作曲家约瑟夫· 兰纳、老约翰· 施特劳斯以及小约翰· 施特劳斯。现代圆舞曲大多指由这些作曲家创立的维也纳式的圆舞曲,其速度多为小快板,旋律轻快、明亮、热情奔放。著名的圆舞曲有肖邦创作的十五首,勃拉姆斯创作的十七首,以及柴科夫斯基的《花之圆舞曲》 ,约翰· 施特劳斯的《 蓝色多瑙河》 、《 春之声》 、《 维也纳森林的故事》 等等。

十一、即兴曲(impromPtu )

早期浪漫派作曲家舒柏特等创立的一种钢琴小品的体裁。乐曲带有即兴创作的特点,结构短小、精练,每一首都有鲜明的意境。著名的即兴曲有舒柏特的卜a 小调即兴曲,肖邦的卜A 大调、卜B 大调即兴曲等。

十二、前奏曲(Prelude )

在15 世纪及16 世纪初,这是一种形式自由的键盘短曲。17 世纪以后,作曲家将它编入组曲中,作为组曲的序奏;又与赋格曲结成一体,组成“前奏曲与赋格”的形式,代表作曲家有亨德尔、巴赫等。18 世纪后,前奏曲开始成为独立的乐曲,在音乐会中演奏。肖邦、斯克里亚宾、拉赫玛尼诺夫、德彪西、肖斯塔科维奇等作曲家都创作有相当数量的前奏曲。著名的前奏曲有肖邦的b 小调前奏曲《 雨滴》 、拉赫玛尼诺夫的耘小调前奏曲等。

十三、回旋曲(rondo )

这是一种由一个主题及多个插部反复交替出现而构成的乐曲。其结构特点可用这样的公式表明:A 十B + A 十C 十人“. " . ( A 代表主题,B 、C 代表插部)。这种形式可作独立的乐曲,也可作为奏鸣曲、交响曲或协奏曲的末乐章。海顿的《 匈牙利风格回旋曲》 、韦伯的《 华丽的回旋曲》及莫扎特的《 ‘小调钢琴回旋曲》 等都是这类作品的佳作。

十四、波尔卡舞曲(polka )

这种舞曲于19 世纪30 年代起源子波希米亚,是一种快速的二拍子的捷克舞曲。它很快在欧洲和美国流传并风行一时。它的曲调明快、轻巧而热情,节奏鲜明,强音往往在每小节的第二拍上。卡尔· 汉斯的《 森林波尔卡》 及拉赫玛尼诺夫的《 意大利波尔卡》 就是十分有代表*的乐曲

十五、组曲(suite)

是指由若千短曲连成一体的钢琴曲或管弦乐曲。组曲分舞乐组曲和情节组曲两大类别。舞乐组曲又称古代组曲,多采用同一调*的各种舞曲连接而成。巴赫创作的《法国组曲》 和《 英国组曲》 就是十分典型的舞乐组曲。情节组曲又称现代组曲,它不限于由舞曲组成,乐曲的数目也没有限制,话剧的配乐以及舞剧音乐的精彩部分,神话、传奇、儿童故事等都可以作为组曲的题材。舒曼第一个将独立的钢琴小品贯穿成不可分割的艺术整体,写成了《狂欢节》 组曲,是这一形式的代表作之一。著名的钢琴组曲作品还有舒曼的《 童年情景》 、穆索尔斯基的《 图画展览会》 、柴科夫斯基的《 四季》 等等。
十六、叙事曲(ballad )

是指19 世纪和20 世纪的一种抒情、浪漫并富有一定戏剧*的钢琴作品.有的叙事曲篇幅相当长。肖邦是创作叙事曲的先驱,写有四部成功的作品,其中以他的g 小调第一叙事曲尤为著名。

十七、无言歌(song without words ) 这是由德国作曲家门德尔松创立的富有特色的钢琴小品体裁。作品的结构和演奏技巧都不十分复杂,乐曲旋律富于歌唱*、抒情*。口德尔松创作出版了八集共四十八首《无言歌》 ,其中有以《 威尼斯船歌》 为题的三首,《 春之歌》 则是最为著名的。

十八、马祖卡舞曲(mazurka )

这种舞曲16 世纪起源于波兰东部马祖维亚地区的一种古老的、乡土气息很浓的民间舞蹈。18 、19 世纪后传入德、英法等国。它是~种中速到快速的三拍子舞曲,与一般圆舞曲不同的是常在第二或第三拍上出现节奏重音,重音强烈而多变。作品的音乐情绪基本分两种类型:一种是明朗、欢快的,另一种则是伤感、忧郁的。肖邦一生从未间断过马祖卡舞曲的创作,创作有五十~首这种舞曲,并使其得以在全世界广泛流传。他的卜B 大调马祖卡舞曲、a 小调马祖卡舞曲等都是为人们喜爱的钢琴曲。
十九、波洛奈兹舞曲(Polonaise )

又称波兰舞曲。它同马祖卡~样,也是波兰主要的民族舞蹈音乐,不同的是马祖卡主要流传于乡村,而波罗奈兹是流行于贵族宫廷的古典舞蹈。它的节奏庄重,中速,三拍子。肖邦是这类作品的代表作家,他创作有二十首波洛奈兹舞曲。肖邦的波洛奈兹舞曲无论在内容或形式上都已超出了舞曲体裁的范围,具有史诗般的丰富内容和复杂的结构形式。他的《 A 大调波洛奈兹舞曲》 、《 牡小调波洛奈兹舞曲》 都以浓郁的民族风格和英雄凯旋的音乐形象及其爱国主义的思想而闻名于世。
二十、夜曲(nocturne )

一种形式自由,格调高难,充满浪漫色彩的器乐短曲。传说最早起源于18 世纪英国夭主教教会的晚祷歌调。英国作曲家约翰.费尔德首创了这一体裁的钢琴曲。肖邦又在这一基础上作了重大的发展,他共创作有二十一首夜曲。其中大多数都是在音乐会上经常演奏的、脍炙人口的曲目。他的作品具有浪漫主义风格,常出现华彩*的装饰变奏,节奏自由,艺术手法丰富细腻,肖邦的。小调夜曲还具有比较强的戏剧*和深刻的思想内容,已超出一般抒情小品的范围。著名的夜曲作品有肖邦的场小调、峨大调、番F 大调、G 大调、c 小调夜曲等.
二十一、狂想曲(rhapsody )

原文来自希腊文“r 五ap 。。idi 护,为“史诗”之意。这类乐曲一般气势宏大,表现重大的题材,结构较为自山。李斯特写的十九首匈牙利狂想曲,震动了世界乐坛,被称为匈牙利民族乐派奠基*的作品,其中尤以第二首、第六首匈牙利狂想曲在世界乐坛上享有盛誉。李斯特的狂想曲作品不论在演奏技巧上,还是在乐器的表现力上都有突破和创新,推动了匆琴演奏艺术的新的发展。勃拉姆斯、拉赫玛尼诺夫、拉戚尔等作曲家都写有著名的狂想曲。

游击队歌
这是一首进行曲风格的群众歌曲。其曲调轻快、流畅、生动、活泼,以富于弹性的小军鼓般的节奏贯穿全曲,既给曲调以进行感,又表达了游击战士们巧妙、灵活地与敌人周旋,伺机消灭敌人的典型形像。歌曲以ABA再现二部曲式为结构。第一、二、四句相似,第三句则完全不同,它在节奏、旋律、调性上与其他各句形成明显对比。

牧童短笛
这首钢琴小品以清新、流畅的线条,呼应、对答式的二声部复调旋律,成功地模仿出了中国民间乐器——笛子的特色,全曲共分三段。第一段犹如一幅淡淡的水墨画,一个牧童骑在牛背上悠闲地吹着笛子,在田野里漫游,天真无邪的神情令人喜爱(片段1)。 可以说这是作者童年生活的自我写照。乐曲中段是传统的民间舞蹈风格,用欢快的节奏和旋律写成(片段2)。 最后,再现第一段的主题。这首乐曲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它是我国近代钢琴音乐创作上一个具有创造性的范例。

论肖邦与

肖邦与李斯特

360问答肖邦,弗雷德里克·弗朗索瓦,部露何格还副异策除华波兰作曲家.是浪漫主义时代最有独创性的艺术活三降缩作施还强决家之一。其创作以钢琴作品为主,且多为小型乐曲,但卓越的想象力及精湛的技巧使他成为世界最伟大的音乐美家阶越慢诗人之一。他的音乐灵感源于自己和波兰的悲剧性的经历,旋律独具个性,表朝声地乱似两念喜达了内心深处不仅仅是伤感的感情。其作品虽有浪漫必财外切主义的本质,但有古典的纯真和分寸,丝毫没有浪漫主义的表现癖好。

在第一流的艺术家中,肖邦是唯一把他的创作生活集中于钢琴上的大师。从一开始,他的想象就献给了键盘,他在这狭窄的结构中创造出了一个世界。他的天才甚至把钢琴的局限性也转变成美的源泉。不能演奏任何时间长度的持续音当然是钢琴的主要局限,肖邦却巧妙地克服了这些局孙械黑科片没待应值限。对于现代钢琴风格的形成,他的功绩是不下于任何其他音乐家的。

肖邦用踏板把低音部相隔很宽的和弦持续下去,形成萦绕着迷人旋律的音群。他告诉学生:“必须让每个音符都歌唱起来”在他的音乐中,精致的装饰——颤音、装饰音、轻盈的过渡句——魔术般地把那些单音延长了。所有这些总是安排得很顺手的,音乐几乎像是自己演奏出来的.

肖邦的作品几乎全部是钢琴曲。他从菲尔德和胡默尔的作品中学到一些东西,对巴赫作品的学习也使他获益匪浅出万翻胶算简操,但当时的主要作曲家对他几乎没有影响。他成功地创造况刻谓载敌批间出一种富于个性的键盘写作艺术,其优点为钢琴音色纤细,应用旋律装饰来丰富和声预比层乡点父核短织体。他精通言近指远的喻意手法,他所开拓的和声境界远远超过当时的传统界限。

他抒发感情有时象魔鬼般地神秘莫测,有时又象水妖般地粮封看挥圆坐令人销魂,在肖邦的战争气氛的波罗涅兹中,波兰民族的血液沸腾木越策预美盟音手感推职得格外有力,它们损执控那矫健勇猛而拱起的旋律犹如折弯的钢条。那骑士般的玛祖卡闪烁着火热而辉煌的姿态;甜蜜的柔情和风趣的卖俏贯穿在圆舞曲之中。通过他的抒情而成为一种普遍语言的灵性在他那些光辉灿烂的练习曲中庆祝着最大的胜利,而那些夜曲则是他在孤独中的梦幻,他向静夜倾诉着一个人的最恳切的渴望。

肖邦在奏鸣曲中也表明他有驾驭大型作品,不致使材料松散的能力。迂腐的学究也许会有争议,说它们不是“严格的”奏鸣曲(虽然每部奏鸣曲都遵守由几个乐章构成的传统形式),但是人们不会希望这些奏鸣曲议深害度果静务判烈哪就以另一种形式出现,因为它们的结构别有一种使人感到惬意的逻辑性。他的协费重结采力标沉配奏曲(往往被人们低估)也是如此,某些评论者认为他的配器不甚高明,其实远非如此。他的配器手法总是灵活而敏感的。有时甚至富于积极的独创性(如大管的应用)。他的演奏在细腻及紧张度方面都是无与伦比的,把他的同时代人感到谱上难以距理解的经过句弹奏得出神入化。

肖邦的主要作品有:
(1)钢琴与乐队曲:协奏曲两部;《流畅的行板和波洛奈兹舞曲》;《波兰歌曲幻想曲》;《科拉克维亚克回旋曲》;《把手伸给我》主题变奏曲。
(2)钢琴独奏曲:叙事曲四首;苏格兰舞曲三首;练习曲或息二十七首;即兴曲三首;玛祖卡舞曲五十一首;夜曲十九首;波洛奈兹舞曲十单双困出红神降控批看责二首;前奏曲二十五首;谐谑曲四首;奏鸣曲三首;圆舞曲十七首;船歌;摇篮曲;f调幻想曲;幻想即兴曲。
(3)室内乐曲:钢琴三重奏;大提琴奏鸣曲;大提琴与钢琴《引子和波洛奈兹舞曲》。
(4)歌曲:波兰歌曲十七首。

弗伦兹·李斯特,匈牙利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早年即以卓越的钢琴琴艺驰誉欧洲各国,同时也从事创作与评论。他的绝大部分创作都明显地反映了对祖国,人民,对生活和自然的热爱,体现了强烈的民族特点和民族精神。李斯特极大丰富了钢琴的表现力,充分发挥出钢琴的演奏技法和独奏音色,使钢琴音乐不仅具有室内乐抒情小品的诗情画意,还具有交响性的宏伟气魄和辉煌效果。他同柏辽兹一起倡导新型标题音乐。他在交响音乐领域,首创了单乐章标题交响诗的形式,作有《塔索》、《前奏曲》、《匈牙利》等交响诗共十三部。从而扩大了管弦乐的表现领域。他的音乐上直接从柏辽兹、肖邦和帕格尼尼身上得到启发。受帕格尼尼的影响,李斯特创作了十九首《匈牙利狂想曲》和十首钢琴练习曲。他树立了与学院风气、市民习气相对立的新的浪漫主义原则,并支持阿尔贝尼斯、斯美塔那、柏辽兹、瓦格纳等作曲家的创作。

大约14、15岁时,李斯特开始作曲,一生写了大量作品,李斯特的钢琴作品在六百部以上。有时,人们很容易被那眼花缭乱的技巧、雷霆万钧的力量和疾风暴雨般的速度所吸引,其实,更重要的,还是音乐中的浪漫主义激情,广阔豁达的胸怀,对祖国的歌颂和热爱,以及对大自然的抒情。他的音乐贯穿着乐观主义精神。他的戏剧性、悲剧性总是带着深刻的哲理性。他的浪漫主义总是洋溢着朝气蓬勃、积极进取的精神。他从不柔弱、委靡。

《狂想曲》不是李斯特首创,但一提《狂想曲》,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李斯特。李斯特一共写了19首《匈牙利狂想曲》和一首《西班牙狂想曲》。这些作品,都以民间曲调或民间风格的曲调为主题,按多段组合的方式,充分施展钢琴技巧的“十八般武艺”,驰骋作曲家的想象,寄托着对祖国、人民的热爱。李斯特所创作的十九首钢琴曲《匈牙利4狂想曲》,在他的钢琴作品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这些作品不但充分发挥了钢琴的音乐表现力,而且,为狂想曲这个音乐体裁创作树立了杰出的音乐典范。

《超级练习曲》写于1851年,题献给他的钢琴老师车尔尼。与肖邦练习曲一样,这也是将艺术趣味与技巧相结合的,可作为音乐会节目的练习曲。《b小调奏鸣曲》这首写于1852—1853年间,题献给舒曼的作品,是李斯特唯一的奏鸣曲。由于在他之前已经有了贝多芬和肖邦等人伟大的奏鸣曲,这使李斯特不能不以十分谨慎的态度思考他自己的奏鸣曲。既然叫奏鸣曲,就要遵循一些规范。但创作,总是意味着创新。这也许是李斯特只写了一首奏鸣曲的原因。尽管他很慎重,这首作品还是引起了不同看法的尖锐对立。

李斯特的主要钢琴作品有:

19首《匈牙利狂想曲》,《西班牙狂想曲》;大量练习曲如《超级练习曲》,《帕克尼尼—练习曲》;交响诗《塔索》,《普罗米修斯》;交响曲《浮士德》等。

肖邦初到巴黎时,没有名气,也没有什么朋友,他原想成为一名音乐会钢琴家,但是,巴黎的音乐厅好象并不太接受他。巴黎的音乐厅更适合李斯特那样的演奏风格,巴黎的听众正在为李斯特的钢琴秀而疯狂,他们很难接受新的演奏家来改变他们的欣赏时尚。
一天,李斯特举办音乐会,大厅里挤满了幕名而来的听众,演出开始了,按照当时的演出习惯,音乐厅内的灯火逐渐熄灭。音乐响起来了,演奏者的演奏技巧依然是那样娴熟、演出风格却是那样恬雅宜人、引人入胜。听众听得如醉如痴,熟悉李斯特的人认为李斯特的演奏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演奏结束了,听众们象往常一样为他们的偶像喝彩。灯火重明,听众们惊讶地发现,站在钢琴旁答谢听众的竟是一位陌生的青年。李斯特用他的方式,把肖邦介绍给巴黎的听众,而技艺精湛的肖邦也用自己的实力征服了巴黎的听众,一鸣惊人地走进了巴黎的音乐界。不过,肖邦恬雅、精美的风格,更适宜于巴黎的音乐沙龙,他很快为巴黎艺术界的精英们所接纳,他很快成为巴黎沙龙的宠儿。

440
标签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